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第四节 心向往之与双向超越

书籍名:《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作者:张法
推荐阅读: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txt下载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笔趣阁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顶点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快眼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第四节 心向往之与双向超越,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荀子和《乐记》认为,好的作品必然起到好的作用。前面说过,该命题的隐含前提是,作品高于欣赏者。这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欣赏的过程是要使不平衡达到平衡,使欣赏者的水平达到作品水平。很多人认为这是可以达到的。萧统《陶渊明集序》说:“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但实际上读陶文而能达到其人品的概率很小。欣赏者能否达到作品的水平也是很有疑问的。因此王夫之说:“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斋诗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也说:人人都学屈原,但由于各自的水平、情趣、志向不同,其所得也就各式各样了。“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按中国的普遍思想,如果是最优秀的作品,欣赏者是不能完全达到作品的水平的,中国的道是不可穷尽的,圣人的学问也是不能全学到的。孔子的学生对教师的学问赞叹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严羽谈学诗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沧浪诗话》)对于高尚的事物虽然不能达到对象的水平,但却能产生一种趋向美好事物的愿望。司马迁论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心向往之”可以说是中国欣赏好作品过程中的基本心态。钟嵘评陶渊明诗云:“每观其文,想其人德。”郑板桥佩服徐渭,刻一印章,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永忠读《石头记》抄本后赋诗云:“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心向往之的心态表明了作品坚实而高大的存在,也表明审美过程中欣赏者坚信作品、趋向作品的特征。趋向作品,欲达到作品的高度,同样意味着去情(比作品低下的情感)去我(比作品低下的自我),因而在根本基点上,仍与“寓意于物”、“以物观物”要去情去我以达到更高境界一样。只是心向往之面对的是好作品,作品类似“道”,它去情去我要达到的是作品的境界。寓意于物,以物观物,面对的是坏作品,它去情去我先要达到的是道的境界,获取了道心,就可以不为坏作品所累。

西方理论少有正声奸声之分,除了从对人的心理情欲是有利或有害论述作品外,就是一般地谈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正像从亚里士多德到弗洛伊德都坚持纵情任我以净化一样,在作品与欣赏者的一般理论中,强调主体主动作用之论总占上风,到了现代的解释学和接受美学更强调欣赏者与作品的双向超越。

人绝不会,也不可能带着一个空空如也的头脑,而总是带着前理解(preunderstand)来面对作品的。前理解包括三方面内容:(1)前有,人必须生于某一文化之中,历史文化在人意识到它们之前就已经占有了人,这是人进行理解的先决条件。(2)前见,人在文化中接受了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方式,又必然将此带入理解之中。(3)前识,在任何理解之前,人已具有某种观念、前提和假定,有一定的知识。总之,人是带着融文化传统、时代观念、自我经历、个性特征为一体的前理解来面对作品的。人离不开前理解,正如离不开历史性一样。如果说前理解意味着一种偏见的话,那么,它是一种“合法偏见”。这种具有历史性的前理解不仅不是欣赏理解作品的障碍,恰恰相反,它是进行理解和欣赏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人得以观看的视点,也决定了人所能看的视界。

另一方面,作品不是一个有绝对确定意义,只待欣赏者去认识的东西,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有待欣赏者去发掘、去解释,有待和欣赏者一道建立一种新关系的东西。绘画是由线条和色彩组成的,音乐是由音响组成的,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当然,作品有一个创造者,有创造的时间和文化环境,因此在这些可见因素中蕴含着(1)社会规范内容,(2)艺术传统内容,(3)作者个性内容。但这些内容并不成为作品的确定意义,因为这些内容进入作品本文(text)之后,经过本文的组织而变了形,只是作为一种“背景”存在。作品的本文则是开放的,它不断朝向新的读者,从而不断取得新的背景(参考系),不断建立新的关系,不断产生新的意义。因此,只要作品不断地被流传,它就不断地进入新的参考系,就会不断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作品的意义是无穷尽的,犹如西方美学批评中的一句名言:莎士比亚是说不完的。然而这种说不完,不是如中国的道与圣人,在道和圣人本身,而在于作品之外的参考系的无穷。

欣赏者的性质和作品的性质决定了欣赏过程的性质:一场主体对主体的对话。在欣赏过程中,作品和欣赏者犹如两个不同观点和个性的个人,相互提问和回答,不固执自己的观点,而抱着开放的态度,不是按各自的“视界”去推导,而是受对话逻辑的引导而朝向真理。在对话式的欣赏中,欣赏者不是去获得一个早已存在于作品中的真理,而是通过自己与作品的交流重新建立真理,也不是完全把作品纳入自己前理解的范围,成为自己前理解的例证,而是通过外在于自己的,不同于自己前理解的作品而突破自己的前理解,扩大或者改变了自己的前理解,获得了一个新的视界。而在欣赏者通过作品突破自己的前理解的同时,作品也通过不同于自己的欣赏者而突破了自己原有的意义,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本来作品就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施予者的身份,也不是以一个娱乐对象或移情对象,而是以一个交流者的身份进入欣赏过程的。当它与新的欣赏者建立关系,获得新的意义的时候,也就扩大丰富或者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意义,通过欣赏者而超越了自身。

欣赏过程是欣赏者和作品的双向超越活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弹性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怪诞脑科学-战胜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 混乱 2020年6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7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7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8月上半月刊·红版 2020年8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9月上半月刊·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