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

时间:2023-08-16 05:10:41

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10:41,全文字数:13322。

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

反腐败国家立法一直在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建立中国特色监察体系的创制之举,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出发,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及试点工作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使改革实践成果成为宪法规定,并制定监察法,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实现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正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深化和发展。2019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整改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依规依纪依法处置问题线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锲而不舍纠治“四风”,举一反三、查找漏洞,健全监督制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企业各层级各领域;2022年1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精准规范实施问责。

可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既包括立法与立制,又包括法律制度的运行,体现了时间上的全流程;既包括反腐败国家立法,又包括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体现了类型上的丰富性。特别是以两个“加强”相提并论国家立法与党内法规制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这一思想观点强调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并举的突出特点。这是与国外法治反腐理论的一个鲜明区别:在中国法治反腐模式中,党内法规是重要利器。新时代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一个新气象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协同推进、互相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完善反腐倡廉的基本法规制度,修订廉政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行政监察法,研究制定派驻纪检机构工作条例、纪律审查工作条例等。”④这彰显出党内法规在法治反腐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七个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其中第三个与第七个方面分别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与“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⑤

此外,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协同,是新时代法治反腐的一个重大创新。所谓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要义是实现党纪国法双管齐下的同时,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挺在法律前面。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也是无数党员“破法”始于“破纪”的教训警示。所谓纪法协同,要义是统筹运用党纪和国法“两把尺子”,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分开源于两者的区别,协同源于两者的联系。在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体制下,坚持纪法贯通、纪法协同尤为重要,有利于将纪检监察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分别为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工商大学廉政法治研究所研究员)

【注:本文系湖南省法学会重大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反腐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HNFX-A-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

①习近平:《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求是》,2019年第5期。

②《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第121页。

③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25日。

④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52页。

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责编/韩拓 美编/王梦雅

《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在线阅读地址: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