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英雄无名阎宝航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英雄无名阎宝航

二十三 在全国抗战的洪流中(1)

书籍名:《英雄无名阎宝航》    作者:王连捷
推荐阅读:英雄无名阎宝航txt下载 英雄无名阎宝航笔趣阁 英雄无名阎宝航顶点 英雄无名阎宝航快眼 英雄无名阎宝航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英雄无名阎宝航》二十三 在全国抗战的洪流中(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阎宝航入党的时候,正是全面抗战的烈火已经燃烧起来的时候,“数年来促蒋联蒋抗日的计划已经实现,当时我的兴奋和紧张的心情,不可言喻。”然而就在这时,他曾被蒋介石委任为驻苏联海参崴总领事,方庆瑛回忆说:

八一三抗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有了成熟条件,周先生来南京是与蒋介石共商怎样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如何形成统一战线。在周恩来到南京前后,阎先生与康泽经常联系,昼夜奔忙。在此应特别提到的,康泽曾向蒋介石推荐阎先生任海参崴总领事{1},得到蒋的同意与任命。阎先生叫我随他去海参崴,由于孔祥铎同我是同乡又是东大同学,孔对我说:“愿随阎去,但要与当局谈后才能决定。”与此同时,CC集团知道阎先生被任命为驻苏联海参崴总领事,派张厉生(CC大头目之一)来到阎家,与阎先生晤面。不久,阎先生在国府外交部已领制装费。

但是,当东总执委卢广绩、高崇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希望他留在国内,为抗日救国做贡献。阎宝航遂坚辞没就职”。

新生活运动总书记、副总干事新任外交官,这都是美差。但是,国内大战即开,战火遍布,这个时候到国外就职,真所谓安适愉快之至,许多人连争都争不到的事,阎宝航却坚辞不就。他因此赢得许多人的赞誉。

阎宝航在谈到这件事时是这样说的:“在入党之后,我的抗日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在我得悉蒋匪拟以联络东北义勇军为由,发表我为驻苏联伯利总领事之后,遂立即向当时在南京的博古同志请示,得到同意。后来未得苏联同意作罢。”可见,他坚持不就“总领事”一职的真实情况,显然是按共产党员的要求,力争在抗日战争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全面抗战的爆发,确实使阎宝航兴奋了一阵子,他全力参与东总的工作,全力支援全面抗战,为发挥东总的作用,做了许多工作。9月间,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阎宝航利用这个机会向上海海关为八路军募集捐款一万元,上海海关税务司丁贵堂亲自把捐款交给阎宝航。当阎宝航了解到南京中共代表团经费团难,便当即把捐款送给代表团。叶剑英同志将其中五千元又转给东总。这笔捐款对中共代表团和东总开展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战局的展开,形势日渐紧张。新运总会的黄仁霖从励志总社抽调一部分人手,成立“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黄仁霖任主任,阎宝航任副主任。战地服务团下设总务、慰问、服务三个组。阎宝航多次率南京知名人士乘汽车,携慰问品,到上海抗战前线慰劳抗日将士。为避开白天敌机轰炸,慰问团常在夜里前去。他不避艰辛,不怕危险,为多慰劳前线将士,有时候专门到上海去征购慰劳物品,再由上海出发深入前线慰问。上海方面的爱国人士、社会贤达给阎宝航的慰劳活动以大力支持。报纸上纷纷报道阎宝航与各方人士赴前线慰问的消息。

1937年11月20日,日军逼近南京,国民政府通告中外即日迁都重庆,南京所有机关单位和抗日指挥中枢暂移武汉,于是南京居民迅速撤退。新运总会人员分水陆两路奔向武汉。阎宝航和卢广绩、方庆瑛三人在长江渡口,登上英国太古船。船开后,阎宝航发现船底层满是从前线下来横躺竖卧的伤兵,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焦急。他立即闯进同船来的朱庆澜将军的房间,与他商斟办法。他们决定立即在船上开展募捐,救济伤员。于是,在阎宝航的安排下,由方庆瑛和同船的徐仲航各带一位护士和自告奋勇者开始募捐活动,共募得现金两千元左右,全部献给了这些伤兵。

撤退到武汉的东总总部和新运总会总部设在武昌明月桥14号。这时的阎宝航,既是东总主席团成员,又是东总地下党组成员,具体负责关外工作。其他人员的分工是,高崇民、陈先舟负责组织工作,于毅夫负责主编东总机关刊物《反攻》半月刊,该刊成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团结广大东北人民的言论核心与阵地。

1938年1月,由于“我党积极组织和领导抗日活动,建立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给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干部,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东总党组开办一个短期训练班”。东总党组根据周恩来指示,决定在北平、武汉、西安等地秘密开办短期干部训练班,把在武汉开办训练班的任务交给了阎宝航。为掩人耳目,阎宝航将训练班命名为“新生活干部训练班”,而且经费也由新运总会支付。阎宝航成立了“训练委员会”,负总责,执行委员为徐寿轩,日常工作由徐仲航负责,设秘书处专门负责训练班的具体工作。以新运总会名义举办的新生活干部训练班在武昌明月桥顺直会馆开办。训练班由刘澜波、于毅夫担任主讲。聂鹤亭讲游击战术、宁匡烈讲爆破技术。同时邀请中共长江局的邓颖超、李涛以及刘咸一等讲授民众运动、政治常识、宣传办法、农村工作、救护等训练课程。政治课主要内容是讲授动员组织民众、坚持抗战到底以及如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训练班学员从东北大、中学校学生中挑选。先后共办3期,每期两个月,受训青年近50人。第一、二期学员毕业后,阎宝航分别通过八路军办事处介绍他们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和安徽李宗仁第五战区工作。第三期开办不久,黄仁霖对训练班的实质似乎有所察觉,对阎宝航说:“这期训练班的学员我们都不要了,由你随便安排,钱花就花了,也不用作报销手续。”从而迫使这期训练班提前毕业。阎宝航把一部分学员介绍给各战区,一部分学员介绍给陶铸、李范一主办的湖北汤池合作社干部训练班,其余都陆续介绍去延安和各战地工作。《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称赞:三期训练班“成绩均甚优良,受训青年,均已介绍到前方工作”。另据徐寿轩《两周训练纪实》一文记载,训练班共计109名学员,结业时自谋工作者只有28人,参加太行山游击队者14人,赴河南农村工作者10人,赴临汾游击队者32人,赴浙江从事民运者3人,赴石友三部队者4人,到湖北农村合作工作者28人。

到达武汉初期,阎宝航仍然担任新运总会与战地服务团领导职务,工作相当繁忙。“他奔走国是,席不暇暖。饮食起居,也独自操持,十分辛劳”,但仍乐此不疲。当时,苏联政府为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专门派出空军志愿队与日军作战。阎宝航不仅盛赞苏联空军志愿人员伸张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并以战地服务团名义,派人到襄阳等地开辟空军招待所,专门招待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翟梅林就是阎宝航亲自选派为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服务的青年。翟梅林回忆说:

在汉口拜谒阎老时,阎老在百忙中还耐心地对苏联志愿军不远万里援助中国,打击日寇,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我们自己力量不够,苏联伸张正义,助我于困难之中,正是“患难之交”。谆谆嘱我要以最大努力,尽到后勤招待工作的责任,使其宾至如归。苏联这样的无私援助,不仅要感谢,更需要学习。叫我好好地想一想,这是否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志愿军是为什么?孙中山先生“联共”政策应如何对待?阎老的启发,使我面对实际,从眼前身边事物与利益,狭隘自私的小圈子中走出来。更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实际意义,也纠正了一些人说苏联和帝国主义一样的谬论。如果是那样为什么苏联还派志愿军帮助中国抗击日寇呢?当然那时,还有很多事物不懂,更没有接触过,但对抗战救国前途,确抱有自然的乐观看法。不管怎样,只要阎老点头,叫做的,便当是对的。

这些青年人在阎宝航的鼓励帮助下,积极投入抗日战争中去。他们“孤身客邸,只有苦中自慰,黾勉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中,严记阎老教训贡献抗日救国的绵力”!

战地慰劳工作也是阎宝航在武汉时期最热心的工作。1938年2月6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成立,陈诚任部长,周恩来任副部长,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阎宝航任战地党政设计委员,参与第三厅工作。这样,阎宝航便有更好的条件发起和组织对前方作战官兵的慰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由军委会第三厅、新运总会联合成立了“全国慰劳总会”。这个慰劳总会在郭沫若、阎宝航的领导下,分批分期地去前线慰问,十分活跃。又成立了“战地服务团”的军人服务组,配合慰劳组成若干军人服务队,深入前线部队,做“代写书信”、洗衣、灭蚤、文艺活动等事,起到一定作用。又成立了“军事委员会伤兵慰问组”,专门针对伤病军人,按照受伤程度,发给慰问金。同时到各伤病军人医院作检查,监督、改善伤病军人的衣、食、住、卫生等事。事情越办越多,人手也越来越不够用。因此,郭沫若同阎宝航一面甄选人员,充实机构,一面主持日常工作和以上各项抗日救国活动会议,还要赴前线驻地慰劳军队,还要亲自率领“伤兵慰问组”人员到后方各军事医院向驻院伤、病员发放慰问金,还要接待很多的爱国青年并安排工作,确实分身无术。当周恩来同志为了团结抗日,在武汉指导工作时,阎宝航以军委设计委员与“新运总会”“战地服务团”“伤兵慰问组”等单位负责人的职务,经常被邀参加会议。工作就更加忙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