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序章

书籍名:《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作者:中野京子
推荐阅读: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txt下载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笔趣阁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顶点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快眼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序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罗曼诺夫家族纹章。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门前闪耀的金色“双头鹰”



与德国的渊源


就像哈布斯堡家族的源头不在奥地利而在瑞士一样,罗曼诺夫家族的始祖也并不是出生在俄国。14世纪初,德国贵族柯布依拉家族从普鲁士地区——让人预感到后世与德国之间的深厚渊源——移居到俄国。到了儿子这一代,家族改姓柯什金,由此再往下数到第五代,罗曼·尤里耶夫根据自己的名字“罗曼”,将家族的姓氏改为罗曼诺夫。当时是留里克王朝伊凡雷帝的时代。

俄国的领土之所以迅速扩大到北至北冰洋、东达旧西伯利亚汗国、南及里海,实际上靠的就是这位伊凡雷帝的铁腕手段。但是在此之前,尚是十几岁年轻人的伊凡雷帝,像灰姑娘的王子一样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贵族小姐参加城堡舞会,从中挑选了罗曼·尤里耶夫的女儿阿纳斯塔西娅作为皇后。由于伊凡是首位作为沙皇(即俄国皇帝)而正式加冕的君主,因此,罗曼诺夫家族的阿纳斯塔西娅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史上第一位沙皇皇后。

夫妇两人难得地情投意合。阿纳斯塔西娅贤惠美丽,聪明而有教养,巧妙地安抚了生性暴烈的伊凡,在稳定幸福的婚姻生活中生育了三男三女(长大成人的只有次子伊凡和三子费奥多尔)。然而14年后,阿纳斯塔西娅猝然离世,平静的生活突然终结了。阿纳斯塔西娅的死被怀疑是毒杀,虽然没有证据,但雷帝坚信犯人就是保守的大贵族们,因为他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害的。

我们不能说这纯粹是沙皇的妄想。如果皇后的人选不是外国的公主,而是本国大臣的女儿或侄女,就是会有这样的风险。在那些热衷于争权夺势的贵族看来,只要让自己的亲戚坐到皇后的位子上,就能出人头地,这足以构成他们施展阴谋的动机。即使沙皇眼下已经结婚,只要皇后一死,就可以展开新一轮的竞逐。总有野心家把除掉皇后当成一条捷径,更何况这次的罗曼诺夫家族只是一个弱小的贵族,竟然转瞬间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挤进了政权中枢。这令那些实力雄厚的贵族十分不爽。



“暴君”伊凡雷帝


在悼念爱妻之后,伊凡开始了疯狂的复仇。成为怀疑对象的重臣及相关人等,没有经过正式的调查和审判就被统统抓去血祭。伊凡没有了管束,从此变成了真正的“雷帝”。几个世纪后的斯大林时代被拿来与雷帝统治时期做类比,就是因为这两个时代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利用肃清的恐怖来支配世界,制造了无数的流亡者、冤案和惨剧。

罗曼诺夫的权势略微有些动摇。虽然阿纳斯塔西娅留下了几个做候选继承人的儿子,但是这并不能阻止雷帝再婚。如果新皇后得宠,那么她生下的儿子就会被指定为继承人。一切都取决于雷帝的心情,而他的心情越来越反复无常。糖尿病宿疾恶化也是影响他情绪的原因之一。他迎娶了一个又一个新皇后,先后7人(也有人说是8人),都像被诅咒了似的没有生下男嗣(晚年倒是有了一个私生子)。

于是所有人都觉得,新任沙皇会是阿纳斯塔西娅的儿子伊凡(与父亲同名)。他才智过人,博学多识,还在母方罗曼诺夫一族的辅导下积极学习实用的政治手腕,而且是个美男子。雷帝也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然而命运却安排了一场可怕的悲剧。

有一幅题为“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的历史画(列宾绘)非常著名。这幅画描绘了沙皇抱着垂死的儿子,为自己犯下的无法挽回的愚蠢罪行而愕然失色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50岁的雷帝和27岁的伊凡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老沙皇身边连个劝谏的人也没有了,他变成了一个无人敢惹的暴君,稍有不满就会用长长的权杖殴打身边的人。有一天,儿子伊凡的妻子因为怀有身孕,穿着便装出现在他面前。他看到之后勃然大怒,大打出手,结果导致儿媳流产。儿子忍无可忍,不顾周围人的制止,去父亲的房间理论。父子争吵了起来,雷帝又一次举起了权杖。怒火平息之后,他才发现爱妻留下来的儿子、自己重要的继承人已经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这一次,雷帝总算意识到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仅犯了杀死儿子的大罪,而且给自己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王朝带来了危机。因为他的另一个儿子费奥多尔智商极低,根本不是做君主的料。雷帝振奋老迈的身躯,为了再生一个男嗣,迎娶了重臣的女儿玛丽亚为皇后,一边又打探与英国王室联姻的可能。原来,迎娶欧洲名门的公主做皇后是雷帝积年的愿望(这个愿望到了罗曼诺夫家族的时代才终于实现了一半)。他已经做了准备,如果愿望能够成真,他就和玛丽亚离婚。年轻时,他曾经向伊丽莎白一世求婚,如今她已经“人老珠黄”,他谋划着迎娶她的侄女。然而计划还没有成功,玛丽亚就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德米特里,不久之后雷帝就患上了不治之症,53岁就去世了。


《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伊利亚·列宾,1885年


《德米特里》米哈伊尔·涅斯捷罗夫绘,1899年



驱逐德米特里


这时,留里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费奥多尔加冕为沙皇,但是身心脆弱的他显然没有能力留下继承人。而玛丽亚的孩子德米特里——因为俄国正教规定最多只能娶四个妻子——被当作私生子驱逐到了乡下。大贵族们开始在水面之下展开激烈的权力争夺战。阿纳斯塔西娅的娘家罗曼诺夫家族、新沙皇费奥多尔一世皇后的娘家戈东诺夫家族也加入了这场角逐。准确地说,是阿纳斯塔西娅的侄子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和费奥多尔一世皇后的哥哥鲍里斯·戈东诺夫的角逐。后者胜出。因穆索尔斯基的杰作,历史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而知名的鲍里斯将败者赶到了修道院。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成为修道士菲拉列特,他的妻子和儿子米哈伊尔也被关到另一座修道院。看起来,罗曼诺夫一门已经被完全击溃了。

鲍里斯·戈东诺夫在成为俄国实质上的统治者之后,又萌生了更大的野心。傀儡费奥多尔一世迟早会死。如果想到时候自己戴上沙皇的皇冠,就必须将留里克的血统斩草除根。就这样,和母亲一起在乌格里奇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的德米特里被解决掉了。然而人们没有对少年的死保持沉默,因为那时伊凡雷帝在民众之间依然保持着很高的人气,他的亲生儿子——即便是私生子——不知被什么人杀害了,不,并非“不知被什么人”,这显然是鲍里斯·戈东诺夫所为,人们谴责的声音非常大。

鲍里斯采取了手中握有权力的犯罪者惯用的伎俩。他大肆宣传德米特里的死并非故意杀人,而是玩刀子不慎酿成的事故,并以监管不力为由,将其母玛丽亚及亲属遣送修道院,将责任转嫁他人。他还判乌格里奇教堂的钟有罪,因为它的钟声向人们传递了德米特里被杀害的虚假信息。在众目睽睽之下,可怜的大钟被人从钟楼上扔下来,并挨了12鞭。钟锤被卸下,一边的钟耳(用来悬挂的突出部分)被截断,大钟整个被“发配”西伯利亚。以现代人的认知来看,这一行为毫无意义(不过和认为旧物中住着精灵的日本人倒有相通之处),但是对相信物品也有灵魂,尤其对教堂的钟有深厚感情的俄国人来说,钟可以直接当作纪念碑,同时也和人一样可以成为处罚的对象(300年后,这口无辜的钟在乌格里奇市民的要求下被送回到了当地)。


被判有罪的钟,现存于乌格里奇的教堂


鲍里斯就这样平息了德米特里问题,如愿地在费奥多尔一世死后成为沙皇,对俄国进行了7年的统治。加上费奥多尔时代,他掌握政权的时间前后超过20年,一直沿用的伊凡雷帝的农民政策渐渐地不再奏效,到了鲍里斯晚年,17世纪初,严重的饥荒和由此引发的农民暴动开始频繁发生。再加上本应已经死去的德米特里其实还活着并现身(伪德米特里)和不满分子一起起义,政局动荡,戈东诺夫王朝的基础还没有得到巩固,鲍里斯就因病去世了。王位由其子继承,称费奥多尔二世,此人却在两个月后就被暗杀了。



三年空位


混乱时期仍在继续。

全国都处在无秩序状态。伪德米特里在地方领主的支持和民众的拥戴下成为沙皇,但是好景不长,他第二年就被他的同伙杀害了。接着,鲍里斯的部下加冕成为瓦西里四世。但是,在这位新沙皇在位不到4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据说是费奥多尔一世私生子的伪彼得和第二个伪德米特里,天下一点儿也不太平。波兰的入侵给了他最后一击。得知波兰国王觊觎沙皇的位子,有权势的贵族们产生了危机感。他们逼瓦西里退位,但是谁都没有胆量靠近沙皇的宝座,以至于出现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沙皇的位子一直处于空位状态的危机情况。

1612年,起义军终于把波兰军队赶出了莫斯科,有权势的贵族在翌年年初召开了推选沙皇的全国会议。候选人有多位,瑞典王子、波兰王子,还有为解放莫斯科付出努力的俄国军人、大贵族,而从中脱颖而出的,就是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伊凡雷帝的第一任皇后阿纳斯塔西娅是他的姑祖母,被鲍里斯·戈东诺夫击败的菲拉列特是他的父亲。当时他16岁。

如果因为他能够在这样小的年纪力压强敌成为沙皇,就以为他是个极富感召力的人物,那你就错了。出任沙皇完全不是出于米哈伊尔自己的意愿,相反,他曾几次坚决地拒绝这一提议。战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国土也荒芜到了极限,在这样的时期被推上沙皇的位子,无异于送命。他害怕重蹈伪德米特里和瓦西里四世的覆辙,而且他自己本来也没有野心。将要延续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创者,竟然是个对沙皇的椅子毫无兴趣的懦夫,这样的事实,让人不禁感叹历史是如此讽刺。

推举米哈伊尔的代表(以贵族、商人、哥萨克人为主)清楚他怯懦的性格。可以说,这恰恰是他们推举他的原因。他们当然不希望由邻国的王子来担任新沙皇,新兴的军人和保守派的老贵族也不行,他们只想要一个方便自己扩大势力的沙皇。幸运的是,无论是国民,还是大多数代议员,都对留里克的高贵血统情有独钟。实际上,米哈伊尔和雷帝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但是阿纳斯塔西娅是雷帝最爱的皇后,她的名字已经与留里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米哈伊尔成为沙皇的正统性因此得到承认。


《混乱时期》谢尔盖·伊万诺夫绘,19世纪末。第二伪德米特里军队的野营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加冕


米哈伊尔当时和母亲一起隐居在伊帕切夫修道院。在使节团到达时,他还在拒绝。使节们无奈之下只得说这个决定是由创造奇迹的圣像做出的,不能违背神的旨意,连哄带吓地把米哈伊尔带到了莫斯科。1613年7月11日,在17岁生日的前一天,米哈伊尔很不情愿地登基了。他知道自己被选上的原因,在加冕时便已预感到了前途坎坷。

这与哈布斯堡家族的开创者鲁道夫一世55岁被选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情况非常相似(参见《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那些背后的有实力者都把鲁道夫和米哈伊尔视为无能之辈,觉得让他们做傀儡正合适,一旦有什么情况的时候可以方便地舍弃。但是无论是鲁道夫还是米哈伊尔,都发挥出了相当的韧性和实力,没有放过命运交到他们手上的机会。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画家、创作年份不详


与已经步入老年的鲁道夫相比,米哈伊尔因为年轻而更显得力有不逮,但他还是竭尽全力,一边与贵族和会议派协商,一边学习政治。胆小怕事者自有胆小怕事者的智慧,他没有犯下因为强行扩大沙皇的权限而与周围对立的愚蠢错误。而且幸运的是,6年后的1619年,被波兰长期关押的父亲菲拉列特(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回国了。从此,这位曾经与鲍里斯·戈东诺夫争权的政治家就作为莫斯科大主教,为儿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初期完全由他掌握政权)。第一代罗曼诺夫通过与俄国正教的政教合一,维持和强化了沙皇制度。

米哈伊尔的在位时间长达32年,在这期间确立了农奴制度和身份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虽然担任沙皇并非他的愿望,而且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重建,很是操劳,但是他对暗杀、国家颠覆、被外国控制的担心最终被证明是杞人忧天。国民完全接纳了罗曼诺夫王朝。米哈伊尔死后,谁也没有对他的长子阿列克谢即位提出异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文化:关于社会、艺术、权利和技术的新科学 心智:关于大脑、记忆、人格和幸福的新科学 生命:进化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的黎明 宇宙:从起源到未来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 2020年12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12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11月下半月刊·绿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