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背叛、小心和欺瞒

书籍名:《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txt下载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笔趣阁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顶点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快眼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背叛、小心和欺瞒,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决定与德国交战的8月2日,尼古拉的日记仿佛如梦初醒一般气宇轩昂。“在让人精神振奋的意义上,这是特别美好的一天。”“在面朝亚历山德拉广场的阳台上向拥挤的人群发表了讲话。”尼古拉兴奋地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展现真正的专制君主形象,他坚信“战争才是他摆脱国内敌人的唯一途径”。军部希望洗刷日俄战争的污名,国民盼望着经济复苏。就连革命派都支持开战,他们希望趁乱把世界搞得天翻地覆。

沙皇夫妇一边用话语鼓励奔赴战场的士兵们,一边分发圣像,久违地体会到了“受民众爱戴的王室”的喜悦。必胜的情绪感染了所有人,但是谁也没有资格笑他,因为整个欧洲都乐观地相信自己的国家将取胜,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

现实却是,战争不但没有在年内结束,而且俄法同盟的法国参战,德国又侵略了中立国瑞士,因此英国也参与进来……战场如野火一般蔓延,最终发展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同盟国对阵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日本等协约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持续了四年半之久。这场后来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全面战争,也因结束了哈布斯堡、罗曼诺夫、霍亨索伦、奥斯曼四大王朝而众所周知。

俄国重复着小胜大败的局面。在开战不久之后的坦能堡战役中,俄军死伤7万人,9万人被俘虏,司令官自杀。波兰战线也全面崩溃。但是,人命依然微轻,无能的军部能做的,只是从全国各地抽调农民,派上前线。在开战时142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90万。结果不但没有充足的武器弹药,军靴和食品也严重不足。

1915年秋,尼古拉不知道怎么想的,提出要亲自上阵指挥。尽管首相担心出现政治上的空白,强烈反对,他还是离开了首都,常驻前线附近的大本营。果然不出所料,他这样做并没有让战局发生任何好转。后来,逃兵人数达到90万,边境完全变成了法外之地。厌战情绪早已转化成了对罗曼诺夫王朝的憎恨。在这期间,发生了拉斯普京遇刺事件,紧接着革命爆发,由工人、农民士兵代表组成的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议)的临时执行委员会成立。当时的时间是1917年3月(因为当时采用的是俄国旧历,所以史称“二月革命”)。


家人照片。左起依次为欧嘉、玛丽亚、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阿纳斯塔西娅、阿列克谢、塔季扬娜,摄于约1914年


远离革命现场的尼古拉对局势的估计过分乐观,他打算乘专列返回首都,结果因为工人罢工,被困在车上。三天后,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委员登上列车,要求尼古拉退位。让尼古拉最受打击的,是大本营里竟然没有一个人拥护自己。他终于知道人们如何评价自己,在日记里感慨道:“周围都是背叛、小心和欺瞒。”

沙皇相信君权神授,以罗曼诺夫的显赫家世为豪,习惯了接受别人跪拜,如今却被人当面要求退位,这是何等的耻辱,超出现代人的想象。而且尼古拉还必须向他们坦白之前一直隐瞒的阿列克谢的血友病。尼古拉一度也考虑过让位于皇太子,但是在最终的诏书中,父子双双退位,新沙皇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弟弟米哈伊尔公爵。然而,首都的政局风云告急,米哈伊尔公爵被告知(不,是被威胁)在登基之后不会有人护卫自己,因而不得不谢绝。至此,罗曼诺夫王朝304年的历史完全告终。



灭门


接下来是社会主义革命逐步形成的动荡时代,沦为平民的罗曼诺夫一家也被颠来荡去。不必看波旁王朝的先例,王室只要有人幸存,就还会死灰复燃,只有把他们全部抹杀,革命才能成功,这想必是布尔什维克(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左派)的意见。

尼古拉一家被软禁在首都一段时间,又被扣留在西伯利亚的流放地托博尔斯克一年左右,又从那里被押送到叶卡捷琳堡,并在约两个月后的1918年7月被处决。米哈伊尔公爵夫妇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被处决,一共有20多个与罗曼诺夫有血缘关系的人被杀。尼古拉“亲爱的妈妈”能够逃走,实属幸运。

尼古拉和妻子亚历山德拉、长得和父母一样漂亮的4个女儿(欧嘉、塔季扬娜、玛丽亚、阿纳斯塔西娅)、13岁的儿子阿列克谢,连同侍医、女官、随从在内共11个人被囚禁在叶卡捷琳堡的商人伊帕切夫的别墅里。沙皇夫妇恐怕在这个时候仍然相信,总有一天会允许他们逃亡,最坏也就是在莫斯科接受审判,这种情况下,不会连累到几个孩子。尼古拉还在继续写日记。被扣留一年之后的3月,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中略)扣留一周年纪念日。不禁想起过去这痛苦的一年。接下来等待着我们的会是什么呢?一切都是神的意志。我们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神身上。”


囚禁尼古拉二世的伊帕切夫别墅


尼古拉和女儿们,摄于暗杀前。


写下这篇日记的4个月后发生的事,是否就是“神的意志”呢?尼古拉一家接到转移命令,换上出门穿的衣服,打包行李。他们被关进地下室,等待出发。过了一会儿,4个持枪的男人打开门,一齐射击。为了让人无法辨识他们的身份,还往他们脸上泼了硫酸,埋在了树林里。

布尔什维克隐瞒了这件事,宣称只有沙皇被处决,妻子和儿女都在安全的地方,但几乎没有人相信。到了1920年,国内外都在流传他们全家被杀的传言,此时又出现了俄国擅长的“其实还活着”的登场人物。到底不是尼古拉,也不是皇后。柏林的精神病院收容的一个失忆的年轻姑娘,突然说自己是17岁时逃过处决的阿纳斯塔西娅。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后来拍成了电影),有人信以为真,但是当时已经回到丹麦的尼古拉的母亲玛丽亚并没有听从旁人的劝告去见这个“孙女”。阿纳斯塔西娅在拉丁语中是“重生”的意思,引人遐想。


尼古拉一家被杀害的房间。弹痕清晰可见。


从那之后,岁月流逝。直到1994年,罗曼诺夫王室的遗体挖掘调查结束(苏联解体,俄罗斯新生之后,这样的调查才成为可能),才宣布证实了尼古拉一家的身份。据说在DNA(脱氧核糖核酸)鉴定中还用到了尼古拉曾经在大津事件中用来擦血的手帕。遗体改葬圣彼得堡,俄国正教会将尼古拉一家供为圣人。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哈布斯堡家族(实质上的)末代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在办公室工作期间安详地死去。与其相比,罗曼诺夫全家被秘密处决的这种结局,却让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与恐怖。

这之中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偶然的一致。

罗曼诺夫王朝的创建者米哈伊尔被选为沙皇的地点是伊帕切夫修道院,末代沙皇尼古拉的被害现场是同样叫作伊帕切夫的男人的家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文化:关于社会、艺术、权利和技术的新科学 心智:关于大脑、记忆、人格和幸福的新科学 生命:进化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的黎明 宇宙:从起源到未来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 2020年12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12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11月下半月刊·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