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第41节:预习——由被动听课到积极求知(4)

书籍名:《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作者:方舟
推荐阅读: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txt下载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笔趣阁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顶点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快眼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第41节:预习——由被动听课到积极求知(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其实,预习是对新课程的一种准备,目的就是让孩子对所学的课程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但如果所有的家长都像晓晓的妈妈那样,让孩子把老师还没上的课全部弄懂,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而且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孩子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掌握得太多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全部掌握了,从而不再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就等于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即使孩子在预习时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从长远来考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要求孩子预习时,家长们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一把抓”,试图把所有的知识都弄懂,这样做要么会让孩子感觉学习很累,要么使孩子对听课丧失兴趣。所以,预习不要求深,只要孩子能够发现问题,第二天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方法二:教孩子合理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

了解了预习的重要性后,很多孩子信心满怀地对我说:“老师,我回去之后肯定门门功课都预习。”每当这时,我就会告诉这些孩子:“不用门门功课都预习,只把你平时认为很难的科目预习好了就行了。”

也许会有家长问我:“为什么不让这些孩子门门功课都预习呢?”其实,预习是有所选择的。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进学习方法,想一下全线出击,门门功课都预习,这样做有点不现实。首先,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其次,预习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所以,当孩子刚刚接触预习时,家长们可以这样建议他们,先选择一门或者是两门学起来感觉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等尝到预习的甜头,积累了比较熟练的技巧后,再一点点扩大预习的范围。当然,预习也不要平均用力,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可以不作为预习的重点,应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己薄弱的学科上。

在爸爸的指导下,四年级的林林是这样预习功课的:

林林的语文成绩很棒,但数学成绩却很糟糕,英语成绩一般。每天做完作业后,林林都会按着爸爸建议的顺序预习功课:先预习数学,而且数学要预习的时间长一点、细致一点;接下来预习英语,英语比数学预习的时间要短,但也要细致地预习;最后大概预习一下语文,当然要是时间很晚了,语文也可以不预习。

在这样的安排下,预习已经成了林林固定的学习方法,并且,林林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在快速地提升。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总的预习时间不宜太长,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那么,在这有限的半个小时里,如何合理分配,才能让预习发挥最大功效呢?林林的爸爸做得非常正确,应该让孩子把预习时间的一大部分放在自己比较薄弱的学科上,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酌情减少预习。将时间用于比较薄弱的、收效明显的科目,这样有利于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这种课前预习最好是在成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孩子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成人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求全,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自以为已无师自通,忽略听课。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只要能让孩子明确预习的目的,孩子很快就会掌握预习的技巧的。

方法三: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适用的是阅读法。

阅读法的具体做法是:预习开始时,首先将新内容从头到尾朗读或者默读一遍,对新内容进行简单的浏览,了解知识脉络和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确定基本内容、思路。然后再读一遍,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做批注、摘抄,使预习过的内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有利于听课时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最后把一时无法理解的地方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留到听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直到弄懂弄通。

这种预习方法,不但对新知识进行了预习,而且还可以理出一条自己知识的水平线,看看自己能独立掌握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孩子将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做一下比较,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出现错误并及时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此外,孩子在预习的时候,必然会碰到一些不容易明白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建议孩子制作一套预习符号。比如,“?”表示疑问,“﹏﹏”表示不太清楚,“『』”表示不懂的词语等。

制作好预习符号后,父母要教孩子采用合适的预习方法。比如,先通读全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语,看看字形,想想意思,遇到不懂的在课文旁边打上问号;然后,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内容重点学习,还不明白的,就用着重号或自己设定的符号表示出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直到弄懂为止。

我教过的一个四年级孩子是这样评价预习的:

“在预习新内容的时候,往往不可能完全弄懂知识的内在关系。我的方法就是把不懂的?题提前勾画出来,这样下次听老师讲课时,我就能心中有数了。当老师讲到那些不懂的问题时,我就会特别细心地听,所以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

的确,如果孩子能够合理地安排预习的内容和时间,能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那预习就会成为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这种学习方法在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学习习惯。如果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在四年级就掌握了预习的艺术,那这种正确、有效的学习习惯,将能够促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业道路上一帆风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 爸爸的习惯革命 爸爸的亲子游戏书 安妮的天使 爱你以性 少有人走的路(1-8全套) 少有人走的路5:不一样的鼓声 持续的幸福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