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第7节:梁实秋: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6)

书籍名:《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作者:冯昭
推荐阅读:移居台湾的九大师txt下载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笔趣阁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顶点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快眼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第7节:梁实秋: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6),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所谓"业雅"指的即为龚业雅,她是梁实秋三妹梁亚紫在北京女师大的同学,湖南人,梁认识龚业雅是在程季淑之前,根据梁实秋的说法,龚业雅在北平念书时曾和三妹到梁家玩,"全家人都很喜欢她"。还形容"业雅是我见过最男孩子性格的女性,爽快,长得明丽。非常能干的,先后在四川、北平做商务编译馆的人事主任,管两百多人,连家属六、七百人。很有能力,当年所有编译馆的事,从重庆回到南京,都是她一人处理的。她不是文才,是干才。"

重庆大轰炸后,梁实秋与龚业雅一家合资买了间平房,因为没有门牌,朋友不好找,邮差也不方便,就以龚业雅的"雅"为名,在山下路口钉了块木牌写上"雅舍",用的是龚业雅的名字。因此先有"雅舍",才有后来的《雅舍小品》。抗战后,梁实秋与龚业雅先后回北平。

因国共内战,梁实秋未及道别而匆匆离开北京,到了广东才写信给龚业雅,龚业雅则回信埋怨他不该离开。梁实秋初抵台湾后,两人仍鱼雁往返,直到两岸断绝邮电才失去联系。文化大革命后,梁实秋托在美友人打听,得到的却是龚业雅的死讯,过世时六十九岁。梁实秋曾说,"这一生影响我最大的女人,一个是龚业雅,一个就是我太太程季淑"。

据梁在晚年对这些情史时的解释是,程季淑不仅原谅他与龚业雅的事,在美国发生意外去世前,程即常常因为高血压突然晕倒,某天,她对梁实秋说,"我知道我不行了,我死后你要马上结婚,这么多年,最懂你的就是我。"

1974年,梁实秋选在5月4日于异乡安葬携手相伴四十七年的老伴,梁给老友张佛千的信中说,他在"槐园"里同时买了四块地,预备留给自己、女儿梁文蔷和女婿邱士耀一家四口安葬在一起,"不教她在异乡孤寂……内人一生忠厚,她把一生的精力、感情、时间,全部生命都奉献给我了,我看着她突然舍我而去,幽冥永隔,我何以堪!""此后我当更加倍努力工作,以慰亡妻在天之灵。"

老伴过世后,梁实秋也真有好一阵子藉由写作寄托感情,他以深情的笔写下《槐园梦忆》,纪录四十七年夫妻的恩爱与患难,半年后,11月3日,老友远东图书公司老板以校对《槐园梦忆》之名邀约,梁实秋独自回台看朋友,并安排新书出版。

《槐园梦忆》流露的深情深深感动了读者,尤其女性读者,几乎是一手翻书,一手持手帕拭泪,哭成泪人,这本新书立刻成为极轰动的畅销散文。

只是书中"季淑没有死,她仍然活在我的心中"等语犹在耳,1975年初的台北文坛却有耳语:梁教授可能要续弦,对象是已经转入幕后的影歌星韩菁清。梁实秋回到美国后,有报纸谨慎地揭露了这则传言,指"他的生活需要有人照顾",但又引述梁实秋朋友的话"梁实秋做事稳健,大概要经一番考虑,才能决定这桩婚事"。

韩菁清本名韩德荣,为盐商韩惠安之女,湖北黄陂人,在上海长大,取法诗经中的"其叶菁菁",以"菁清"当作艺名。由于家境非常好,自幼学唱京剧,后来迷上周璇和姚莉的国语歌曲,十四岁瞒着家人参加上海"百乐门"的招考歌星活动,一举赢得榜首,1946 年又当选"歌唱皇后",成为上海滩名人。

国共内战,韩菁清随家人迁徙香港,父亲希望她念书,送她到台湾读法律,韩菁清对法律没兴趣,又回到香港的万国美专,一个机缘被新华影业公司看中,登上银幕,演过《大众情人》《一代歌后》《香格里拉》等电影,也曾灌录唱片,并出版过散文集。与梁实秋认识时,四十三岁的韩菁清正转入幕后,在台视学编导,两人年纪相差近三十岁。

作为一名红星,韩菁清的感情路不顺遂,情史且经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她曾因与一名男性主持人在家中小坐五分钟,即遭人诬指横刀夺爱,所幸法院判决还她公道;最常被人提起的是她与曼谷盘谷银行总裁相恋八年却无疾而终。

消息曝光后数天,传媒引述韩菁清的谈话,"跟梁教授很谈得来,同在一起度耶诞及新年假期,而且梁教授去国之后经常来信,写得很勤"。至于有多勤?韩菁清说,"有时候早晚各写一封",显示两人有特殊情谊之说,并不只是流言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企业家赵本山 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