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习总书记与《弟子规》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习总书记与《弟子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出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014年5月30日电: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0日上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倾听了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伴着古筝乐曲朗诵的《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肯定他们有激情、有气势,希望他们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他说:

“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全国人民中培育和弘扬,特别要注重从少年儿童抓起。”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在哪里?最优秀的传统美德表现在哪里?《弟子规》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弟子规》第一篇“总叙”告诉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就在我们每一个家庭,其具体表现就是孝悌之道,故中国的孝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这就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渊源,也是我们与时俱进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过去明君以孝治天下,今天我们同样需要继承这种传统美德,从而尽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不仅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社会各界乃至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传统美德。中央党校教授任登第先生说:“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读读《弟子规》。《弟子规》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参见2009年07月20日《北京日报》发文《领导干部不妨读读〈弟子规〉》)



【名言哲语】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弟子规·总叙》从“首孝悌”开始到“则学文”就是循着孟子所说的这一路线进行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是建立在“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基础上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可是,在过去读经教育中,很多地方忽视了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那么最后所谓精神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落实孝道赡养父母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尚书·君陈》说:“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这是说明祭祀祖宗最好的报答就是个人在德业上有所成就,因为用五谷美味等祭祀鬼神,它的芳香不会长久,而美好的品德才能够芬芳远闻历久弥新。

《易经·第六十三卦·既济·九五》说:“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馤(yuè)祭,实受其福。”意思是:“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祖,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饭菜的薄礼来祭祖,实在得到神的赐福。”这是因为周王修德,他虽然祭祀仅用薄礼,不开杀戒,反而受到祖宗与神灵的赐福。这是说明道德上完善才能真正报答亲恩。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刻总结的人生经验,因此家教中劝人为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永恒的主题。



曾国藩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出自《曾国藩家书》)可见真正给子孙留财富,是要多积德行善,留精神财富。“孝友之家,则可绵延十代八代”,则说明每个家庭最大精神财富是“孝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