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英雄无名阎宝航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英雄无名阎宝航

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2)

书籍名:《英雄无名阎宝航》    作者:王连捷
推荐阅读:英雄无名阎宝航txt下载 英雄无名阎宝航笔趣阁 英雄无名阎宝航顶点 英雄无名阎宝航快眼 英雄无名阎宝航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英雄无名阎宝航》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下午3时30分,蒋介石才不得不在中央军校礼堂会见了请愿团。请愿团代表向蒋送交了请愿书。

蒋介石身着便服,手拿拐杖,接过请愿书,略加浏览后,脱口说道:“政府对外作战已具决心,一切计划,不宜宣布”,“对外交涉,政府自有办法,人民不应过虑。”这时,站在阎宝航身边的高崇民,与讲台近在咫尺,他听到蒋介石如此说话,忍无可忍地慷慨陈词:“东北易帜是为了拥护中央,促成统一;东北军帮助中央军制止了军阀内乱,我东北对全国统一有很大贡献。东北三千万民众,在党国训政时期,日日听训,自以为无负于党国,无负于党国领袖诸公。但自辽吉失陷后,政府除将此事提交国联而外,并无其他具体办法,而领袖诸公虽集议于上海,亦并未谈及此事。因此我们东北民众非常疑惧,遂赴上海。现在上海和会已烟消云散,不知是何情形,不得已特来到首都向蒋主席请示一下,政府是否还要东三省?我东北民众未逃出者被日屠杀,已逃出者将沦为乞丐,党国领袖诸公对此水深火热之状,曾否发过恻隐之心?政府如还要东三省,16号国联决议让日本撤兵仍无效,宜用何种有效方法收回东北失地,请主席立予答复,以释群疑。”蒋介石无言以对,半晌才说:“汝等由虎口中逃生,身受切肤之痛,来到首都责难政府,出言愤激,自属情理之常。唯政府自事变以来,时时注意这件事,并非未发过恻隐之心,你们所责难的话未免过火。”高崇民立即反驳说:“我们没有去广东请愿而来南京,正说明我们对中央的信任!”蒋介石被说得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转身看到打着标牌的天津学生队伍,竟迁怒于天津学生说道:“东北失掉,东北人来请愿还可以。天津并未丢失,天津学生来请什么愿?”这一下又引起天津学生的极大反感,只听一个学生代表大声说道:“东北是中国的土地,我们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中央政府的最高负责人,所以来京向你请愿。”全场立时掌声响起,高呼“请中央领导抗日,收复失地!打倒不抵抗政策!”等口号。蒋介石强辞夺理地说:“中央没对不起东北人民的地方……”。这时请愿团发出一片唏嘘之声。高崇民义正辞严地说:“东北人民对促成统一,保卫国土所作的努力,对得起中央,而中央在敌寇入侵以来,不发一兵,不作明确抗日表示;依赖国联,使敌寇得寸进尺,侵略无止境,中央何以对得起东北人民?”蒋介石闭口不说话,实际上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会场立时掌声雷动,高呼:“拥护政府领导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不抵抗主义!”蒋介石气急之下,竟转身退入后台。十几分钟后,才重新走出来,言语稍有缓和,但仍重弹老调,什么“不要听信造谣挑拨,要静候中央的处理”,并且重复“到必要时候,中央一定抵抗,还要依赖国联正义制裁”。讲完后即悻悻而去。台下群情激愤,呼喊叫骂声不绝于耳。至此,阎宝航和请愿团的每个人方才认清蒋介石政府已打定主意把东北拱手让给帝国主义的卖国本质。东北同胞们满怀希望到南京请愿,却实实在在的白跑一趟,这口气真是难以下咽。

请愿团全体人员经连日奔波,饥寒交迫,疲惫万分。当日返回金陵大学,提早休息,准备次日北返。夜10时许,突然有大批宪兵和便衣闯了进来。叫起全体请愿队员作逐一检查,他们声称请愿团有共产党参加在内,散发反动传单等事情。但他们搜查一阵,确一无所得。被激怒的全体请愿团员纷纷说:“抗日有罪,请愿有罪,爱国算是反动?什么不算有罪,什么不算反动?”有的竟气愤得痛哭失声。

11月23日晚8时,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代表,阎宝航、王化一等十二人齐赴顺承王府,谒见张学良将军请愿,由张亲自接见,接受请愿书,即对代表们表示:“本人谨以个人及政府官吏资格,接受盛意。决以其所能,为国尽力,以副同胞之希望。”

这次请愿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但却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报刊对这次请愿作了如实的报道。北平《实报》发表了题为《难能可贵的救国请愿》,高度赞扬了南下请原的爱国之举。

南京请愿,教育了阎宝航和东北爱国民众,他们既打消了对寄希望政府的出兵收复东北的幻想,也打消了人们依靠国联逼迫日本退兵的幻想。阎宝航说,咱们东北人的梦,还得咱们东北人自己圆!“自己干去”,表达了阎宝航等东北爱国人士的决心。

请愿团指挥部当夜决定,立即北返。第二天,请愿团离开南京时,中央军校二三百名东北籍学生和南京爱国人士与民众有组织地到车站送行。阎宝航和请愿团登船渡江时,回望送行的人们,勾起了他亡省亡家之痛,不禁流下了热泪。

阎宝航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写道:

南京请愿,白跑一趟。国民党政府决定不要东北,我们自己去干吧——这是请愿团六百余人的共同认识,同时也是流亡关内东北民众一致的决心。

如果说,在请愿前阎宝航就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抗政策抱怀疑的话,那么,他对国民党政府实际上还抱有幻想。南京请愿后,阎宝航深切地体会到,国民政府不但对救国会持不信任不支持的态度,而且在对待东北问题上,完全是听之任之的不负责的态度,这深深刺痛了他。作为救国会的宣传部长,阎宝航对国民党的幻想逐渐被打消。因此,他在以后的关键中,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积极组织、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的方面来了。

请愿团由南京回平后,东北的形势已有了新的变化。马占山江桥抗战以日军占领黑龙江省而结束。随后日军调过头向辽宁的锦州发动进攻。1931年末到1932年初,在辽西地区,日军所到之处,皆受到民众自发的东北抗日义勇军{2} 的英勇抵抗,特别是辽西义勇军全歼古贺联队的战斗,大长了东北民众的威风,也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更加有效地开展活动,积极组织、领导和动员东北民众支援抗日义勇军。在这一时期,阎宝航在致力于东北救亡运动的宣传工作的同时,也直接积极投入到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斗争中。

从南京归来后,张学良将军分别召见了救国会执委常委。东北四省沦亡,身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副司令、北平绥靖公署主任,掌握着冀、晋、察、绥、辽、吉、黑、热八省军政大权的张学良,由于他对形势估计错误和执行不抵抗命令,造成严重后果,使他陷入了痛苦之中。对于逐渐兴起的东北抗日形势,张学良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开始着力组织与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复土斗争。但他还不能公开的支持抗日复土斗争,为避免内政外交的麻烦,他对支援东北人民抗日复土斗争事宜,多交救国会“转办”或“机密”进行,暗中助力。他召见阎宝航等救国会执委常委,其主要目的就是成立救国会核心组。

东北民众救国会组成人员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国民党改组派,有青年党、无党派人士,也有共产党和共产党影响下的进步青年。张学良向救国会阎宝航、高崇民等表示,他是一个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人,他绝对为国效力,不负东北同胞的期望。但由于东北军力量有限,在对日的政策方针方面,还不得不依靠中央。所以,要公开号召抗日,组织和支援东北义勇军抗战,必须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名义。鉴于救国会领导层中成分复杂,张学良建议成立核心组,以推动东北救亡运动。于是,他指定他的亲信幕僚计十人组成核心组,他们是: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卢广绩、王化一、王卓然、韩奠邦、赵雨时、霍维周、孙恩元。核心组负责讨论救国会的原则大事,并按张学良将军的指令开展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