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隐权力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杂文随笔 > 隐权力

第33节:隐权力的维持成本(9)

书籍名:《隐权力》    作者:吴钩
推荐阅读:隐权力txt下载 隐权力笔趣阁 隐权力顶点 隐权力快眼 隐权力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隐权力》第33节:隐权力的维持成本(9),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是送礼应酬的第一个政治功能:接通隐权力管道,稳定官员的权力预期。

其次,中央财政也没有给官员提供制度化的公共预算,不似现在,吃喝、用车、出国旅游的经费,都编入年度预算。虽然那时候朝廷也给部分京官和重要的地方官发放一笔“公费”,多数知县得到的“公费”大约是一百两银,基本上入不敷出。地方的办公费用,通常来自种种名目的陋规,这些陋规收上来到底算地方财政还是个人所得,往往分不清,似乎用于公务就算公款,用于个人开销就算私款。可是,有些支出,究竟算用于公务还是私务也很难说得清,比如地方官付给幕友的束修,说是公务支出吧,幕友是官员私人聘用的;说是私人用度吧,幕友所处理的全是公共政事。

清代官员用于聘请幕友佐政的开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张集馨说,福建汀漳龙道衙门按惯例要请三席幕友,每席每年的束修是一千六百两银。张氏在那里任职时,因为收入低微,无力照办,只能延请一席,幕友分担的刑名事务,由自己亲为。后来他当福建布政使时,每月用于幕友的开支是二百两银,其他的衙门薪水、日常应酬(不包括三节两寿的送礼),拼命节省,也要三四百两,一年下来,即要六七千两,而福建布政使一年的正式工资(包括俸禄与养廉银)也不过是八千多两银。张集馨如果不接收陋规,就没法子办公了。

这是送礼应酬的第二个政治功能:弥补公共财政之不足。

张集馨曾以“政由贿成”来评价他所身处的官场。这四个字正好透露了“权力成本学”的秘密:权力的行使谓之“政”;“贿”,说好听点是各种“敬”,就难听点就是陋规。总之就是权力的成本,不支付这个成本,“政”即“不成”,权力即运转不灵。恰如其分的“贿”,是维持权力正常运转的必要成本,超出合理限度的“贿”,才被帝国的官员们当成腐败。清官与贪官的区别,不在于“贿”之有无,而在于“贿”之程度。

送礼政治中的“敬”也好,“贿”也罢,从表面上看来,是由处于权力下游的官员支付的,但归根结底,所有的权力成本都是纳皇粮的老百姓来埋单的。

清代的康熙皇帝曾宣布“永不加赋”,朝廷给一个州县配备的领薪官员一般也不足十人,支付给朝廷命官的正式薪水也不算低,按道理说,维持帝国这部权力机器“吭哧吭哧”运转着,成本应该不至于太大。然而,如果我们了解到,除了正式的领薪官员,晚清官场上还寄生着一帮数目非常庞大的候补官、书吏、衙役、白役(编外的衙役)、长随、三爷(长随的长随),这帮隐权力集团也要咀嚼民脂;除了正赋,帝国还有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附加税,如什么“火耗”、“并平”、“平余”,“饭食”、“笔墨”、“纸张”、“解费”等等,再加上其他苛捐杂税,我们一定想象得到,小民作为权力成本的最终承受者,早已苦不堪言。用张集馨的话来说,“小民终岁勤动,所得几何?赴仓纳粮,任听鱼肉而不敢一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