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第4节:梁实秋: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3)

书籍名:《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作者:冯昭
推荐阅读:移居台湾的九大师txt下载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笔趣阁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顶点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快眼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移居台湾的九大师》第4节:梁实秋: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文学创作

梁实秋的散文以《雅舍小品》为代表,总计出版四辑,收录各种说古道今的长短文,悠闲自由、清新脱俗,建立了梁实秋写作散文的声望,但这部在四川写成的散文名著,虽然获得商务印书馆的青睐,但因为战乱、金融混乱,始终没有付印。因此台湾正中书局不断造访梁实秋要求代为印行雅舍小品时,梁实秋百般为难,并告知正中书局需为版权负责后,才让这部名著顺利问世,成为畅销一时的热门书 。

但是梁实秋初抵台湾的前十年,出版的都是翻译小说,中文创作少之又少,充其量是在1951年,谣传作家冰心在大陆因故死亡,让梁实秋相当伤心,特地写了一篇"忆冰心"。直到1958年,梁实秋才写了一本薄薄六十页的《谈徐志摩》,传记兼散文的写作风格,令文坛耳目一新,对于文坛给予的掌声,梁实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第二年他在《实秋自选集》中自序:"我研习的学科是英国文学;我的职业是教书,在著作上可以说是等于零。"

《谈徐志摩》这本"小书"的出版,却是梁教授以散文重返文坛的重大预告,同年9月,梁实秋辞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的兼职,专任文学院院长,第二年,1959年,他发现罹患糖尿病,又辞文学院长,专心投入他从1930年就着手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之后包括"谈闻一多"、"清华八年"等散文集陆续问世,更奠定了梁实秋文坛祭酒的地位。

在完成莎翁全集翻译前,《雅舍小品》是梁实秋最重要的散文作品, 25年后梁实秋又以"雅舍"之名,收小品三十二篇,继续交正中书局出版《雅舍小品续集》,差不多时间还有一本怀念故旧的书《看云集》。只是梁实秋自1966年卸下教职后,散文作品虽增,但都不及《雅舍小品》赢得的回响,1999年,在梁实秋过世十二年后,《雅舍小品》获选为"台湾文学经典"。

编写英汉字典,则是梁实秋此时的另一项工作,包括世界书局、远东书局的英汉字典都非常畅销,大约也在上世纪的五零到六零年代间问世,成为台湾学生学习英文的重要工具。总计梁实秋一生曾主编过二十余本字典;但他也说,为五斗米折腰是他之所以编字典的原因,并非有什么兴趣,也可看出梁实秋在台湾的生活仅仅小康,算不上手头宽裕,他也曾说,"有一些事,有能力的人不肯做,无能力的人做不好,编字典大概属于此类"。

最初梁实秋与字典编辑工作接触是在1949年,几位朋友为"世界四用字典"编补篇,后来才为远东图书公司编仅收五千字、初中程度的小型辞典。不过当时美国桑戴克和巴恩哈特河编的英文字典按读者年龄层分成启蒙版、初中版、高中版至普通版等四级,给了梁实秋很大的刺激,为了因应读者需要,他一次又一次扩编,最后造就收字八万左右的增订本远东版英汉字典,成为他主编行销最广的英汉辞典。

至于梁实秋引进的kk音标,至今仍是台湾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注音方式。当年不少英语教师主张用英国的音标发音,但梁实秋认为,台湾接触的几乎都是美国英文,顺理成章应该使用美国发音。为应付实际需要,后来再扩编十五万字的增订本时,注音则兼顾英美两种发音。

莎士比亚全集问世

不过在散文与编辑字典之外,完成莎翁全集的翻译才是梁实秋毕生的心愿。

中国迟迟没有沙翁翻译全集,始终是文学界的遗憾,因此在新月时期,最初由胡适倡议,当时的计划是梁实秋、徐志摩和、闻一多、陈源和叶公超等五人合译,每人每年译两本,不到五年就可以完工。只是计划刚拟好,徐志摩发生空难英年早逝,闻一多和叶公超无意这项工作,陈源出国,最后只剩下梁实秋一人展开孤军奋战。

只是这项艰巨的工作才起头, 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足足十多年,全中国人随时在逃难。对日抗战胜利,梁实秋回北京老家,父亲在去世前一个月曾勉励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莎剧翻译完成","无论如何要译完它";后来胡适也多次对梁实秋说,莎剧翻译工作完成时,他要为梁实秋主办一个盛大庆祝会,只是没想到,这个工作的繁重,让胡适也来不及看到这件中国新文学史大事的完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企业家赵本山 隐蔽的总统 隐权力 第二十个妻子 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相互托付的一生 英雄无名阎宝航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