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战讯所及,一片震动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战讯所及,一片震动,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军攻占一江山岛的胜利,在国内各地引来捷报纷飞,一片欢腾。

捷报传到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主席甚感惊喜。也就是在这一天,他在北京城的红墙内亲自主持研究了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问题。这一南一北的两件事,显然密切相关。毛泽东高兴地对周恩来总理说:“这么快电报就来了,好,打得好!三军将士辛苦了!”

元月19日当天,宁波、杭州等地就举行了隆重的群众集会,热烈庆祝胜利。杭州市的中、小学生,采集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树种,送到参战部队,希望解放军叔叔们撒到刚刚被解放的一江山岛上。

元月20日,解放军总部致电浙东前线指战员,热烈祝贺胜利并表示慰问。

元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欢呼人民解放军在浙东沿海取得的胜利。

元月23日,海门港一万多人,手持鲜花、彩旗,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指战员。

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一江山岛战斗对我军陆、海、空军联合登陆作战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为了有助于今后作战,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经验……”

这一年的12月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浦江时,在“港申”号轮船上,对华东军区海军彭德清副司令员说:“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在海外,战讯所及,一片震动。我军锋镝所向恰中美国政府和国民党集团的要害,将墨迹未干的协议撕了个粉碎。一时间,这个在一般地图上找不到的蕞尔小岛,成了全球舆论的中心,整个太平洋和整个世界都被强烈震撼。

台湾和海外人士的许多评论指出,一江山岛的解放,使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共同防御条约》成了一张废纸;这一仗,还有向华盛顿“亮一手”的意思,说明有这个条约,解放军照样想打就打。

路透社香港元月18日电:“香港观察家们认为,如果大陈群岛失守,对蒋介石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上和精神上的打击。”“可能是共产党要夺取大陈岛的战役的第一个步骤。”

合众社台北元月19日电:“共产党中国进攻大陈使用的兵力,使这里大为震惊。这里的军事当局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的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是经过周密策划而且执行得很好的。”“中国人的行动是想要试探一下在这个地区的美国第7舰队的意图”,它“只不过是夺取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陈岛的试管战斗。”

合众社台北元月19日又电:“闷闷不乐的国民党领袖们预言,共产党的行动将发展到最高点,那就是不久将企图全面进攻主岛大陈以及台湾以北250英里的这个有战略意义的前哨群岛中的其他岛屿,美国第7舰队在这方面将屁事都不做。”

这话说得不那么准确。其实,美国的第7舰队当时还真做了点“屁事”。

战后的第三天,美第7舰队数十艘作战舰(含两艘航空母舰),就开到浙东海域,企图对解放军进行武力威胁,并掩护大陈本岛。

对此,张爱萍当然不能坐视,当即同聂风智商定:除原布置沿海岸高射火炮外,又布置空军严守领海线的大陆上空,如果敌机胆敢来犯,坚决叫它有来无回。

不久,还真有一架敌机侵入浙江松门上空,刚刚露面,就被解放军地面高射火炮一举击落。张爱萍随之动员部队做好反击敌军报复的充分准备。然而,美军一直没有行动,连一点儿舆论上的反应都没有,似乎被打下来的不是美国飞机。后来,新华社一位记者见到了张爱萍,告诉他说:香港报纸报道了美机被击落的消息。记者拿着报纸问美第7舰队司令:“你们的一架飞机被中共军队打下来了,你们是怎么办的?”这个司令回答:“那是我们的一架侦察机迷航了。”“王顾左右而言他”。

可见,还是毛泽东主席说得好: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美国第7舰队对我军的行动则做了这样的评价:共军“如此现代化的两栖登陆作战,如此强大而有效的攻击力,绝非蒋介石部队所能抵御”。“共军已经具备了进行现代化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和强有力的海、空军打击力量。”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也把一江山岛登陆战役列入研究课程。

当然,对与美军进行过多年较量的张爱萍来说,有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要把纸老虎当成真老虎打。他精兵再练,箭搭弦上,正准备实施对大陈本岛的登陆作战时,突然接到彭德怀的电话:暂停对大陈本岛的进攻。

原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莫斯科向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摸底:“美军将协助大陈本岛国民党军队撤退,中共军队会不会予以阻挠呢?”

莫洛托夫回答:“这是中国政府的事情,你该去问周恩来总理,他会给你明确答复的。”交谈中,杜勒斯表露出请他向中国总理求情的要求。莫洛托夫默许了。中国政府考虑到国际关系及以防战争扩大,也默许了。

我人民海军的舰队巡逻在一江山岛与大陈岛之间,高岛的岸炮亦向大陈岛轰击。

大陈岛位于浙江省正东,距离海门港约40公里,由两个岛组成上大陈与下大陈,上大陈直面大陆,下大陈隐蔽其后,中间由一条狭长的海峡隔开。上大陈是一座纯粹的军港,岛上驻有万余名国民党军队官兵。一锚地位于上大陈正面,二三锚地分别位于上大陈的西南和正西。下大陈岛上,住有13000名渔民百姓,并有一个集镇叫郭里岙,美军在这个岛上设有一个名为“西方企业公司“的特务机关,从事培养特务,窃取大陆情报等活动。

人民空军航空兵第20师第60轰炸机团的任务便是从空中封锁大陈岛,打击由台湾运送物资的船只,将大陈变成一个孤岛。

1月19日上午,他们的两个大队以大队品字队形飞往大陈岛。据前沿哨所报告:“战区云高2000米。”然而,当他们临近海面时,气象突然变化,海面上云高不过1000米,而且越往前进云层越低。他们以800米高度飞行,仍然在云中,降到600米时依然有小块低云须机群穿过。海面上光线很暗,能见度很低。

这时,指挥部传来命令:“如果云层过低,可以返航。” 第60轰炸机团这两个大队的飞行员绝大部分没有飞过复杂气象,不是全天候飞行员,照理说可以返航了。然而见到大陈岛已经宛然在望,团长当机立断,命令疏散队形,拉大间隔距离,以中队为单位,从不同角度进入大陈岛,实施低空轰炸。

已成惊弓之鸟的大陈岛国民党官兵一时慌了手脚,想不到如此复杂的气象条件下,人民空军的30多架飞机会铺天盖地低空从四面八方闯入。他们慌作一团,忙用手中的轻武器胡乱向我军的飞机射击。然而一串串杂乱的曳光弹反而给我军飞行员指点着打击目标。有一辆美式敞篷吉普车在朝山下猛逃时,慌乱中甚至一下子翻下了盘山公路,一连打了好几个滚儿。

那段时间,他们连续向大陈、披山、南麂等敌占岛屿投弹、轰炸。敌人各个锚地的舰只仿佛无头苍蝇般在锚地乱窜,拖着水花四散奔逃。

第60轰炸机团的飞行员想,你们国民党军不是想把大陈岛当作什么“反攻大陆”的跳板吗?不是要把它当作战争物资供应站吗?我们就是要砸烂你们这个跳板,抖落干净你们岛上的“战争物资”,把你们岛上的军火仓库弄个底儿朝天!

敌人的储备仓库位于下大陈西北,是山脚下一个天然洞穴开辟出来的,洞身平行于地面,洞口很大,有一条沿海的专用沙石公路直通洞口,目标既隐蔽又难于对付。我军的轰炸机只有采用每颗500公斤重的炸弹沿公路进入,采用集中轰炸的方式,才有可能引起爆炸的连锁反应,增大打击效果。然而那个年代不像今天,有可控炸弹或导弹,那时的炸弹还是不可控制的自由落体,既不能拐弯儿,更不能水平钻洞。上级在命令中还有一条严格得要以军法保证的硬性规定,即炸弹只许偏入与大陈岛相隔的海峡,绝对不允许偏出库位东面的小山梁,因为那里便是下大陈的集镇,是一个非常集中的居民点,有商店、学校……

人民空军的轰炸机投弹很准,一点儿也没有炸着老百姓。

我军海上、岸上、空中的连番轰炸,使岛上的敌人无不惊慌失措。美国驻大陈岛的顾问团与“西方企业公司”的特务们纷纷搭飞机溜回台湾。国民党官员的太太们也慌忙卷起金银细软“逃难”。上、下大陈岛一片混乱。

大陈本岛之敌,很快就撤逃了。

2月12日至14日,我军进占了大陈、披山、渔山等敌人弃守的岛屿。

2月22日,我人民空军突然攻击南麂山岛的敌人,逼得他们仓皇弃岛撤逃。

2月26日,我军进占南麂山岛。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大陈本岛解放后不久,张爱萍即就随部队登上了这个岛屿。罪恶的敌人把岛上的居民,除八九个老弱病残者外,连同岛上的牛、羊、猪等牲畜都劫掠一空。张爱萍至今回忆起来,仍深感痛心。敌军还在大陈岛上撒满了核桃般大小的地雷,妄图在解放军上岛时给以意料之外的杀伤。其实这已在张爱萍的意料之中,上岛前他就叮嘱部队警惕敌人的暗算。奉命在前的扫雷部队迅速地投入了清雷。张爱萍拣起了两枚,拟作纪念。不久,班师回到宁波之后,适逢两位捷克斯洛伐克的记者前来采访,张爱萍便把这两枚战利品赠给了他们。

我军航空兵20师的侦察参谋葛敬伟等到大陈岛核查时,晚上就住在国民党部队的军人服务社(即小卖店)里。那是一间木板房,板墙上糊满了敌军出版的小报。小报上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假如共军二百架飞机轰炸台北》。文章认为轰炸台北是完全可能的,并且是很难应对的。他们还在大陈岛路边的草丛里捡到过一个国民党军班长的小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讨论题:“共军轰炸可怕吗?怎样对付共军的轰炸?……”

至此,浙东沿海的敌占岛屿全部宣告解放。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一位研究专门研究过一江山岛登陆战的将军更撰文说:“其实,更善之善的是,此战打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跳板,粉碎了当时他们穷凶极恶‘光复’大陆的美梦,使中国人民避免了一场战争的灾难……”

张爱萍当时却没有考虑这么多,对这样那样的诸多评论,他常常是报以微微一笑。张爱萍记住和最看重的是我国古代兵圣孙武子的高见:“善战者,战胜无盛名、无勇功”及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上说的:“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