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故事栏目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小故事

抗战时期延安学生疗养院历史初探

时间:2023-08-16 05:06:08

抗战时期延安学生疗养院历史初探一文创作于:2023-08-16 05:06:08,全文字数:11250。

抗战时期延安学生疗养院历史初探

史意义与启示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克服医疗人才和设备不足的困难,为延安地区的青年学生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以休养学生病员为主体的疗养机构——“延安学生疗养院”。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学生工作重视,也是我党团结全国广大知识分子共同抗战的具体举措。早在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就说到“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培养人才之必要条件。因此,关心延安地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体现了我党和边区政府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优待,更激励了边区青年,甚至是全国的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到抗战浪潮之中。

全民族抗战后,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满怀着抗战救国之心来到延安,成为了陕甘宁边区知识分子的重要部分。延安学生疗养院为部分伤病学员提供了休养、学习、生活的场所,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军事封锁下,延安学生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和学生积极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参与劳动生产,改善学疗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且以生产节约出来的经费捐助灾民,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援了抗战。延安学生疗养院的学生病员在休养时,不忘学习与工作,在读书看报中了解和关心国内国外时事,增强了自己继续为民族革命与工作的热情。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延安学生疗养院的建立,既是医治和疗养全国各地来延安的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正确落实党的知识分子优待政策和争取更多知识分子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的客观需要。延安学生疗养院医治延安各地的学生病员,为我党领导的抗日革命事业培养与提供了一批身体健康的青年知识分子。同时,延安青年学生在疗养期间努力学习、热爱劳动生产、参与抗战救灾等活动,所展现出的积极乐观、不畏艰难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为当代青年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2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2]陕西省档案局.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3]延安第二学生疗养院成立[N].解放日报,1945-5-11(2).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盛开放,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社科部,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许诗颖,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学工部辅导员)

《抗战时期延安学生疗养院历史初探》在线阅读地址:抗战时期延安学生疗养院历史初探

12

热门书籍

热门书评

推荐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