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第二章 行善八种区别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第二章 行善八种区别,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原文】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译文】


以上这十条故事,虽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不过行的都是一个“善”字罢了。若是要再精细地分类来说,那么做善事就有八种区别: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善,有满善;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都各有各的道理,应该仔细辨别。若是做善事,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就自夸做了善事、做得怎样有功德,哪里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善事,反而在造孽,这样做岂不是冤枉,白费苦心,得不到一些益处啊!



真假的区别

【原文】


何谓真假?

昔有儒生数辈,谒[1]中峰和尚[2],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中峰令试言。

一人谓:“詈[3]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4]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注释】


[1] 谒(yè):拜见。

[2] 中峰和尚:元朝天目山的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参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说法无碍,著书若干。仁宗闻而聘之,不至。制金文之伽梨衣赠之,并赐号佛日广慧普应国师。至元三年圆寂,寿六十一。

[3] 詈(lì):骂,责骂。

[4] 袭迹:不知变化地学样。



【译文】


什么叫真假呢?

从前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道:“佛家讲善恶的报应,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为什么现在某人行善,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某人作恶,他的家庭反倒发达得很?佛说的因果报应是没有凭据的。”

中峰和尚回答说:“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蒙蔽,内心没有洗除干净,因此,慧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这是常有的事情。自己看错了,为何还不恨自己是非颠倒,反而抱怨天的报应错了呢?”

大家又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善恶哪里会弄得相反呢?”

中峰和尚听了之后,便叫他们把所认为善的、恶的事情都说出来。

其中有一个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恭敬人,以礼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说:“你说的不一定对!”

另外一个人说:“贪财,乱要钱是恶;不贪财,廉洁有操守是善。”

中峰和尚说:“你说的也不一定对!”

那些读书人,都把各人平时所看到的种种善恶行为讲出来,但是中峰和尚都说“不一定对”。大家就请问到底是什么原因。

中峰和尚告诉他们说:“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恶。若是做的事情可以使别人得到益处,哪怕是骂人、打人,也都是善;而有益于自己的事情,那么就是恭敬人、以礼待人,也都是恶。所以一个人做善事,使他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了;只想到使自己得到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了。还有,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是真;只不过照例学学样子就算了的,是假。还有,为善不求报答,不露痕迹,那么所做的善事,是真;为着某一种目的,企图有所得,才去做的善事,是假。像这样种种情况,自己都要仔细地考察,分辨清楚。”



端曲的区别

【原文】


何谓端曲[1]?

今人见谨愿[2]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3]。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

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4]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注释】


[1] 端曲:端,指端庄正直;曲,指委曲婉转。

[2] 谨愿:同“乡愿”,特指社会上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也不得罪的“老好人”。孔子尖锐地指出:这种“乡愿”,言行不符,实际上是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乃德之“贼”。孟子更清楚地说明这种人乃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虽然表面上看,是个对乡人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其实,他抹杀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全然成为危害道德的人(见《孟子·尽心下》)。“愿”,谨厚,老实。

[3] 狂狷(juàn):《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也不是坏事,孔子也欣赏狂狷之士,虽然还不够标准,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都成为圣人。因此退而求其次,至少是狂、是狷,还有可取之处。“狂”就是豪迈慷慨,心地坦然,交朋友,不对就是不对,说了他,他并不恨你,这类的典型为狂。“狷”,毫不苟取,不义之财一点都不要,不合理的事情绝不做,很保守,个性独立而很有道德修养为狷。孔子认为假使没有君子之人,那么狂与狷这两种也不错。

[4] 徇(xùn):顺从,曲从。



【译文】


什么叫端曲呢?

现在的人,看见唯唯诺诺很听话的人,大都称他是善人而看重他。然而古时的圣贤,宁愿欣赏豪迈慷慨、志向高远、只求进取的人,或者是毫不苟且、安分守己、从不乱来的人。至于那些看起来不得罪人、很听话的好好先生,虽然在乡里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向,所以圣人一定会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

这样看来,世俗人所说的善恶观念分明是与圣人相反。从这一个看法,推广到各种不同的事情,俗人所喜欢的,或者是不喜欢的,完全不同于圣人,哪还有不错的呢?

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惩罚恶人的标准,都和圣人是一样的,而不和世俗人相同。

所以凡是要积功德,绝对不可以跟着耳朵和眼睛的感觉走,被它们欺骗。只有从起心动念深处,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清净,全是救济世人的心,才是“端”;如果存有一些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爱人的心,是“端”;如果有一丝一毫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别人的心,就是“端”;如果有一丝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如这样种种情况,自己都要仔细分辨清楚。



阴阳的区别

【原文】


何谓阴阳?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1]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2]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注释】


[1] 造物:指造物主,特指创造万物的神,此指天地鬼神。

[2] 过咎(jiù):过失,错误。



【译文】


什么叫阴阳呢?

凡是一个人做善事被人知道,就叫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有阴德的人,上天自然会知道并且会回报他的;有阳善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称赞他,他便享受世上的美名。享受好名声,虽然也是福,但是名这个东西,为天地鬼神所忌,天地鬼神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世上享受极大名声而名不副实的人,常会遭遇横祸;一个人并没有过失差错,反倒被冤枉,无缘无故被人栽上恶名,他的子孙常常会突然发达起来。这样看来,阴德和阳善的分别,真是细微得很,不可以不加以分辨啊!



是非的区别

【原文】


何谓是非?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1]赎人而不受金。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2]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3]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注释】


[1] 子贡:孔子的著名学生,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论语》中多次提到此人,他善于经商,并善于外交辞令,孔子周游列国及回鲁之后得到子贡的许多资助。

[2] 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卞人(山东泗水)。朱熹集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之曰:我教女(汝)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

[3] 黜(chù):贬低。



【译文】


什么叫是非呢?

春秋时期鲁国有法律规定,凡是鲁国人被别的国家抓去做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孔子的学生子贡,纯是为了做好事,他虽然替人赎回被抓去的人,却不肯接受鲁国的赏金。

孔子听到之后很不高兴,他说:“赐,你做错了!圣贤无论做什么事情,目的都是把风俗变好,而教化之道要可以广施百姓,不是单单为了一个人的做法而制定的。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如果接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以及钱不多的人怎么还肯去赎人呢?如果这样,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子路看见一个人掉在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

孔子知道了,很欣慰地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救人了。”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两件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称赞子路,贬低子贡。照这样看来,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讲究是不是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是要讲究长远的效果;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而是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

现在所为,虽然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对人有害,那就虽然像善,实在还不是善;现在所行,虽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传下去能够帮助他人,那就虽然像不善,实在真正是善。这里只不过是拿一件事情来论述罢了。说到其他种种,还有很多,例如:不该义却义,不该礼却礼,不该信却信,不该慈却慈,都应当好好选择。



偏正的区别

【原文】


何谓偏正?

昔吕文懿[1]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有一乡人,醉而詈[2]之。

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

闭门谢[3]之。逾[4]年,其人犯死刑入狱。

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

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

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5]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注释】


[1] 吕文懿(1418~1462年):明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翰林学士、右春坊大学士等职,编修《历代君鉴录》《寰宇通志》。天顺元年(1457年),改任通政司左参议兼侍讲,随后入内阁。当政后行事持重,政务有条不紊。二年,修《大明一统志》,充总裁。四年,再主会试,取陈选第一,时称得人。六年,母丧归葬,因途中悲忧过度,抵家不久即去世。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懿。故居称吕家府,在嘉兴东门外天马桥,墓在县东南长水,都已无存。

[2] 詈(lì):骂,责骂。

[3] 谢:辞,这里是“不理睬他”的意思。

[4] 逾年:过了一年。

[5] 执:捕捉。



【译文】


什么叫偏正呢?

从前吕文懿刚刚辞掉宰相的官位,回到家乡来,因为他为官清廉、公正,全国的人都敬佩他,就像是群山拱卫着泰山,众星环绕着北斗一样。

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辱骂吕公。

吕公并没有因为被他骂而生气,对自己的仆人说:“这个人喝酒醉了,不要和他计较。”

吕公就关了门,不理睬他。过了一年,这个人犯了死罪入狱。

吕公这才懊悔说:“假使当时稍微同他计较,将他送到官府治罪,可以借小惩罚而收到大警诫的效果,他就不至于犯下死罪了。我当时只想做人要厚道,所以就轻轻放过他,哪知道反而助长了他的恶性,以至于犯下死罪,送了性命。”

这就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一个例子。

也有存了恶心反而做了善事的例子。

如某大富人家,遇到荒年,他看见穷人大白天在市场上抢米,便告到县官那里,县官不受理这个案子,穷人因此胆子更大,愈加放肆横行了。于是这个富人家就私底下把抢米的人捉住关起来,私自用刑,这才安定下来,不再抢了。若不是这样,市面上几乎大乱了。

所以善是正,恶是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也有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这是存心虽正,结果变成偏,可称作正中的偏。存恶心反倒做了善事,这是存心虽偏,结果反成正,可称作偏中的正。这个道理大家不可不知道。



半善满善的区别

【原文】


何谓半满?

《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书》曰:“商罪贯盈[1]。”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2]者亲为忏悔。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钟离[3]授丹于吕祖[4],点铁为金,可以济世。

吕问曰:“终变否?”

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

此又一说也。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

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5],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6],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注释】


[1] 商罪贯盈:贯:穿钱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钱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恶极多,已到末日。出自《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商”是指商纣王,“罪”是指罪恶,过错。意思就是说商纣王的恶行太多了,就像一串铜钱穿得满满的,天命该杀。

[2] 主席:此处指方丈,寺庙的主持人。

[3] 钟离: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作汉钟离。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

[4] 吕祖:吕纯阳,字洞宾,别号纯阳子,又号回道人。乃八仙之首,道教仙人,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吕祖、吕祖师、吕仙祖、纯阳祖师。

[5] 三轮体空:指布施时应有的态度。又称三事皆空、三轮清净。指布施时住于空观,不执着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轮。此三轮略如下述:施空,指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实在的能施之我,布施时便无希求福报之心。受空,指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故对受者不起慢心。施物空,指了达资财珍宝一切所施物品本来皆空,对所施物品不起贪惜心。如此透悟三轮体空之布施行,最为清净,亦最殊胜。佛教般若部经典中,随处可见此等说词。

[6]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



【译文】


什么叫半善满善呢?

《易经》上说:“一个人不积善,不足以成就好的名誉;不积恶,则不足以惹来杀身的大祸。”

《尚书》说:“商纣王的恶行太多了,就像一串铜钱穿得满满的,天命该杀。”

譬如收藏东西装到一个容器里,若很勤奋天天去储积,就终有一天会积满;如果懈怠不去收藏积存,那就不会储满。所说的积善积恶,也像储存东西一样,这是半善满善的一种说法。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佛寺里,想要送些钱给寺里,可惜身上只有两文钱,就拿出来布施。而寺里的方丈竟然亲自替她在佛前回向,求忏悔灭罪。后来这位女子进了皇宫做了嫔妃,富贵之后,带了几千两的银子来寺里布施,这次方丈却只叫他的徒弟替那女子回向罢了。

那个女子问方丈说:“我从前不过布施两文钱,师父您就亲自替我忏悔。现在我布施了几千两银子,而师父您不替我回向,不知是什么道理?”

方丈回答她说:“从前布施的银子虽然少,但是你布施的心很真诚,所以非我老和尚亲自替你忏悔不足以报答你布施的功德;现在布施的钱虽然多,但是你布施的心不像从前那样真诚,所以叫人代你忏悔也就够了。”

这就说明几千两银子的布施只算是半善,而两文钱的布施却算是满善的道理。

汉钟离把他炼丹的方法传给吕洞宾,用丹点在铁上,就能使铁变成黄金,可拿来救济世上的穷人。

吕洞宾问钟离说:“变了金,到底会不会再变回铁呢?”

钟离回答说:“五百年以后,仍旧要变回原来的铁。”

吕洞宾说:“像这样就会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我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钟离对他说:“修仙要积满三千件功德,听你这句话,你的三千件功德已经圆满了。”

这是半善满善的又一种讲法。

一个人做善事,内心不可记着自己做了一件善事而求回报,能够这样,那么你做任何善事都能够成功而且圆满。如果做了件善事,这个心就记在这件善事上而求回报,那么虽然一生都很勤勉行善,也只是半善而已。

譬如拿钱财去救济人,要内不见布施的我,外不见受布施的人,中不见布施的物,这才叫“三轮体空”,也叫一心清净。如果以这样的心去布施,纵使布施不过一斗米,也可以种下无边无涯的福;即使布施只有一文钱,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如果心不能够忘掉所做的善事,即使用了二十万两黄金去救济别人,还是不能够得到圆满的福。这又是一种说法。



大善小善的区别

【原文】


何谓大小?

昔卫仲达为馆职[1],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2],仅如箸[3]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注释】


[1] 馆职:明、清两代称翰林院、詹事府官员为馆职。

[2] 轴(zhóu):量词,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现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等。

[3] 箸(zhù):筷子。



【译文】


什么叫大善小善呢?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阴间。阴间的主审判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等册子送到一看,他的恶事册多得竟堆满了一院子,而一卷善册细如一根筷子。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称称看,那堆满院子的恶册子反而比较轻,而细如筷子的一卷善册反而比较重。

卫仲达问道:“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哪会犯了这么多的过失罪恶呢?”

主审官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恶,不必等到你去犯。”

卫仲达就问这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

主审官说:“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进谏,但是皇帝不听,还是动工了,于事无补,这份奏章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

主审官说:“皇帝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目的是要使千万百姓免去劳役;倘使皇帝听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

所以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百姓,那么善事纵然小,功德却很大;假使只为了利益自己一个人,那么善事虽然多,功德却很小。



难与易的区别

【原文】


何谓难易?

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1],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

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

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注释】


[1] 束修:“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修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译文】


什么叫难与易呢?

从前的读书人都说,克制自己的私欲,要从难克制的地方开始克制。孔子论行仁道,也说先要从难的地方下功夫。

一定要像江西的一位舒老先生那样,把两年教书仅得的酬劳,帮助一户穷人还了他们所欠官府的钱,从而免除他们夫妇被拆散的悲剧。

又像河北邯郸县的张老先生,舍弃他十年的积蓄,替穷人赎回他的妻儿,救活了他全家。

像以上舒老先生、张老先生,都是在一般人最难舍的地方,能够舍得。

又像江苏省镇江的一位靳老先生,虽然年老没有儿子,他的穷邻居愿意把一个年轻的女儿送给他做妾,为他生一个儿子,但是靳老先生不忍心误了她的青春而送还邻居。

这又是难忍处而能够忍得住的事啊!所以上天赐给他们这几位老先生的福也特别丰厚。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而不肯做,那就叫自暴自弃了;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造福都会有很大的困难,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真是可贵啊!



【解读】


本章说明做好事也是要有智慧的,别以为做好事很容易,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在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不一定在做坏事,请看了凡先生告诉我们行善有八种区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

第一,真与假的区别。

了凡先生以读书人与中峰和尚的对话来说明真假的区别。中峰和尚告诉大家,善恶真假标准的区别就在于是利人还是利己,如果是利人,那么即使在行恶实际上也是在做善事,如果是利己,即使是在行善实际上也是在做恶事。例如,杀人也能成佛,那是释迦牟尼前生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杀了一个恶人,那么当时释迦牟尼杀人的时候是不是在做恶事呢?可他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不正是大善的表现吗?所以他虽行恶,实际上却是在做善事,因为目的是利人。再譬如,一个人养猪,把猪养得肥肥的,什么好东西都给它吃,这样做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行善,但他的目的是杀猪获得更多的利益,他养的目的是杀,所以表面上在行善实际上是在做恶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因此提出不杀生,所以也就不养,不养即不会有杀生,故以佛教的眼光来看,发展养殖业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净空法师说:“常常有一些经商的同修来找我说:‘五戒里的不妄语他们不能持。因为做生意天天打妄语,希望把别人荷包里的钱,骗到自己的荷包里来,不打妄语怎么做生意?’我说:‘真正行菩萨道,未尝不可以。’现代的人,你劝他行善,他不肯;骗他,他肯。问题在哪里?在我们自己是不是菩萨心。如果用这种手段(当然这是一种非常手段),把他的钱财骗来了,替他做好事,你是行菩萨道;如果把他的钱骗来自己贪图享受,就是恶了。凡夫不知道做好事,不知道行善,我们替他修善、替他修福,这是好事。所以单单看表面,确实善恶难分。善恶在心地——积大善、建大功都要从心地上去修。尤其是大菩萨,外表上不露痕迹,不注重小节,纯粹是利人济世,所以他的观点,确实跟普通人不一样。”

第二,端与曲的区别。

端,指端庄正直,品行端正,直道正行,眼睛里容不得有沙子。曲,指委曲婉转,做人不直率,讨好卖乖,巧言令色,从来不得罪人,对别人只是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这种人很是讨人喜欢,连皇帝也喜欢,因为一般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奉承话,都喜欢别人听自己的话。但圣人不是这样,圣人的标准是一就是一,黑的不能说成白的,所以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出自《论语·阳货》)。所谓乡原就是了凡先生所说的“谨愿之士”,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乡原”。

评判一个人好坏,不能凭一般人的标准去评判。“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出自《论语·子路》)其意是:子贡问道:“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说:“不能肯定他就好。”子贡又问:“一乡的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孔子说:“不能肯定他就坏。不如一乡人中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大家都喜欢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刘宝楠说:“此人或者行与众同,或朋党矣。”就是说他没有原则,顺众人所好,或者他结党营私。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说,可能是一个乡原先生,他就是好好先生,什么人也不得罪,乡原,德之贼也。因此,他不一定是好人。

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刘宝楠说:“此人或者行与众异,孤特也。”他可能是一个特行独立、鹤立鸡群的人,这个人可能具有远见卓识,独立不移,因此,不一定是坏人。

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如果一乡的人全部是坏人,那么他们喜欢的人还是好人吗?所以不能以为大多数人的看法就是正确的,真理也不一定就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出现在眼光短浅的众人当中,他自然难以讨这些人喜欢。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另一个地方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自《论语·卫灵公》)要求对舆论必须分析考察,坚持是非标准。

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并不容易。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

第三,阴阳的区别。

阴是看不见的善事,阳是看得见的善事。而做善事就要让人看不见,古人叫积阴德,积了阴德,世间之人不知道你做了好事,政府没有表扬你,但天地鬼神记住了,上天就会赐福给你,那么上天所赐之福,就不是阳间的表扬和知名度能比了。而且上天也不会让积阴德者一直在阳间受苦,到一定时候,积阴德的人也会得到阳间的福报。正如《淮南子·人间训》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阳善则不同,既然尽人皆知,不仅人人称赞,还享受政府的奖励,那么这种福报就在阳世兑现了,天地鬼神就不用去记账了,也就没有后福了。但世间享受大名声的人,不一定就名副其实,如果不能名副其实,那么不仅福报享尽,还要受到名不副实的惩罚。了凡先生说:“名这个东西,为天地鬼神所忌,天地鬼神是不喜欢爱名之人的。”连名副其实都惹天地鬼神不喜欢,若名不副实,则自然要受到天地鬼神的惩罚。

相反,如果一个人持之以恒做好事,可他的好事没人知道,甚至他做了好事还背上恶名,那么这个人虽然在世间受尽了委屈,而天地鬼神则会厚赐福报给他。净空法师在解释“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时说:“这个人没有过失,是个善人、是个好人,行善积德,而被别人侮辱,被别人误会,恶名广布。大家提到这个人,都骂他几句,这倒是个好事情。好在哪里?他的罪障报掉了。每个人看到他,瞪他一眼,骂他几句,这也是果报,把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骤发’,他的儿孙往往忽然之间发达了,也有少数自己晚年福报现前了。”如此说来,做了好事不被人看见,甚至还背上恶名,是一件大好事。真诚积善的人,自己做了好事就不会宣传自己,他积阴德所享受的福报就更加长远。

第四,是非的区别。

上面讲了做好事不要名,不要利,要积阴德,但这里批评子贡不要奖励的做法,而子路救人接受奖励反而受到孔子的表扬,是不是孔子是非不分呢?道理还是一个,利人大小的区别。如果得到奖励可以利益更多的人,那么这种奖励就应当得到,这样可以培养一种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

曾经社会上讨论到底要不要设置见义勇为奖?有些人认为,既然是见义勇为,就是自觉发出的救人行为,他在救人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要奖励的,那么就不要奖励。表面看,这种道德很高尚,但这个世界上到底是高尚的人多,还是一般的人多?如果做出一桩见义勇为的事,没有奖励,高尚的人不会受影响,但不能提倡一种社会风气。如果做出一桩见义勇为的事,无论谁受到了奖励,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人都积极去做好事。因为如果有奖励,无论高尚的还是一般的人,都平等地领取奖励,大家既有好名声,又有个人利益,何乐而不为呢?如果高尚的人不领取奖励,就正如孔子所批评的那样,子贡虽然自以为高尚而不领取奖金,却影响了见义勇为的制度。如果领取奖金就是贪利,那么今后还有多少人去见义勇为呢?所以,做了好事不要奖励,表面上是很对的事情,但因为影响到利益众生的制度,也就成为不对的事情了。

在明末清初,有一些学者曾经批评了凡先生使用《功过格》的做法,黄宗羲说奉行《功过格》者“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这些学者认为道德不能做生意,把自己每天多少善恶记下来好像是和鬼神做生意。这种看法好像很对,境界很高,但对一般人的道德实践不适用。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大多数人都是中间这一段的人,如果没有功过格,我们从哪里下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如果是一个念佛的人,他以佛号压制了自己的妄念,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只能针对有信仰的人来说。明末大儒刘宗周撰《人谱》以明儒家之道德实践,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进行反驳。然而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不能传播开来。当时有人看到就认为“偶一及之,与袁黄功过格立命之学终不同也。或以芜杂病之,则不知宗周此书本为中人以下立教,失其著作之本旨矣”。还有,王夫之批评了凡先生“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也是没有根据的。

第五,偏正的区别。

了凡先生举了吕公好心办坏事的例子,说明一味纵容干坏事反而会使坏人堕落更快。吕公自己宅心仁厚,不计较一个醉鬼作恶,可因为没有使恶人得到惩罚,最后这个醉鬼就犯下死罪了。这是好心办坏事。再如,“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也类此。放了它们后要害更多的人,那就是助桀为虐,好心办坏事了。以上之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做好事,而实际上不是做好事,这就是了凡先生说的“正中偏”。

再如,《文昌帝君阴骘文》说:“埋蛇享宰相之荣。”说的是楚国孙叔敖,曾经出游在野外,看见两头蛇,杀死并埋葬了它。如果把它放走,凡是看见它的人都会死。若孙叔敖放生了,则是“正中偏”。所以他埋蛇享宰相之荣,因为他发了舍己救人的心。

再譬如: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杀害我无数同胞,无恶不作,那么如果我们不武装起来反抗,就会亡国灭种,所以中国人民掀起浩浩荡荡的抗日战争,连中国的僧人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周恩来曾经题词赞扬僧人说:“上马杀敌,下马学佛。”僧人杀人,以佛教戒律来看,似乎是不对的。正如了凡先生说“偏”了,但因为杀人救了更多的人,这就是“偏中正”。

第六,半善与满善的区别。

同是做善事,布施多反而只有半善,而布施两文却是满善,这是因为发心不同所造成的差别。发真诚心就得到满善,不发真诚心,甚至发傲慢心,最多只能得到半善。有一个“嗟来之食”的故事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人来吃。一天,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喂!来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一个饿得快要死了的人都不吃嗟来之食,那么我们平常若没有真诚心去行善,即使做了很多很大的好事,也只是半善。

如何才是发真诚心?真诚心就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这中间不夹杂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就如吕洞宾不愿点铁成金,因为到了五百年后金恢复成铁,就害了五百年后的人,就这一念就圆满了修神仙要积的三千功德。正如净空法师说:“他这样的存心,三千功德圆满了。他不害一切众生,实在讲超越了三千善行,一念就圆满了。像了凡居士做的减租一事,他这一念,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这是在心地上修。”

了凡先生说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譬如拿钱财去救济人,要内不见布施的我,外不见受布施的人,中不见布施的物,这才叫三轮体空,也叫一心清净。如果以这样的心去布施,纵使布施不过一斗米,也可以种下无边无涯的福;即使布施只有一文钱,也可以消除一千劫所造的罪。如果心不能够忘掉所做的善事,即使用了二十万两黄金去救济别人,还是不能够得到圆满的福。

“三轮体空”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最高智慧。这说明布施也是要有智慧的。如果你没有智慧,即使拿出钱布施了人,也不一定有功德。布施是修心,关键要看你的目的如何。一般来说,凡能牺牲自己,利益别人的,就是如法的布施。布施的前提是你要发菩提心,你想要救济别人。从这个目的出发,你才开始加入了大乘菩萨修行的行列。以利他的菩提心去布施,你将越来越富有。

什么叫慈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悲”。布施是修慈悲心,若无慈悲心,虽然同样是施舍,没有慈悲心的施舍功德甚微,甚至没有功德。若以金钱物件污辱被施者,则还有报应。嗟来之食,路人不受。是因为路人不受这种侮辱的缘故。

因此,布施的重点在于发心,而金额的多少,还在其次。若是发心真切而力量不及,虽然钱少而功德却是极大;若是缺乏真实的慈悲心,钱虽多而功德却是很小。聂云台在《保富法》中说:“必须要自己多培养慈悲心,常以利人济物为做人处世的目标。如此则子孙可享幸福。可保十分的圆满。”

布施重在一个“舍”字,舍得舍得,不舍不得。首先要舍得身外之物,渐渐连身内之物也能够舍,到最后也就进入了无我的境界了。

不管是施舍身外之物,还是身内之物,都不要有所执着,不要企图获得回报,正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说:“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就叫无相布施,只有无相布施才能使人达到“无我”的境界。因为世人行施舍,心希果报,就是着相,一着相,则难以得到“无我”的境界,下辈子就只能享受所施舍的短暂福报,不能得到最终解脱。

第七,大善小善的区别。

人一起心动念就有善恶,这时阴间就有鬼神登记。在翰林院里做官的卫仲达去了阴间,看见他的恶事登记簿堆满了一院子,而细如筷子的一卷善册反而比较重。这是因为人的心中每起恶念就在阴间被登记了,所以大大小小恶念很多,登记册子也就越来越多了。可喜的是这些恶念无论大小都不是很严重的,所以即使有那么多册子,反而比不上一卷善册的重量。因为善册记载的是一件利益千万百姓的好事,虽然只是一件奏章,也没有被皇帝采纳,但起心动念已经有利益千万百姓的善心了,所以其善就特别重。可见做好事不在于你做了多大好事,也不在于你有多大能力做好事,而在于你起心动念是否利益更多众生。只要你心里想的是利益更多众生的事,即使没有成功也一样是大善,当然若是成功了,那这个大善就更大了。

了凡先生说:“立志做善事,目的在利益天下百姓,那么善事纵然小,功德却很大;假使只为了利益自己一个人,那么善事虽然多,功德却很小。”净空法师讲解时说:“‘大、小’差别是在这里,就看发心是不是真实,是为天下国家,还是为自己家庭。我们明白道理之后,念经、念佛回向,常常为某一个人回向修福,希望三宝加持,让他能得利益——这是小善,利益很小。他是不是真正能得到,还不一定。如果遇到这样情形,家亲眷属有困难,或者有病痛,我们念经、念佛回向十方法界;希望一切众生没有病痛、没有苦难,都能得到平安利益,你家里的人就得真实利益。为什么?你心太大了!读《地藏经》光目女、婆罗门女为母发愿事便知。”

第八,难与易的区别。

了凡先生以贫穷布施难举例说明。古语云:“千莫奈何讨米,万莫奈何教书。”说明教书在古代很清贫,甚至比乞丐还贫困。但江西的舒老先生把两年教书的酬劳送给一户穷人还债,免除了他家夫妻分离的悲剧。如果舒老先生自己一无所有,他今后怎么办?没钱养老怎么办?老先生要面对很多困难啊!可他难行能行、难舍能舍,这就是他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还有镇江靳老先生,年老没有儿子,娶妾生子也顺理成章,可他看见女孩青春年少,就怕耽误人家前程,儿子也不要了,把女孩送回家去。一般人见色不起意都难,现在送上门来,靳老先生都能控制自己,替别人着想,这也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例子,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所以了凡先生说:“凡是有财有势的人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来得容易,但是容易做而不肯做,那就叫自暴自弃了。而没钱没势的穷人,要造福都会有很大的困难,难做到而能做到,这才真是可贵啊!“



【例证】

真与假的故事:范仲淹积善与善男信女烧香

(出自净空法师《了凡四训讲记》)

净空法师在讲解“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时说:

这就找到一个真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是善。为大家造福,自己还要得相当的报酬,这是善里夹杂着恶——善不纯。先讲真善、假善,后面还讲圆满的善、不圆满的善掺杂在一起;有半满、有圆满,有纯、有杂,都要搞清楚。所以诸佛菩萨、世间圣贤没有想到自己,完全是利益众人,那是真善,那是圆满的善。

世间的人,不说别人,我们说范仲淹。范仲淹的行善、积善就是真实,就是圆满,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从来没有替自己着想,也没有替儿女打算一下,一心一意只知为国家、为社会造福,连自己的身家都忘掉了。我们读他的传记,他自己积善,一家积善,子孙皆知行善。自己做到宰相,五个儿子中,有两个做过宰相,一个做过御史大夫。自己死的时候买不起棺材。钱到哪里去了?全都拿来做社会福利事业了。所以印光大师赞叹他,说他的德行仅次于孔夫子。他的家庭一直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子子孙孙都好,积德积得厚。

我们今天行善,拿出自己百分之一二的力量来行善,已经觉得我是善人了!而且还要舍一得万报!大家到佛寺来烧香布施,为什么?这个利润最大——一本万利。所以到佛门里来烧香拜佛,心想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今天布施一块钱,明天得一个彩票中一万块),是这种心态到佛门里布施修善的,冤不冤枉!把佛菩萨看得真连小人都不如了。所以有很多人到佛门时,你看他很虔诚拜佛念佛——但是他自己不好,他的家庭后世都不好,真正的原因在此。好像不是有心把佛菩萨看成一个坏人,看成一个接受贿赂的人,可是有意无意他就是这种心态;虽然不明显,还是有这个心态。这是绝大的错误!我们在公家办事,要去拜托人,要送红包;所以跟佛菩萨打交道也送红包——接受拜托的都不是好人,那佛菩萨接受红包,也接受贿赂,也不是好人,这个罪就重了!


端与曲的故事:直道与乡愿

(出自曾琦云著《论语禅》)

孔子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出自《论语·卫灵公》)其意是:史鱼真是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啊!国家有道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他就归隐不露,也不为怀才不遇而发牢骚。

正直虽然是君子不变的品德,但是孔子又告诫君子处世还要有智慧去保持自己的正直。孔子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史鱼,他一生都是正直无私,从来也不转弯,直道而行。他这种品行是孔子赞扬的,虽然他不会转弯,但是由于他无私的心而显现出来的正直,本身就完成了他作为仁者的修养。

还有一种人,就是蘧伯玉,他也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但他与史鱼比起来则要更有智慧一些。他在天下有道的时候,需要用得着他的时候,他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他就做隐士,不出来露面,并不因此怀才不遇,而怨天尤人。像蘧伯玉这种人,前面已经说过,他是慎独的人,因为慎独他就有定力,有了定力他就有智慧去分析现实的情况,而不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到处碰壁,所以他就隐藏起来。这说明他的修养已经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

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不要求他去达到蘧伯玉的境界,但是要是能够做到直道而行,也已经不错了。所以孔子说“可以同他直言,却不直言相告,就丢失了一个好朋友”。这也是一般人在与朋友相处时,常常因为面子关系,而不愿直言朋友的缺点,可是当朋友的缺点发展到不能挽救的时候,你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当然,如果你遇到的是小人,你的直言不仅不能起到作用,还会自取其辱,这就没有必要直言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要“失言”。

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中,梁漱溟始终是与中共直道而行的朋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第一个顶撞毛泽东,历次政治运动,他始终不左不右。在批孔态度上他不可夺志。“四人帮”倒台后,思想还没有充分解放时,他第一个提出要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位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可算是直道而行的典型吧!

1988年6月23日,95岁高龄的梁先生坦然告别人世。有人慨叹,一个入世的知识分子是很难保持自己的心境平和的,他会呐喊、激愤、忧伤、痛苦,而这常常不免伤及他们的身心,影响他们的个人生活,甚至使他们短寿。像梁漱溟这样,一辈子都直道而行,却又能活到95岁的高龄,不能不说是一个生存的奇迹,值得我们深思。

人们不解,梁漱溟先生不断直言呐喊,应该会影响他的身体,不知道为何他反而长寿。这是没有明白一个人到底是为谁呐喊,如果是为民请命,则在他的直言的外表里面有一颗仁者的心。孔子说:“仁者寿。”梁漱溟先生不正是这样的人吗?所以他高寿又有什么值得怀疑呢?

当然也有一些表面上看来“直道而行”的人,但他这种“直道而行”,不是为众生,而是为自己,用桀骜不驯来描述更恰当。李白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与当政者同流合污,也算是直道而行。可他的直道,终究脱离不了小我的范围,也就是他总有怀才不遇的自我执着,例如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与其说是感叹,不如说是显露自己,诗句里面有着怀才不遇的牢骚。所以,他虽然号称“诗仙”,反而是不能长寿的。孔子所说的“直道”是无私的“直道”,如果真正做到了无私,像蘧伯玉那样隐藏起来,也不失“直道”的品行。只要你无私了,你就是仁者,而仁者必然长寿。

“乡愿”是什么人呢?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解释“乡原,德之贼也”时说: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于是我们从上可以得出结论,“直道”与“乡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前者利益众生,后者有害众生,所以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的人虽然还有很多毛病,但终究是朝着“直道”的方向,有益于众生。了凡先生说:“古时的圣贤,反而宁愿欣赏豪迈慷慨、志向高远、只求进取的人,或者是毫不苟且、安分守己、从不乱来的人。至于那些看起来不得罪人、很听话的好好先生,虽然在乡里大家都喜欢他,但是因为这种人的个性软弱,随波逐流,没有志向,所以圣人一定会说这种人是伤害道德的贼。”


阴与阳的故事:印光法师与电影明星

(出自净空法师《了凡四训讲记》)

净空法师在讲解“阴阳区别”时说:

古人有所谓“实至名归”。你真有实德,自然有人赞叹。你藏得再隐秘,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被人赞扬。譬如近代印光大师一生修善积德,没有人知道。到他老人家七十岁的时候,有几位有学问、有道德的居士在普陀山藏经楼遇到他,他们觉得印光法师的风度、言谈与一般出家人不一样,于是常常亲近他,才知道老法师真的有德行。于是在报纸、杂志上写文章发表,印光大师的大名就传开了。这不是印光大师委托他的,是这些人真正见到一位高僧大德,所以普遍向广大群众介绍,这是“实至名归”。这个名不是虚名,是真有实德。

而在世间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哪些人?电影明星。他出名也是福报,但如果他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所以这些大明星真正能得善终的不多。不仅是影剧界,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真实的德行,知名度愈高,潜伏着意想不到灾害的机会也愈多。


是与非的故事:楚圆禅师得弯嘴风

(出自曾琦云著《心经心得》)

楚圆(986~1039年),宋代临济宗僧。广西省全州(桂林)人,俗姓李。少为儒生,二十二岁在湘山隐静寺出家。谥号“慈明禅师”。法嗣五十余人,其中以黄龙慧南及杨岐方会最为知名,且各自创立黄龙派及杨岐派。

楚圆禅师的禅风诙谐有趣。一天宋仁宗派官员送楚圆禅师坐船南归,禅师和侍者在船上欣赏沿途风景。

大家说古论今,说得正起兴的时候,楚圆禅师突然说道:“不好了!我得了歪嘴风!”

侍者扭头一看,只见楚圆禅师已经是嘴歪眼斜了。侍者非常着急,扶着禅师边跺脚边抱怨道:“这该怎么办才好呢?都怨禅师平生呵佛骂祖,遭到报应,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楚圆禅师嘿嘿一乐,说:“不用担心!你看我给你正过来。”

说完,两手在脸上揉搓了一番,嘴不歪了,眼也不斜了。

接着,楚圆禅师一本正经地对侍者说:“我平生呵佛骂祖,佛祖没有记在心上,你倒记在心上了,我可不能小瞧你喽!”

在通常人那里,骂佛祖是属于最大的罪恶,是要下阿鼻地狱(最痛苦的地狱)的。可楚圆禅师没有,他的作弄,表面看是一场玩笑,实际上有更深刻的思想内容。那就是,作为凡夫,你不可以呵佛骂祖,因为凡夫在业力中沉沦,作恶就会有恶报。而作为已经明心见性的禅师,业力已经不能左右他,他和佛已经达到了真正的平等,因此他痛骂也好,赞扬也好,于佛并无损害,佛性本来是空,骂也不减少,赞扬也不增加。

所以,楚圆禅师得歪嘴风,表面看来是修法不对得报应了,而实际上是禅师示意众生不要心外求佛才是最正确的修法。心不病则无病。故没有开悟之前,谁对谁错,我们凡夫的俗眼分不清,不要轻易去判断圣贤的对与错,否则将使自己犯大错。


偏与正的故事:抱女过河

(出自曾琦云著《心经心得》)

坦山是日本19世纪末有名的高僧,有一次,他与另一僧侣外出,行至溪边,见一女子望水流湍急,欲过又恐弄湿衣裙。坦山也要过河,便道:“我抱你过去如何?”遂抱女子过河。过河后,另一僧人百般不解:僧侣戒女色,坦山怎可抱女过河?禁不住询问坦山。坦山闻后大笑道:“我可是过了河就将她放下了,你却是一直抱着啊。”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就是,不可以误解“色即是空”,戒律的约束是让我们有清净心,有了清净心,才能进入“色即是空”的无我境界。但是进入了“色即是空”的无我境界,是不是对世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这显然不对的。若是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观音菩萨怎么还会寻声救苦,祂又怎么能够“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呢?所以“色即是空”的初步境界是心如木头,而“色即是空”的最高境界,则与众生同体,那么自然要生大慈大悲之心,寻声救苦。不同的是,菩萨近色而不着色。也就是说,菩萨接触众生,和众人为眷属,祂不会住于世俗夫妻之情,限于爱欲而不能自拔。菩萨近色乃为大菩提心使然,只要众生有苦难,祂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那年轻和尚把“色即是空”理解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近色还是着色,他所牵挂的就是一种执着。大乘菩萨是在大菩提心中成佛的,随缘普度却没有任何挂碍,是开悟高僧的一种境界,因为菩提时时在他的眼前。

所以,坦山抱女过河时,好像近了女色,破了戒,好像做了坏事;而另一僧人不近女色,好像是严守戒律,是个好和尚。但实际上,坦山正是了凡先生说的“偏中正”,而另一僧人则是“正中偏”。


半善满善的故事:阿阇世王与贫妇施灯

(出自《阿阇世王受决经》)

在阿阇世王的时代,有一次阿阇世王供养佛陀吃饭之后,佛陀就回祇洹精舍去了。

阿阇世王便和耆婆商讨说:“我已经供养佛陀食物了,还有什么更好的供养吗?”

耆婆回答:“那么只有多点灯了。”

国王听了,就立刻命令属下准备上百斛(十斗为一斛)的麻油和灯具,一路从王宫大门点至祇洹精舍。

当时有一个贫困的老妇人见到国王作这样的功德,心里感到很欢喜,为了感恩,她便将乞讨得来的一点钱拿去买油。

油店老板见她来买油,便问说:“老妈妈,您这么穷困无依,好不容易乞讨来的钱,怎么不去买食物填饱肚子,反而拿来买油呢?”

老妇人回答:“我听说能够生在有佛的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要一百劫才能遇到一次啊!我这辈子有幸能够遇到佛,但因为太贫困无法供养,真是遗憾!现在国王作这样的大功德,虽然我很穷,但也很想点一盏灯供佛,希望来世能够有点福报。”

店主听了很受感动,就成全她的心意,虽然老妇人只有两个钱,只能买二合的油(一合为十分之一升),店主特别多给她三合,加起来便有五合了。老妇人便欢喜地带着油去点灯了。然而,五合的油也只够点半个晚上的灯,老妇人因此发愿道:“如果我后世得道如佛,但愿这盏灯通宵不灭!”说完就行礼离去了。

这天晚上,国王点的灯,或明或暗,种种不同,唯独老妇人的灯,通宵达旦,光明如昼。第二天早晨,目连用袈裟扇这盏灯,灯光反而更加明亮。

佛告诉目连:“这盏灯不是你的威神力量所能熄灭的,这位老妇人已经在前世供养一百八十亿佛,再过三十劫就会成佛,号‘须弥灯光如来’。到那时,世间没有日月,但人们身上皆会发出光亮,互相照耀,如忉利天一般。”

老妇人也听到佛说的话了,因此非常欢喜,向佛礼拜后便离去。

阿阇世王听说此事,便问耆婆说:“我作的功德这么大,佛都没有为我授记。这妇人只不过点了一盏灯,佛就为她授记?”

耆婆回答说:“这是因为,您所作的功德虽然很多,但是心意并不专一,不如那位妇人有那样一心敬佛的心意啊!”

阿阇世王听了之后,决定要更加地认真,便重新以至诚恳切的心点灯供佛。

佛便为国王授记说:“八万劫之后,劫名为喜观,国王将成佛,佛号为净其如来。”

阿阇世王八岁的儿子栴陀和利,听到父亲已经授记非常地欢喜!立刻将身上的宝物都取下来,分别放在佛陀的身上,并对佛陀说:“希望这些能洁净、光亮佛的住所。希望我当金轮王时,也能供养佛,而佛涅槃后,我能承续为佛!”

佛陀回答:“很好,必能如你所愿,你将成佛名为栴檀如来。”

结局都很好。当阿阇世王与贫妇同时施灯时,阿阇世王因为用心不专,不真诚,所以他的善只算半善,而贫妇虽说只有很少的一点油,也只有一盏灯,但她虔诚供佛的心专一,很真诚,所以虽然只有很少的一点油,也只有一盏灯,却是满善。


大与小的故事:三文钱的布施

(出自《杂宝藏经》)

拘留孙国,有个恶生王,看见一只金猫从园堂东北,走入西南角。国王叫人在金猫走过的地方挖掘,获得三层铜盆,中间装满了金钱,延伸到五里以外。国王很奇怪,问尊者迦(jiā)旃(zhān)延。

迦旃延回答说:“过去九十一劫前,有佛出世,号毗(pí)婆尸。佛涅槃后,有比丘乞食,把钵子放在路上,对人们说:‘如果有人把钱财放到这个坚固的仓库中,一切盗贼水火都不能夺走。’当时有一个贫人,听说后特别积极,正碰上有卖柴得来的三文钱,就拿来布施。走回家去有五里路,他步步发欢喜心,到家门口要进屋时,还遥向僧人顶礼发愿。当时那个贫人就是现在大王您啊!”

还有一个佛经故事:

佛在舍卫国,有一位妇人,至心布施一钵饭给佛陀,佛授记她将得到不可穷尽的福报。她的丈夫心中很怀疑,认为哪里有一钵饭就能得到无穷福报的事。

佛对他说:“你看见尼拘陀树有多高吗?”

他回答说:“高四五里,每岁结果数万斛。”

佛又问:“果核有多大?”

他回答说:“仅有芥子那么大。”

佛说:“地是无心之物,下一芥子种,尚能每岁收数万斛果,何况人是有心之物,能至诚敬奉一钵饭与如来呢!”

夫妇二人,就心开意解。

根据佛经所说,布施功德最大是三宝(佛法僧)。无论是内施,还是外施,无论是财施,还是无畏施,都不如布施三宝的功德。因为佛法可以使众生永远解脱轮回,而其他布施都只能暂时解决众生眼前的困难。所以说一切布施,法施第一。僧是弘扬佛法的人,所以布施僧人的功德就很大。法的布施,不一定是自己要有很高文化,能够讲经弘法,只要以浅显的言语劝人为善也就是法布施。此外助印善书,就兼有法施和财施了。同样,若是参与色情淫秽的书籍印刷,则是相反的结果。

因此,将解脱的法布施给众生,是一本万利的布施。那么我们比较一下世间的善事与布施佛法,何大何小,今后我们行善就有方向了。


难与易的故事:十粒米的供养

(出自《法苑珠林》)

隋朝终南山释普安,是位得道的圣僧,一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家就争着设斋供养。有一天来到了大万村,村里有个叫田遗生的,家徒四壁,四个女儿衣不蔽体。大女儿名叫华严,年已二十,到处寻找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只有二尺粗布。想到自己赤贫如洗,无法作福,只好呆呆地望着屋顶万分悲痛,偶然看见屋梁上孔隙中,有一团乱禾,取下一看,找到十粒黄粟。磨去秕糠,连同粗布,想要布施高僧。但回头一看自己衣不蔽体,不能出门,就在黑夜匍匐前往寺庙。把布从远方投向僧房,又把十粒粟亲手放进饭桶内,默默祈祷说:“我因为前世悭贪,今世就受苦报,今在佛前,哀求忏悔,以此微薄的礼物,供养众僧。如果我的贫穷业报从今已尽,愿饭甑中所蒸的饭都变成黄色。”然后就擦干眼泪回去了。第二天早晨,人们看见饭甑中所蒸的五石米饭,颜色都成黄色。不久就察知了原因,大家无不感叹。于是一些好义之士,就拿钱财救济她,后来这位女子就出家学道了。

虽然只有二尺布十粒粟,但就田氏女来说,已经竭尽最大努力来布施了!前世的业报,怎能不从此消除呢?



【名言哲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自《济公李修缘》,原话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因为前面两句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如果记起了后面两句,才知道济公和尚的境界非我凡夫能比。六祖慧能说“心平何劳持戒”,反过来说,心不平正要时时守戒,心平是“五蕴皆空”的境界,我们心不平,就经常会犯错误,只有持戒才能止恶行善,得到自性清净心。心净则不要持戒。

1975年6月21日,毛泽东会见柬埔寨外宾,对方谈到要研究和学习中国的经验,毛泽东说:“不要完全照抄中国。鸠摩罗什法师云:‘学我者病’。要自己想一想。中国有个学者叫严复,他翻译的《天演论》上面引了什法师的话。”这里引用的话来自《天演论·译例言》,原文是:“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据传鸠摩罗什娶妻生子,美女陪伴。对此,不免有人议论纷纷,个别弟子甚至学他的样,也找女人同居。鸠摩罗什把碗里的针吞下去说:“你们不是有人要仿效我成家娶妻吗?谁像我一样,将另一碗铁针也吃下去,那就随你怎样,我一概不管!”众弟子被唬得不敢出声。鸠摩罗什又说:“臭泥之中,生清纯莲花,摘采莲花便是,取臭泥干什么?”

可见鸠摩罗什法师说“学我者病”是有特殊情况的,盲目地学不仅不能解脱,下了地狱自己还不知道呢!

因此,盲目模仿,也许在行恶,自己还不知道呢!了凡先生所说行善八种区别,我们能不谨慎研究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 故事力法则:迅速收服人心的影响力秘诀 皮笑肉也笑:典婆婆漫画歇后语 教育的常识:尹建莉父母学堂2021年教育日历 冯友兰哲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