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

记忆中的哲学

书籍名:《在思想的云上行走》    作者:吴若增
推荐阅读:在思想的云上行走txt下载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笔趣阁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顶点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快眼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记忆中的哲学,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58年,我读初中,有哲学课,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其主要内容是唯物主义,以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这种斗争,从那时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越来越被强调,乃至完全超出了哲学的范畴,把唯物主义跟“阶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政治”这些概念结合到了一起,同时,也就把唯心主义跟“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反动”、“反革命”“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帝国主义”等等结合到了一起。

那年我才十几岁,但也被卷入了“大跃进”的冲天漩涡之中。记得最最热闹的时候,连课都停了,每天的日程是干活和学习政治。干活那方面,我参加过大跃进的标志性劳动——大炼钢铁。就是在学校操场的一角,垒个小高炉,随后炼钢炼铁。为了垒砌这个小高炉,学校让我们借了小推车,往返几十里,去郊区砖厂拉砖,每次都得后半夜才能回校,天亮时回家。只是可惜,那座小高炉却连一块铁也没炼出来。

那年深秋,我们还下乡去搞深翻土地——也是大跃进的一种标志性劳动。深翻前,让我们看了示范,须把耕土翻到十尺以下(是我们身高的两倍),说是这样才能放出高产卫星来。可到了真翻的时候,生产队长却叫我们只翻一尺。我们说不是得十尺么?队长说那还能长庄稼么,就翻一尺!我们当然愿意就翻一尺了,可心里却想这不是做假么?后来,我们在大会上听到喜报说我们深翻了多少多少亩地,都是十尺深。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很怪异的劳动,就是用小锯条把普通水管子锯成半尺长,然后用小榔头把一边砸扁,再锯个口,安上一个小钢片……说这就是当时世界顶级高科技,一吹就能吹出超声波来。这个“高科技”把我累得够戗,换了大斧头砸,手都磨破了,也砸不扁那个铁管子。

与此同时,我们还每天学习政治,说是在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这样干,是唯一正确无比正确,这就一天等于20年,可以15年赶上英国多少年赶上美国了——何况,他们还在一天天地烂下去。此外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就叫唯物主义,是那些保守的反动的唯心主义者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1958年以后,还是一直学哲学,并且当然都是唯物主义。而且越是搞运动,就越是学得来劲。记得“文革”期间,有一阵子说真正懂得哲学的是广大工农兵群众,就掀起了一个全民学哲学的热潮,就宣布中国出了十亿哲学家。那时,全体中国人都知道有一个费尔巴哈。一时间,中国成了哲学大国。

具体的事情要写起来,几十万字打不住,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说了。这里要说的是,历史告诉我们:一,哲学是实践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用得好,它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用得不好,它就成了一种误导。二,哲学就是哲学。它是一种方法论,不可以把它跟政治斗争简单地混合在一起。三,什么人都可能犯下唯心主义错误,不管你宣称自己是哪个阶级的哪个党派的,也不管你是不是领导是不是领袖。

相反,历史倒是告诉我们:至少从1958年开始,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就常常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唯意志论。

有趣的是,邓小平胡耀邦解决大跃进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种种错误,拨乱反正,靠的也是一场哲学上的斗争,或者说是从哲学上打开缺口的。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这场大讨论,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从那以后,我们牛奶也有了,面包也有了,可见唯物主义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粘住 战胜强迫症:治疗师指南自助手册 活出全新的自己 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掌控他人的力量 这句话你得好好说:超完美“拒绝”攻略 我创造了赛博修仙 妖孽村医 龙追凰 回首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