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隐权力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杂文随笔 > 隐权力

第56节:与“偏房”共天下(2)

书籍名:《隐权力》    作者:吴钩
推荐阅读:隐权力txt下载 隐权力笔趣阁 隐权力顶点 隐权力快眼 隐权力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隐权力》第56节:与“偏房”共天下(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不正常的是“与外戚共天下”,因为外戚只是皇帝的私亲,虽然身份尊荣显贵,却没有宰相身份,并无“总百官、平庶政”的正式权力,凭什么把持朝政?当然我们知道外戚所恃者,是其与皇室的特殊关系。这种由私人身份与关系网络所孽生的权力,不是正式权力,而是一种制度外的隐权力。

如果说,以宰相为首的官僚集团是帝国的“正室”,代表正式的权力系统;那么,外戚等隐权力者则是君王另立的“偏房”,代表另一套没有名分的“副权力系统”。

在“正室”之外另设“偏房”,在正式权力系统之外,另置副权力系统,始作俑者是汉武帝刘彻。刘彻乃雄才之主,不甘于垂拱而治,但皇帝要亲躬政事,宰相显然是最大的障碍,甚至宰相领导下的官僚系统也会碍手碍脚。为了越过这些制度性障碍,刘彻启用了一个由宦官、侍从、外戚、尚书(汉初的尚书,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等亲信、近臣组成的“内朝”,将作为正式权力系统的“外朝”撇在一边。

从名分上来说,内朝成员并无执政大权,有的还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但他们被皇帝托为心腹,预闻政事,隐权力极大,足以与外朝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外朝之上,宰相徒具名分而已。简单地说,这就是二奶夺了大老婆的权。不过,内朝官权柄虽重,但终究是“偏房”,“妾身未明”,缺乏名分所赋予的合法性,只能完全附依于皇帝私人的关系网络上,这也使得内朝系统十分便于君主操纵指挥。刘彻因此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君主独裁。

然而,或许刘彻始料不及的是,时过境迁,物事变化,“偏房”也可能会变得位高而权重,尾大不掉,不受人主控制。比如,西汉的“大司马”一职,原来只是内朝官,并无印绶、官属。“印绶”、“官属”都是正式授权的象征符号,没有印绶、官属,即没有正式权力。皇帝常常任命外戚为大司马,只表示地位宠贵。但是,到了西汉末期,大司马已成为外朝“三公”之首,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偏房”不但得宠,而且已取得了“正室”的名分。刘彻在世时,尽管擢用外戚近臣,毕竟还能操控局面,刘彻死后,西汉终于无可避免地出现外戚擅权干政之祸,最终葬送西汉政权的大司马王莽,也是外戚。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光武帝刘秀承汉祚、建立东汉政权后,鉴于之前大司马篡权的乱象,设“尚书台”架空三公之权,一切政令皆经尚书台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时人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台阁”即尚书台。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尚书不过是皇室秘书,协助皇帝整理文书而已,秩卑权微。但在西汉刘彻时代,因为皇帝倚重内朝,尚书权柄趋重;及至东汉刘秀时代,尚书发展为尚书台,成为连接人主与臣下的唯一媒介,权势更盛;到后来,尚书“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俨然已演变成半正式的权力中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