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先发制人4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先发制人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哦,”张爱萍应了一声,当即判断:这是大陈岛敌军炮兵苏醒后进行拦阻射击所致,遂果断命令:“轰炸机大队立即摧毁大陈敌炮阵地! 海军指挥员也通知快艇做好准备!”

他接着对王坤说:“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防备美军挑衅!不过美帝国主义者也是个纸老虎,他是老太婆摸黑吃柿子——先拣软的拿。你硬过它,它就老实了。”

随着命令的到达,轰炸机群第二次起飞,成吨的炸弹再次倾泻向大陈岛。大陈岛的敌炮阵地顿时变成了哑巴。

强击机当时是较好的飞机,体形小,很灵活,能低空、超低空飞行,从机头到油箱要害部位都有很厚的防护钢板,一般机枪对它威胁不大,高射机枪子弹也打不透它,被称为“空中坦克”。据苏联顾问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德国鬼子最怕这种飞机了,称它为“死神”。

此刻,我军的强击机伴随陆军进攻。它对准敌人阵地又扫射又轰炸,很有威力,一俯冲,敌人都不敢抬头,我军的步兵便乘势前进。

战场上的我军陆、海、空三军每一位指战员,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战斗故事。

12时30分,石浦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从头门山锚地起航,担任对登陆艇第1大队的直接伴随护航。

12时43分,登陆输送第1大队,在大队长王维纲指挥下,组成双纵队,由头门山上海高地和皮箱里附近锚地起航,载运步兵第180团第二营,航经面长山、撑矶山西侧航路,向南江之胜利村、田岙湾地段登陆发起进攻。

12时53分,登陆输送第2大队,在大队长张友文指挥下,组成双纵队,由头门山之竹园头,断坝间附近锚地起航,载运步兵第178团第1营,航经面长山、撑矶山东侧航路,向北江之黄岩礁、山嘴村登陆地段发起进攻……

在登陆输送队第2大队的西侧海面上,也就是在一江山岛西北海域,5艘火箭炮船组成单纵队在快速开进。

12时56分,温州巡逻艇大队4艘炮艇,从头门山锚地起航,担任对登陆艇第3大队的直接伴随护航。

12时58分,5艘火箭炮船由单横队向左齐转90度换成单纵队,10联装火箭炮同时发射了火箭弹。一连串的火光闪耀在海面上,180发火箭弹全都落在海水中,打成了近弹,未命中。

战舰大队“兴国”、“遵义”号炮舰,于13时05分占领南江以西距离20链的射击阵位,以76.2毫米主炮6门进行火力支援。

同样大约在13时05分,由王耀月大队长率领的5艘火箭炮船(618号火箭炮船前一天转港时因操作失误被撞沉)抵达北一江岛西北2500米的海面上,展开成单横队。待航向稳定、火箭弹装填完备之后,随着王耀月一声令下,一连串的火光闪耀在海面上。

张爱萍在望远镜中发现,这些掩护舰队的火箭炮群所发射的炮弹大多落入了水中,当即通过报话员以超短波命令王耀月:射击距离缩短为2000米内,迅速装弹,二次齐射!

马冠三副指挥十分焦急,他操着山东话:“乱弹琴!打到海里了,浪费炮弹!怎么搞的!”王耀月接受第一次近弹的教训,随即下令编队立即行左齐转90度,转换成单纵队,重新装弹,接着又成单横队重新占领射击阵位、稳定航向,于14时在抵近敌岛界1800米处,实施第二次齐射。

这一次,火箭弹万弹齐发,排空而去,全部命中北江岛敌军前沿阵地190、203高地,一瞬间掀起一片火海,硝烟旋转缭绕,仿佛那里发生了大地震、大火灾。

13时15分,“登指”命令第4大队载运第二梯队营,在营长丁长安的指挥下,准备向北江岛海门礁进攻。

13时50分,国民党军下大陈岛远射程炮兵开始向我登陆输送队进行拦阻射击,马冠三副指挥立即命令白岩山海岩岸炮连进行压制射击,以保证我编队航渡安全。

14时15分,我强击机群3批24架,开始对一江山岛进行俯冲轰炸、扫射。

14时16分,我登陆输送大队完成“战术展开”,进入战斗航行,向岛岸前沿冲击。

14时22分,我船载直接瞄准火炮群开始对敌前沿火力点实施射击,掩护登陆部队冲击。

与此同时,我头门山炮兵群开始进行第七次火力急袭射击,以最大的射速实施连续和猛烈的射击,支援登陆部队冲击。

我头门山、白岩山阵地阵地上各种口径火炮287门,炮管已经打得发红,快要到熔化的程度了。

登陆艇上的机枪也在猛烈地向国民党军前沿火力点射击。敌军炮弹不断地在我登陆艇、机帆船、渔轮周围爆炸,激起一个个水柱,机枪子弹打在登陆艇大门,发出铮铮响声,这时敌军轻武器也开始对我射击了。

位于指挥艇上的强击航空兵目标引导员,不断地呼叫强击机群,给飞行员指示目标。当轰炸机群完成第二次航空火力准备,撤出战区返航时,我强击机群紧接着(间隔1分钟)对敌岛山嘴村、海门礁、黄岩礁、乐清礁、■望村等目标进行俯冲轰炸,每次都以双机轮番俯冲轰炸、扫射。

头门山观察所,张爱萍司令员和其他指挥员一样,在集中精力注视着登陆输送队向敌岛冲击的情况,几乎是在一秒钟一秒钟地观察战场上的情况变化。

石浦巡逻艇大队3中队4艘炮艇,于14时抵近至距北江前沿400米处,进行直接火力支援,温州巡逻艇大队3中队4艘炮艇,于14时29分抵近至距北江前沿500米处,进行直接火力支援。这时,位于大茶花礁的迫击炮连,在强击机群俯冲攻击以后转入水平飞行状态时,以最快射速向北江岛阵地目标实施炮击。

在我航空兵、舰炮、陆炮、船载火炮的轰炸、炮击下,一江山岛先后落下航空炸弹127吨、炮弹近4万发,共507吨。

担任战役掩护的人民海军的舰队也准时出动,一百多艘执行各种不同战斗使命的各式舰艇,已经控制了战区的海面。其中吨位最大、火力最强的“南昌”号护卫舰,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的旗舰。

在“南昌”号上,海军第6舰队司令员邵震将全舰队的兵力火速布置停当。他们将“兴国”、“遵义”两艘主力炮舰,摆到头门山以西的海面上,让这支稳居阵地中央的长射程大炮,对准了敌军南一江山岛的炮兵阵地,战役打响时,用突然爆发的火力让敌人的大炮“停止发言”。他们命令高岛和白岩山的两个鱼雷快艇大队,将敌人军舰进出大陈海湾的航路封闭起来,把一江山敌人的援路截断。他们把4艘护卫舰编成了两个分队,邵震和政治部主任韩玉樽、大队长李辛和徐世平所在的“南昌”号直出到一江山东面的向阳礁海区,用护卫舰的大炮将敌礁上的炮兵阵地粉碎。另一艘护卫舰“济南”号前出到乐清礁前面,对准礁岸敌人的炮兵射击。他们把“沈阳”号和“武昌”号编为第2分队,待登陆兵抢滩时,用来对岸滩上敌军残存火力点进行抵近射击。

这邵震1931年就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到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任军事教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参加过解放海南岛和万山群岛的渡海登陆作战,具有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这“南昌”号旗舰原名“长治”号,系日本海军的降舰“宇治”号护航驱逐舰,1945年在上海移交国民党海军第1舰队,排水量1350吨;1949年9月由我地下党策反于长江口举行起义;1950年改装了武器装备。

13时16分,护卫舰编队中第一战术分队的“南昌”、“济南”两舰在大队长李辛的指挥下,以单纵队迅速占领射击阵位,射击距离35链,两门100毫米主炮对准敌军乐清礁战防炮阵地猛烈开火,同时掩护第2战术分队的“沈阳”、“武昌”两舰占领发射阵位。

13时18分,“南昌”、“济南”两舰的射击阵位转向百夹山,开始向北一江岛的向阳礁、守固村敌人的战防炮阵地实施炮击。

射击刚开始时,敌军战防炮有4发炮弹落在我舰左舷约100米处,水中激起一丈多高的水柱。“济南”舰舰长张成友和政委陈友仁在广播里大声喊:“同志们,敌人的几发小炮弹,我们要用我们的大炮狠狠还击!”

13时22分,我军第2战术分队的“沈阳”、“武昌”两舰进入预定发射阵位。随着信号兵把“射击”旗号升到主桅杆上,他们开始射击乐清礁。这“沈阳”舰是接收日本战败投降后赔偿的护卫舰,曾经被国民党部队命名为“黄安”号。1949年2月12日,它在国民党海军中第一个高举起义的大旗,成为我人民海军的第一艘军舰。我军给它重新安装了英制雷达和航海设备,又安装了前苏联制造的100主炮2门,37副炮3门,日制25高射炮3门及其他作战指挥仪器。舰员中,有精通海军技术的前苏联海军学院培养的指挥员,有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还有建国后新入伍的青年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13时30分,我护航队的护卫艇和船载57战防炮进至距一江山岛3000米预定阵位,开始向敌前沿火力点进行直瞄射击;两个船载火箭炮营对岛上主要阵地进行齐射,协同航空兵、地面炮兵,掩护登陆输送队成一、二梯队展开。

13时40分,第1战术分队两舰又开始射击,“南昌”、“济南”两舰分别由大队枪炮业务长冯长天、枪炮长刘增华指挥射击。这冯长天原来是国民党海军“灵甫”号护卫舰的枪炮士官,曾经留学英国,1949年在香港参加了策反起义。如今在人民海军的队伍里,更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13时46分,他们再次发现向阳礁火力点,“南昌”舰又发射了50发炮弹。至14时40分,共耗弹180发。

“济南”舰在舰长张成友指挥下,前后主炮由枪炮长卢圣亥发出射击诸元,指挥炮手们连放3发后,测距士汪大年高喊了一声:“击中目标,起火了!”

“抵近射击”是护卫舰在定海备战期间练就的一招“撒手锏”。它让舰上130~100毫米口径的大炮进到离敌人最近的位置,让敌人的大目标直落进到瞄准镜中,然后开炮。这种射击法可以取得百发百中,一颗炮弹消灭一个目标的奇效。不过,这种射击法,对舰艇本身招来的风险也特大,炮手们一般不愿用它。可是“南昌”、“济南”、“沈阳”、“武昌”4艘护卫舰的炮手对它特感兴趣,决心把这个“撒手锏”移用到护卫舰上来。

这些炮手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陆军山炮、野炮的炮手,那时的炮兵炮少,弹药奇缺。只有在战斗紧要时刻,指挥员才肯让炮兵上阵,“一炮解决问题”。炮手们在这种条件下,练出了这手绝招,打出了“神炮手”的威风。这回,在三军联合解放一江山的战役中,炮手们便一致抱定决心,用“抵近射击法”来争取登陆战的胜利。他们移植抵近射击的愿望,最终得到了张爱萍和王德深情地赞许,得了一句特别的叮咛:“不用则已,用则必胜。”

惨遭痛击的敌人,再没有能够还手。

13时50分,张成友等发现敌人在向阳礁右侧的火力点,立即开炮将其打掉。紧接着又发现敌人在南一江山东端的火力点,便继续射击。他们根据指挥舰的指示,哪里发现敌人的火力点,便朝哪里机动射击。

在旗舰“南昌”号上,邵震刚刚将第6舰队的兵力布置完毕时,忽然发现一队木机帆船载着大口径重迫击炮,正冲破风浪,向大茶花礁驶去。

这大茶花礁距离北一江山岛只有4000公尺,在敌人重机枪有效射程之内。张爱萍竟让一个重迫击炮连到此处来安设发射阵地,可以说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安铁钉。

原来,早在一个月前,张爱萍就在头门山岛上发现了敌人有一支炮队隐藏在南一江山岛的洼地里。这支炮队利用北一江山岛的山脊,将人们从头门山岛和海上望过来的视线遮断,我们的岸炮和舰炮的炮弹也落不到它的阵地上。而从这个阵地上发射的炮弹却正好落在乐清礁到黄岩礁一线的滩头,在我登陆突击的正面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火帘钢屏。

精研兵法诡道的张爱萍,最终在大、小茶花礁上找到了一个重迫击炮连的阵地,炮手们在现场测定,迫击炮的抛物线弹道能飞过北一江山顶,炮弹正好落在南一江山的洼地上。这是一个合乎理想的阵地,但是炮手们对这个阵地也存在顾虑,此地距北一江山岛过近,阵地一旦过早暴露,必定要遭受敌人的沉重打击。

王德献计,在总攻发起前一刻,让炮连偷偷地进入茶花礁上,利用总攻时飞机、军舰、岸炮的硝烟烈火,来保障这个重迫击炮连的安全。王德的计策得到了张爱萍的赞许,

于是,在邵震司令的眼前便出现了这奇特的一幕。

14时7分至10分,各第一梯队的登陆艇队开始“战术展开”。突然间,3发红色信号弹升起在海空。登陆艇队在离一江山岛2500米左右处,分三路展开战斗队形,以快速多箭头、多波次地向各登陆地段冲进。

我军第60师按照预定计划,以7个突击连(28个突击排)同时对北一江山、南一江山7个登陆点之敌实施冲击。

由担负主攻任务的第60师178团突击营组成的第3大队,在副团长毛张苗、2营长孙涌、政治教导员平涛和海军3大队陈伯钧大队长、梁培荣政委、魏坦武参谋长率领下,在第14至19分队的28艘登陆艇上每艇乘坐一个加强排四五十人,于大茶花一线完成战斗展开。

14时14分,我人民空军又以3个图-2轰炸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纵深的核心工事和指挥机构实施了第二次空中打击。由空军航空兵第20师副团长刘忠清、中队长陈子华率领的两个轰炸机中队摧毁和破坏了国民党军一江山区司令部的营房和通信设施,使一江山岛国民党军指挥系统陷于瘫痪。

在此期间,解放军数百门各式火炮也对南、北一江山进行了急袭,1.2万发炮弹分7次准确地射向一江山岛。几小时前还清晰可见的一江山岛,顷刻间便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了。炮弹轰炸时激起的浓黑烟柱和白色烟尘弥漫在一江山岛的四周和上空,将其变成了“雾岛”。

有一个名叫张道尊的国民党士兵,在解放军开始炮击时,起先藏在一个地堡里,他前脚刚钻进地堡,后脚就有一发炮弹落花在地堡门口爆炸了。张道尊吓得面无人色,他慌慌张张地向第二个地堡跑去,到地堡门口一看,这个地堡也挨了炮弹,里面连死带伤已躺下了五六个人。张道尊手忙脚乱地往第三个地堡跑去,刚到地堡门口就被炮弹炸伤了。

国民党军第4突击大队的陈美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胡子兵”,这一年已经45岁了。1月18日早晨,他正在山头上站岗,忽然听到一阵“隆隆”的飞机马达声从天空中传来,他下意识地抬头一看,立刻被吓得魂飞魄散,只见数十架解放军的战鹰遮天蔽日般地直向一江山岛扑来。陈美圆把枪一扔,捂着脑袋跳进交通壕,还没来得及躲藏好,炸弹就自天而降,陈美圆被炸弹掀起的泥土给埋了起来。

班长王化庆与陈美圆感情交厚,见解放军的飞机飞走了,急忙到哨位上去找他。找了半天也没见他的踪影,后来王化庆看到土堆外面露出一只戴着绿手套的手,便拼命用铁锹挖。刚挖出陈美圆的半个身子,解放军又开始炮击了。王化庆拖着陈美圆的腿把他从土堆中拽了出来,迷迷糊糊的陈美圆被王化庆背到一个隐藏部后,满山的炮弹已响成一片。陈美圆只听到耳边一片惊恐的叫声:“又打炮了!又打炮了!”

战后,被俘的国民党军第2突击大队第4中队区队副崔殿臣曾心有余悸地对审问他的解放军干部说:“解放军空军和炮兵对我们进行猛烈轰炸时,可把我吓蒙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火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击,震得我们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

14时25分,第一梯队的登陆艇,抵近到距北江登陆地段100米左右了,正在减速前进,至30米时徐徐放下了大门。舱内的步兵战士们,忽然看到一江山岛已近在咫尺。指挥艇上陈伯钧大队长放大了嗓门,用扩大器高喊着:“准备登陆!”他紧握着毛张苗副团长的手激动地?着:“老毛,到了,回来见!”

毛副团长对着陈大队长的耳朵喊着:“谢谢你!下一步该我们唱戏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