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自序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自序,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了凡四训》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早写出《安士全书白话解》的时候,把它的译文附在后面。后面又作《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则《了凡四训》的内容已经全部摘录在该书中。直到今年,才开始专门写一本《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了凡四训》。

原著共分四篇,其中第一篇是全书的引子,第二篇与第三篇是全书的核心部分,第四篇是全书的尾声。本书仍旧以原书四篇为总框架,分出章节,然后每章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解读。太长的原文也分段列出小标题,新加的例证都用小标题标出来,并且这些例证的出处在标题下都有提示。

四篇里面,了凡先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改变命运的道理。如第一篇,了凡先生自己就是例子,他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人的命运“变”与“不变”的道理。而我在原著基础上所增加的例证,则都是对原著理论与实践的补充说明,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原著的含义。例如第一章“孔先生算命”,就列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例说明人的功名富贵都是注定不变的,即使皇帝也改变不了邓通被饿死的命运。第二例与第三例都是清末大儒曾国藩所经历的事情,如通过扶乩提前半年知道三河之败,如两考生走后门也不能提前上榜,说明“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的道理。最后一个例子是一个显贵经常做坏事,遇到算命的说他还能吃多少石粮食才会死,他自己一算要吃这么多则还有二十年阳寿,作恶哪能限制我,没想到一得怪病竟然提前吃完一生的粮食。这四个例子都是针对该篇的内容说明命运的“变”与“不变”。

“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写了凡先生现身说法,以自己践行立命之学超越宿命的亲身经历,告诉儿子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积德行善,那么未来的命运就可以由自己主宰。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考上举人。他许诺做三千件好事,然后还没等好事做完,第二年就考上了举人。然后他再许诺做三千件好事求子,与前面一样,好事还没做完,就在第二年生下儿子天启。最后了凡先生许诺做一万件好事求考中进士,与前面两次一样,也没等做完好事,经过三年时间就考中了进士。

第二篇专谈改过的方法,要想改造命运,那么先要改过。如果先不反省改过,泛泛做些善事,难以消除无始以来的业障。就如杯水车薪,收效甚微。所以了凡先生在论述立命之学后,马上就谈改过之法,对于改造命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过之法,对于知道了命运可以改变的人来说,这是首先要知道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方法,盲目地改过,往往事倍功半。这样下去,命运没有看见改变,还会以为圣贤的立命之学只是骗人的,从而怨天尤人,命运愈来愈糟糕。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一下这篇改过之法。

“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简述三种改过的方法。“从事上改”,就是强制自己不要做那些有罪过的事情,阴有鬼神监督,阳有国法禁止,这些犯罪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但光是强制自己不做,其力量有限,还需要从道理上去弄懂为何不能做,所以“从理上改”就比“从事上改”更进一层,道理上弄明白了,就有了自制力。虽然从道理上弄明白了,但没有从根源上去改过,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斩断犯罪的根源,这就要采用最上乘的方法——“从心上改”。一切唯心造,正念现前,一切过恶的因子就无从生起了,这是改过最根本的方法,也是一切圣贤的“心传”。

“改过的效验”,告诉我们改过之后有什么效验,也就是修行人所说的境界。好有好的境界,坏有坏的境界,了凡先生好坏都说了,这些现象都是有目共睹的。人人都希望出现好的境界,却不认真去修因。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意思是真正修行的君子,他畏惧一切恶因,因为有恶因,今后就会有恶果。但凡人就不这样,得过且过,不怕造恶,一直到恶果来临时再后悔也就晚了。所以了凡先生在这一章劝大家“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克期取证。看到了好的效验,就知道所有付出都很值得了。

积善之方是全书第三篇,也是全书的主干部分,是文字最长的一篇。因为改变命运,就要知道如何去积善,要是方法不对,甚至背道而驰,那么表面上以为在积善,实际上却在积恶,如此又哪能改变命运呢?

本篇共有三章,包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八种区别”“行善十大纲要”。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十例中,共包括五类人,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积善后,不仅自己好,而且都子孙发达。此五类人基本包括了各层人士,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看了下层人士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就不要再说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了。看了公门官吏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知道自己在政府的地位积善容易,积恶也容易,从此做事就千万要注意,不要成为腐败分子的一员,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了读书人积善子孙发达后,现在那些莘莘学子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我们当今教育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于此也能找到答案。看了富人积善子孙发达后,那些有钱人就不能为富不仁了,就知道“发财不难,保财最难”的道理了。看了修庙护法而使子孙发达后,那些有信仰的善男信女就要知道什么才是“心诚则灵”,为何自己烧香拜佛那么多年没有感应?原因在哪里?在了凡先生十例之外,我又增加四例,都在上述五类人中,进一步说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

“行善八种区别”,说明做好事也需要讲究智慧,别以为做好事很容易,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在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不一定在做坏事,请看了凡先生告诉我们行善有八种区别: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八种区别,我增加了八个例证,以事实说话,使精深的含义变得浅显。

“行善十大纲要”,讲了行善十大纲要,包括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同样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十大纲要,我又增加了十个例证。

“谦德之效”,是最后一篇,也是四篇里面最短的一篇。了凡先生在说明积善之方后,实际上改造命运最基本的内容已经齐全了,但最后还要加上这篇“谦德之效”,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骄傲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不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去积善,或许因自己的狂妄自大而一事无成。

“谦虚的人最吉祥”,举例五则说明骄傲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要改造命运就必须先从戒骄戒躁做起,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最吉祥。了凡先生所列举的五个例子,都是他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半点虚假,以此说明大学者最后都能有所成就,都是因为他们一贯谦虚谨慎的结果。五例之外,我又增加两例,进一步说明谦德之效。

“立大志发大心”,这最后一章总结全书。若能按照了凡先生四篇所说的去做,那么一定会有求必应,不仅“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即使解脱六道轮回,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也是可能的。关键是自己要立下大志,要立不求世间福报的志向,要立利益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的志向,这样就能走向解脱的彼岸。以孟子与齐宣王谈音乐的话结束,告诉我们将心量扩大到利益一切众生,那么“至善”的境界也就来到了。

《了凡四训》也有很多仁者作过翻译,但经我查阅亦有错误。如“甚则妄言失志”,有人将“失志”翻译为“失去志向”,实际上是因情志抑郁而致神志失常,我们通俗说法得了精神病,精神分裂,胡言乱语。再如“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有人将“会”翻译为“相会”,标点为“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实际上“会”是“法会”的简称,云谷禅师的法名叫“法会”。还有印祖鉴定本《袁了凡居士传》说到“了凡之先赘嘉善殳氏”,有人翻译为了凡先生年轻时入赘到浙江省嘉善县姓殳的人家,这就错得离谱,“了凡之先”,指了凡先生的先祖,此处指他的祖父入赘嘉善殳氏。其他失误之处,我在本书亦略有提醒。当然,我因为写作时间匆促,再加上水平有限,也一定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祝福读者诸君吉祥如意!命好的更加好,命不好的学习了凡先生改变命运!



曾琦云

2017年8月20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了凡四训》注解 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 故事力法则:迅速收服人心的影响力秘诀 皮笑肉也笑:典婆婆漫画歇后语 教育的常识:尹建莉父母学堂2021年教育日历 冯友兰哲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