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隐权力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杂文随笔 > 隐权力

第46节:私接的权力管道(5)

书籍名:《隐权力》    作者:吴钩
推荐阅读:隐权力txt下载 隐权力笔趣阁 隐权力顶点 隐权力快眼 隐权力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隐权力》第46节:私接的权力管道(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吴文熔(曾国藩座师)刚刚总督湖广时,就与湖北巡抚崇纶合不来,崇纶是一肚子坏水之人,对吴文熔“百计倾陷”,当时清军正与太平军在湖北打仗,吴文熔孤军进攻黄州,崇纶竟袖手旁观,吴文熔战败自尽。这是小人攻君子。后来崇纶因临阵脱逃,也被皇帝勒令自杀。

郭嵩焘(曾国藩亲家)担任广东巡抚不到一年,见事权尽被总督侵夺,戚然不安,疏请朝廷干脆别设广东巡抚一职了,不过朝廷没有批准。

魏光焘(魏源族侄孙)当云贵总督时,与法国人谈好了修路开矿的协议,但云南巡抚李经羲(李鸿章侄子)因为出差当考官,不知这件事,回来立即否决了前议。魏光焘总督大为忿恨,李经羲也上疏请辞,朝廷不满李在奏疏上出言不逊,不同意辞职,改为开除。

晚清一代名臣张之洞与巡抚争权的表现最突出,胡思敬说他“多做度外之事,不屑拘守旧规”,习惯于恃权凌蔑司院,督两广时,与广东巡抚倪文蔚相争,督两湖时,又与湖北巡抚谭继洵(谭嗣同之父)相争,搞得督抚下面的属官很难办,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才对。我们来看《国闻备乘》记述的一事:

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有一回潮州府出缺,张私拟一人署理此缺,将名单交给主管人事任免的布政使游百川(另有其他笔记认为,当时的广东布政使并非游百川,而叫游智开)。然而,游百川已经答应了广东巡抚提名的人选,便将张之洞的动议压置勿用。

张之洞因此大怒,即日传见游百川,厉声责斥:“你藐视我而献媚抚院,是不是心有所恃?”游百川争辩说:“职司何恃之有?按旧制,兵事归总督,吏事归巡抚,职司居两姑之间难为妇,不得不按制办理。”张之洞更是怒不可遏:“巡抚归总督节制,天下莫不知之。你是从哪里看到这条旧制的,速速找来给我,我当据你所言禀告朝廷,以洗脱我吏事不问的嫌疑。”游百川大惧,回去检索《会典》,仓卒之间无所得,忧之至呕血,张之洞又苦苦催问,只好称病归田。

自此,广东政权尽归总督,而巡抚成了虚设。戊戌政变,凡与总督同城的巡抚悉数裁罢,但不数月,慈禧复出垂帘听政,又下诏复设如故,不过在诏书上区分督抚之权:“督、抚分管兵政、吏治,虽同居一城,各有所司,毋庸裁汰。”果然如游百川前之所言,总督遇兵事则有节制巡抚之权,吏治则非其职权之内。张之洞并不是懵于掌故,而是恃才傲物,事事把持的原故也。

我不避啰嗦地引用这些事例,是想说明,督抚同城相争其实是一种制度性的痼疾。按照帝国正式的权力分配原则,即游百川所说的“旧制”,的确是“兵事归总督,吏事归巡抚”。但是,旧制也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乾隆年间所修《会典》规定:“总督统辖文武,诘治军民;巡抚综理教养刑政。”总督过问吏事,好像也是“旧制”所授权。简而言之,旧制给出的权限划分是含糊不清,难以适从的,督抚从正式管道获得的权力是不十分确定的。碰上像张之洞那样的强势总督,即使旧制说得明明白白,他也可以佯装“懵于掌故”,视制度为废纸一张。朝廷似乎也无意彻底解决督抚争权的问题,曾经一度撤销了与总督同城的巡抚,但不久又恢复过来,只是重申了一遍不管用的旧制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