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如何对待过错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如何对待过错,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以上是《弟子规》说明如何对待过错的态度。

为什么如何对待过错的态度也与诚信有关呢?因为前面说过诚信就是真诚心,就是清净心,如果知道有过错,并且勇于改过,那么心中也就没有恶了,没有恶了,纯是一片善,那不就是真诚心与清净心了吗?所以正确对待过错,并且勇于改过与诚信关系很大。

闻过则怒,这是不知羞耻的一种表现。反之,闻过则喜,那就有廉耻之心了。《礼记·中庸》说:“知耻近乎勇。”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赞赏的品质。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出自《论语·子路》),其意是: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了。孔子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是:用政令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整治他们,人民只是暂时苟且避免犯罪,没有产生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治他们,人民就会有廉耻之心,并且会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可见人的修养是先要“知耻”,知道了什么是耻辱,才会发羞耻心,然后自觉去改正错误。法律治表不治本,只有唤起人的廉耻之心,人才能自觉去约束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有准则,那么腐败的温床也就不会产生了。

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人不知道羞耻,那是因为他每天沉迷于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一己之私,所以他每天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可他还自以为是没有一点惭愧心,将要堕落为禽兽还不知道呢?如果人每天反省自己,知道什么是羞耻,然后就会约束自己,那才会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说明知耻是人与禽兽区别的标志。不知耻的人要堕落为禽兽,以佛教的眼光来看,不仅仅堕落为禽兽,而是直接进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牲)。

《弟子规》又告诉我们,过错分为无心的过错与有心的的过错。无心的过错,虽然也是错,但不是自己故意所为,所以只能叫作“错”,还不能叫作恶。有心的过错就不同了,这是明知错了还故意犯错,明知是罪还故意犯罪,这就是作恶了,所以叫作“恶”。“错”与“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轻重亦完全不同。“错”了可能不受惩罚,或者本是应当重罚却轻受,如我们现在刑法上的过失杀人罪。“恶”就必须受罚,即使是本来应当轻罚的也要重罚,如我们现在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

南怀瑾先生说:“中国专门说鬼狐的小说《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故事是有一个秀才作梦去应考,主考官是关公,一看他的卷子,就录取了。他的卷子里有两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就是说有心去故意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演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不该奖赏。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随手丢掉,而不幸伤了人,实在没有存心要伤害他,那么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出自南怀瑾著《论语别裁·不着痕迹的善人》)

因此,从有心为恶转过来看有心为善,也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为善要是大肆宣传,做了一点好事就媒体炒作,那就不叫积阴德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积阴德,所以文昌帝君写了阴骘文。如果你的善行阳间的人都知道了,你得到好人的名声,上帝就不再记住你的善行了。这在《金刚经》里面叫作“着相”,孔子叫作“践迹”。

南怀瑾先生解读“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出自《论语·先进》)时说:“孔子这里的‘不践迹’,就是说做一件好事,不必要看出来是善行。为善要不求人知,如果为善而好名,希望成为别人崇敬的榜样,这就有问题。‘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不要为了作好人,做好事,用这种‘善’的观念把自己捆起来。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效法儒家的那个同学,站就立正,坐就端坐,点头也不敢稍稍随便,就是被礼捆住了,没有脱落形迹。不要用心守着善的观念。何必为自己树个‘好人’的招牌!所以中国人讲究行善要积阴德。别人看不见的才是阴,表面的就是阳化了。不要在人家看见时才做好事,便是阴德。帮忙人家应该的,做就做了,做了以后,别人问起也不一定要承认。这是我们过去道德的标准,‘积阴德于子孙’的概念,因此普遍留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出自南怀瑾著《论语别裁·不着痕迹的善人》)

所以善有阳善与阴善。阳善就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善,不叫作真善;阴善就是别人看不见的善,才叫作真善。做了好事不留名,就是阴善;做了好事就大肆宣传,唯恐别人不知道,就叫作阳善。但转过来看恶,若将恶视为阳恶与阴恶,则阴恶之罪远大于阳恶。因为阳恶大家都看见了,阳间法律也给予惩罚了,那么阴间就不再惩罚了。《菜根谭》说:“阴恶,祸深,阳善,功小。”就是告诉我们,要避免阴恶,大积阴德,如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才越来越宽广。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弟子规》这一章最后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已经犯了错,怎么办呢?《弟子规》告诉我们,改了就没有了,如果不改,甚至还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文殊菩萨对佛陀说:“年轻时造下罪孽,到年老才修行,能成佛吗?”佛陀回答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有君子能改过向善,所以德行能日新又新;小人就会故意掩饰自己邪恶的行为,所以他的恶行愈来愈重大。

何龙图先生说:“人会犯口过、身过、心过,善于改过的人,应保持清醒,努力除去执著、吝啬的习气。对于自己的心性,一定要体察入微,脱胎换骨,精进修持绝不停止了,就使邪曲转为至诚了。圣学、佛学、玄学都非常深奥微妙,不容易讲得清楚,然而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且可贯通三教的,就是改过罢了。”(出自曾琦云著《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



【例证】

吴国的季札


(出自蔡礼旭先生讲《弟子规》)

《弟子规》说:“凡出言,信为先。”先看蔡礼旭先生讲的一个故事。

在春秋时代有一个人叫季札,吴国的季札,有一次君王派他出使到鲁国去,季札在旅途当中经过徐国。我们说春秋时代是非常多的国家,所谓八百诸侯,所以路途过程也经过一些国家,来到了徐国。徐国国君就请他吃饭,宴请他。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徐国国君都没看他的脸,都一直盯着他身上背着那一把宝剑。因为那一把宝剑非常庄严,所以徐国国君掩饰不住他对那一把宝剑的喜爱之情。季札心里就想,他是很欢喜我这一把宝剑,但是以前宝剑是代表什么?身份。所以出使其他国家,这个配剑是必要的礼仪,所以现在不能送给他,要等办完事以后才可以送给他。所以季札心里面就起了这个念头。后来顺利出使鲁国,回来又经过徐国,他就去拜访徐国国君,要把宝剑送给他。

结果不巧,徐国国君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去世,所以季札知道以后,就前往他的坟前给他祭拜。祭拜完了,随手就把宝剑吊在坟旁的树上,就要走了。他的随从就叫住了:主人,你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因为你从来就没有亲口答应要把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而且纵使你答应他,他也已经死了。季札就对他的下人说:我的心早就已经答应要给他了,怎么可以因为他死了而违背我的心?所以就讲出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怎么可以用死来违背我的心,违背我的承诺?所以古代人的信不只在言语上,连一个念头他都不愿违背,不愿违背别人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