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第37节:吸毒成为一种时尚

书籍名:《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作者:赵翼如
推荐阅读:有一种毒药叫成功txt下载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笔趣阁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顶点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快眼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第37节:吸毒成为一种时尚,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吸毒成为一种时尚

2008年1月15日有媒体曝光,导演张元在家中吸毒被警方抓获,同时被抓的还有《寻枪》的摄影师谢征宇、《一个都不能少》的录音师武拉拉以及雕塑艺术家米丘等人。警方感慨:这么一批重量级影坛人物集体涉毒曝光在北京尚属首次。

当警方闯入张元家中,刚吸过毒品的张元正处于亢奋状态:"你们突然冲进我的家门,这是我自己的家,我和朋友在聊天、谈话……"面对桌上的毒品、尿样呈阳性的鉴定,张元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张元和武拉拉等人一同吸毒,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一位知情人透露,张元早在几年前拍摄《绿茶》时就开始涉毒,他竟以"不吸毒就没有灵感"为由,每天拍摄结束回到宾馆后,纠集几个朋友在他的房间边开会边吸食,甚至吃饭时也不忘带着大麻饼干。

当听到张元吸毒的消息,确实很令人震惊,张元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导演过《东宫西宫》、《北京杂种》、《看上去很美》等优秀作品,他曾经把京剧《江姐》这样一部主旋律题材搬上了银幕,这是一个令人景仰的创作,尤其是对第六代导演来说,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他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推举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也因"他的电影为人类道德完善作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罗伯特·布莱森奖。张元的成就得到海内外一致认可。而张元执导的影片,处处涉及毒品。圈内人士爆料称,张元的影片《绿[JP2〗茶》之所以起名"绿茶",因为他在拍摄期间吸食的冰毒是用绿茶过滤的。而张元在拍摄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改编的电影《我爱你》时,已经发展到每天吸毒,他服用一种叫"小菊"的毒品,也因此将片中女主角的名字改成了"小菊"。

张元等人吸毒之事东窗事发后,很多人为此感到惋惜,他们为什么要吸毒呢?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既然人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对人性有着深切感悟的张元自然亦不至于懵懂糊涂到如此地步。

我们可能会这样猜测:或许导演的压力过大,或许导演对于诱惑的抵制力不够强,或许这真的是演艺界的一种所谓的时尚,或许他深陷"毒圈"与成名后的自我膨胀有关系?

让我们来解剖一下张元导演吸毒的行为,或许他是以牺牲自身健康甚至摧残自身生命的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或是为了迎合"时尚"来满足毒品带来的感官享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元作为公众人物已经丧失了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并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褪去张元作为公众人物的外衣,而将其视为一个主流伦理的背叛者、现实法律的违背者、一个在毒品攻击下无法抵抗的脆弱的"病人",更为合适。

少数演艺界人士自身的堕落,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他们自身。文化演艺名人,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灵。演艺界人士的不当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如果被视为"时尚",或被公众漠视,其负面效应是无可回避的。故此,一些媒体的猎奇心态不可取,社会公众的熟视无睹心理亦不可取。

同时,我们也要检讨政府发起的禁毒战争中还疏漏了什么。比如,禁毒预防向来是以青少年、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重点的,这几个人群无一例外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在演艺界中涉毒案例频发的时候,这些处于强势群体,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高端人群",是否也应该被纳入到禁毒预防的重点人群中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正向思考:预约你的幸福人生 遇见未来的自己 再启动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思想的云上行走 粘住 战胜强迫症:治疗师指南自助手册 活出全新的自己 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