人人书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书籍名:《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作者:李浩源
推荐阅读: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txt下载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笔趣阁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顶点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快眼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陈子昂,字伯玉,生于四川梓州的富豪家庭,全家十代人安稳地生活在这里,掌握着不大不小的权力,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巨大财富。以此作为后盾,陈家平安度过了南北朝乱世,避开了隋末的动荡。

陈子昂的基因里一定刻着“豪迈”和“博学”。陈子昂的一位叔祖,在隋朝没有做官的机会,就干脆去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祖父陈辩是一个有学问的侠客,隋末四海动荡,陈辩以正直刚烈闻名。陈子昂的父亲陈元敬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家中富有,藏书无数,陈元敬也颇有学识。他有做官的资格,但最后也没有步入仕途,反倒是借着财力和声誉,做起了本地的话事人。在他看来,除了读书,还要读“人”,传承先辈正直刚烈的家风。他常常告诫家人:“你们不仅要读书,还得做正直刚烈的人,咱们家在地方上,人才辈出,都是一等一的豪爽英雄,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啊!”

豪迈给了陈家义气纵横的肝胆,博学又赋予了他们经营事业的头脑,在梓州这方小天地里,陈家的富饶到了陈元敬这一代,已是远近闻名。陈元敬二十岁的时候遇上饥荒,便打开自家粮仓,无偿赈济乡里。如此,也并未对家大业大的陈家造成影响。陈子昂不只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他还是在金摇篮里出生的。

父祖的胆识,一开始在小小陈子昂的身上并没有体现出来。他每天带着几个狐朋狗友,以赌博喝酒为乐。奇人嘛,永远有点儿奇遇。某一日,兴许陈子昂是要去赌博的地方,但走错了路,闯进了本地的学堂。学堂规矩森严,老师学生彬彬有礼、出口成章。陈子昂震惊了,同龄人里还有这样“厚重”的活法,自己每天浪费时间,算怎么回事?他赶紧回家收拾行李,钻到州城东南的金华山里,找了个道观潜心读书。

读了一段时间,天赋被唤醒的陈子昂坐不住了。二十不到的小伙子,感觉身上每个文学细胞都被调动了起来,他打算到更远、更广阔的天地求学。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陈子昂离开家乡、北上长安。“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他踌躇满志,期待学成之日,名满天下。

来到长安,陈子昂想到国子监上学。陈家虽然富裕,但父祖辈的官职,似乎不太支持陈子昂进入最高一级的学府国子学和次一点的太学。就算过得了背景关,也过不了年龄关。陈子昂已经快二十岁了,很多学科都向他关上了大门。放眼望去,只有教授法律的律学还有录取的可能。律学就律学吧,怎么说也是到首都去深造。

虽然不是去最高级的学堂,但也不是混学历和闲逛。唐人科举,个人实力只是一方面,你还要有一些名利场上的朋友,他们的引荐会对你的前途很有帮助。

陈子昂也懂这些规则。抵达长安后,他就带上自己的诗文,积极同朝贵往来。有时候,他还到洛阳去,与贵胄子弟们拉关系。陈家门第不高,但耐不住有钱,陈子昂又愿意为朋友花钱。在“仗义疏财”的陈子昂身边,很快就围拢了一帮酒肉朋友。一段时间后,在朝贵和朋友们的鼓吹下,这个四川年轻人的名气越来越大,身价水涨船高。

他的名声传到了中书令薛元超那里,薛元超想读一读他的文章,便找人来索要。薛元超出身文学世家,又掌一朝相权,得其赏识,不愁平步青云。陈子昂非常兴奋,他赶紧铺开纸,思索片刻,提笔写道:

一昨恭承显命,垂索拙文,祗奉恩荣,心魂若厉,幸甚幸甚……

星夜写就,文不加点,陈子昂赶紧把文集和这篇书信一起封好,给薛元超送去。信中满是对薛元超的赞美,他希望靠薛元超的力量,能让自己这个“惶恐”的年轻人得到命运的垂青。这年,因唐高宗和武则天移驾洛阳,陈子昂便赶往洛阳,参加考试。

可能是年纪尚轻,也可能是文章没被人看上,陈子昂第一次并没有考中。他心里有点小牢骚,临行前,对着好友魏懔大倒苦水,说了些归隐山林的气话。他一路向西,只想回到那一片富贵温柔乡里。诗人的心都是敏感的,哪怕知道人生没有那么多顺风顺水,还是要就此长吁短叹一番。

但有钱嘛,财富可以抹平很多痛苦。陈子昂在家里吃好喝好,修修仙、访访道。等精神养得差不多了,就重新下山,到红尘中寻觅新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