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

第三节 设计并兑现你的人际关系账单

书籍名:《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    作者:尹慕言
推荐阅读: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txt下载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笔趣阁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顶点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快眼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掌控24小时:让你效率倍增的时间管理术》第三节 设计并兑现你的人际关系账单,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你常往来的5个人,其平均值就是你。

——吉·罗恩(Jim Rohn)

在多年前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比了那些被团队认为高效的管理者与成功升迁的管理者。研究者发现,其最大的区别在于,高效的管理者把时间花费在与组内成员一起工作上,而成功升迁的管理者则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和其他部门或更高的领导层建立联系。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一种讨巧的办公室政治行为,但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是一种新的能力——强链接能力。这种强链接能力正是建立并拓展人际关系网络的能力。

在阅读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图书,并在管理者岗位上长期实践后,我发现,自己曾经的一大限制性信念极大地阻碍了我在职场中更多元的探索之路,那就是拓展人际关系网络的信念。

此前,我一直坚守一个信念:在职场上,应该凭借专业实力一路攀升,不要运用所谓的“职场政治手腕”。我此前确实一度认为发展人际关系就是一项职场政治活动,所以,我总是不屑、不愿、不敢让自己周旋于各种“人情世故”当中。直到我开始研习领导力后才发现,人际关系是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所说,“人最大的运气,是某一天能遇到一个人打破你原有的思维,带你走向更高的境界”。人际关系网络的不断搭建,就如同增加了一条乃至多条网络线程,帮助我们不断叠加看待世界的尺度和角度,也在不断加速我们个人发展的进程。

所以,构建人际关系网络,从而设计人际关系账单应该成为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秉持“毫无功利性”的心态来研修这门课程,因为这样做只是为了助力我们从多维视角认知并突破自我。

提到设计人际关系账单,就不得不提到组织行为学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曾就这一课题做过的一项调研,调研的对象均为她在INSEAD[3]教授“领导者培训课程”时的学生。调查数据如图5-3所示。

图5-3 在外部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选项占比

资料来源:2013年10月,参与INSEAD开设的领导者培训课程的173位校友的调查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5种建立人际关系的方式,在个人成长发展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外部培训、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与同行或外部网络建立关系、上级或前辈的指导或反馈、导师或榜样的帮助。当然,这5个维度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己设计人际关系账单的依据。

另外,在人际关系维系方面,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每个月至少与4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深度联结。比如,向他们请教,打一通电话或是抽时间聚餐等。就像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所说:“交际圈就是你的职业圈。与身边的人建立联系,同更优秀的人保持同频。同时,你也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价值,这才是当代社会开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的基础。”



人际关系网络中的3种生态位


人际关系能否得以维系,根本在于交往的各方能否相互赋能。也就是说,除了对方可以为你提供价值,你是否也能为对方提供价值,而不只是一味索取。所以,在分析了各个领域的名家志士之后,我们会发现,优秀的人总是扎堆出现的。他们身边存在许许多多的生态位,而你与他们的相处方式,也可以依据生态位的方式进行建构,那就是:联合、互补、对峙,如图5-4所示。

图5-4 人际关系的3种相处形态

1.联合

联合指的是:你和那些优秀人士一样出色,你们在能力、见识、格局、视野方面不分上下,你们之间存在思想共鸣,能够彼此交流,可以相互赋能。比如,挚友、合作伙伴关系。

你的“联合”清单上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补

互补强调的是:你可以成为那些优秀人士身边的协作者,他们为你引路,给你指明方向,你给他们传递理念或者为他们提供基础的协助、支持等。比如,做他们的学生、理念的传播者、继承者、助理等。

你的“互补”清单上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峙

当然,如果你与这些人在某些方面无法保持一致,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对峙者、竞争者,甚至是批判者。请注意,对峙、竞争、批判并非贬义,也不是恶意对抗,而是提醒我们找到一位真正的对手,与之竞赛、较量,带着一种批判性思维,不断革新自我,不断迭代与发展。

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的那样:“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谁比竞争对手学习得快。”而我想提醒你的是:在内心情感上,我们需要的是朋友,但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我们需要的是对手。

别忘了,对手越强,越能帮助我们变得强大!

你的“对峙”清单上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本质上讲,这3种形态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在保持生态圈的多元化,正是这些多元化的组合,才造就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模式在商业环境中同样适用。

不过,生态系统的根本目的不是竞争,而是竞合。即便你与对方的相处模式是对峙,也不是要你们真的去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在互相指出对方短板、漏洞的过程中,弥补不足,倒逼彼此加速成长。这也是我们建立人际关系账单的根本用意,竞合才能彼此长远赋能。这样的商业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在微软变成巨头之前,比尔·盖茨就一直小心翼翼地和IBM维持着关系,也正是和IBM的合作,让微软有了后来的成就。

再比如,乔布斯在1997年回到苹果公司之后,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就是宣布和微软合作。乔布斯当时公开表示,必须放弃“苹果赢,微软就必须要输”的想法。这项决策为苹果公司带来了微软1.5亿美元的投资,解决了长期的争端,还让微软同意给苹果开发软件。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最强有力的关系其实是,双方都有能力为对方创造价值,而不是只有一方创造单边价值。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艺术性地化解竞争,形成竞合局面,促成多方获益。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开始重视和发展人际关系,构建你的人际关系网络。



不断拓宽认知与能力边界


除了职场内部的人际关系需要重视和发展,外部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同样需要我们关注和采取行动。说实话,我在外部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上颇有一些心得,这取决于我对自己的特殊要求——结识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奇特”且优秀的朋友。这可以补足我在职场人际关系方面的弱项,帮助我提升外部的人际关系影响力。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和传统的只在某个单一领域深耕的人不同,我认识的朋友,既有各个行业的专家、教授,还有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和企业家。他们帮助我看到了更多元的世界,建构了更多元的认知。当然,说他们“奇特”并不是他们真的异于常人,而是他们从事的行业可能是你平时没有接触,甚至压根没有听说过的。

比如,热情测试认证师、螺旋动力学的研究者、刚满15岁的新锐作家兼音乐创作人、摇滚乐团歌手、多次登上纽约联合国大会的女性创业者以及为世界冠军们“重塑心智”的脑认知科学家等。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领域都非常出色。

正是这些处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朋友,让我有机会见识到,原来世界还有这么多不同的打开方式,还有这么多未知的领域值得探索,也让我因此更敬畏这个世界,同时,能够更平和地看待每一个人以及每一种行为模式。

此外,我还非常热衷于参加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比如,2020年年初,我们就曾在3天的时间内集结了近400名公益教练,为3000多人提供了在线的团队教练辅导,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提升领导力。

连续两年参与乡村公益助学项目,和公益团队一起,带领来自大山的百名乡村教师体验赋能式教学。

支持青少年发展公益教育事业,给那些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分享自己在求学、就业路上的点滴,为他们讲解如何有效沟通,分享效能管理、情绪管理小技巧,等等。只求给孩子们多开一扇窗,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连续4年为世界百强名校的归国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优势解析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他们开启国内就业第一站。

此外,我还曾发起公益故事分享,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借故事分享者的经历,照见自己的影子,能够从他们的成长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积极乐观,充满感恩、勇气、向阳而生……

这些机缘不断加速着我的进化和成长,我还因此拥有了重要的联结能力。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扩大边界,从不限制自己。发展你的人际关系,就是在拓宽你的认知与能力边界。

就像我经常挂在嘴边自我警醒的一句话:“身边的人都如此优秀,所以你更需要加速奔跑。”正如商业哲学家吉姆·罗恩提醒大家的那样,“你常往来的5个人,其平均值就是你”。

毕竟,朋友的质量影响着你人生的质量。



记得在情感账户上储蓄


正如图5-3中的调查数据显示的那样,“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排在第二位,除了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也不要忘了在家人的情感账户上储蓄。人虽然是社会型动物,但最根本的情感需求有一大部分来自家人。

在这一点上,我爱人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虽然他也是事业型的职场人,但对于家庭而言,他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经常说:“工作的目的就是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只要孩子或者我身体抱恙,他都会第一时间陪我们去医院,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当家庭与工作的投入失衡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现任脸书首席运营官的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同样如此,她坚持每天17:30准时下班。她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18:00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饭。

事业之所以顺畅发展,多是因为强大的家庭保障在发挥作用。所以,回家之后的深度陪伴、周末专属的出行计划、与家人一起的生活仪式感……同样不可或缺。

每个人都需要为家庭进行情感储蓄。

最后提醒大家,人际关系账单是动态变化的,如同收纳专家劝诫我们的那样:“你需要定期给自己的衣橱做一次断舍离,因为过去的衣服已经配不上现在的你了。”别忘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账单同样存在这种“过时效应”。当然,这并不是要让你成为当代“陈世美”,而是希望提醒你,当你看到的世界越大,你对自己的认知越清晰时,你就需要更为精准并能与之对话的人际关系网络。

最后,我们要记得感恩每一位与我们有过交集的人,他们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贵人,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抵达更广、更大的平台。

唤醒时刻

你设计的人际关系账单上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计划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系?在什么时间实施这个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我的第一本人生规划手册 世界哲学简史 女人必读的男人心理学 女人,你把青春献给谁:小女人隐私报告 女发言人 暖暖不请狼自来 砰!(SLAM):带你进入未婚怀孕的世界 女人突围 女人是最错的药 女人如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