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先发制人2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先发制人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整八点,一分不差——老聂这个人,真准时啊!”张爱萍情不自禁地对王德和黄朝天夸赞起来。

这是空军航空兵第20师的副师长张伟良领着60团28架轰炸机来对一江山进行的第一次轰炸,军事上叫预先航空火力准备。

其实,在前一天的中午,航空兵第20师的师长马宁就向60团的全体飞行人员庄严宣读了“浙东前指”的作战命令:

1月18日×时,陆军第20军60师4个加强营在海、空军和炮兵的协同支援下,对国民党军固守的一江山岛发起总攻……

……航空兵第20师60团在总攻一江山岛作战中的具体任务是:第一次,于18日8时0分用杜-2轰炸机3个大队28架飞机对一江山敌军阵地实施预先航空火力准备。第二次,于18日14时0分,用两个大队的兵力对一江山敌军阵地实施直接航空火力准备。

两次轰炸的空中指挥员:张伟良。

当天夜晚,张伟良床头的电话机早被拆掉了,他宿舍门前还加派了岗哨,参谋长吴云山下令:“任何人都不许找副师长谈话,让他安安静静地睡个好觉,明天要带队出征呢!”

吴云山给张伟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张伟良却处在彻夜不能成眠的烦扰之中。他把全团28架飞机分头去炸的8个目标,在心里复习了一遍,又把自己负责轰炸的04号目标,细细地咀嚼个没完。

04号目标是北一江山岛海门礁上的“中心村”,这里是登陆兵180团1营抢滩登陆的地段,是1营登上岸礁后首先要夺取的头号目标。“中心村”是由一群集团子母堡群构成的一片钢筋水泥阵地,“村子”里驻着国民党守岛部队的一个指挥中心,敌人在这里布下的兵力特别雄厚,这样的阵地对于登陆部队来说,确实是个坚硬锐利的钉子,是一张吞噬战士生命的钢牙铁嘴。在师作战会议上,张伟良举起手中的铅笔敲打着这张吃人的铁嘴:“这个硬家伙,就归我了!”他把一个中队3架飞机的飞行员、领航员都集合在一起,对这个大张起钢牙等待吞噬战士生命的铁嘴,进行了从外到内的解剖,敲定了轰炸投弹时的最佳角度,构想出了一个个最有效的炸弹威力圈。他们决心要在第一轮航空火力准备阶段,便把这张贪噬战士生命的大铁嘴砸个粉碎,给登陆部队战士开辟一条攀上胜利高峰的坦途。

张伟良静静地躺在床上。在似醒非醒似梦非梦的状态中,他的想像力像只飞来飞去的小蜜蜂。小蜜蜂最先把他引回了对04号目标轰炸方案的那场争论——

在作战会议上,有人认为04号目标同上次的“中权”号,同为点状目标,04号还要好炸一些,只要把炸“中权”号的一套搬过来,稍加改变,就可以了。张伟良却认为二者虽然同为点状目标,但是此点与彼点大不一样。04号属地面固定目标,从理论计算上说来比海上移动目标的命中率应该高些,但04号的几个点面积偏小,又比较分散,用大机群横队投弹固然不行,即使搬用炸“中权”号的那一套也不合适。依他的想法,只能采取大机群集中优势兵力三机“品”字跟进,对这个狭小目标实行分散投弹的轰炸法……争到后来,他的轰炸方案虽然得到了大伙的共识,他却落了个自己否定自己经验的讥讽。

在迷离恍惚中,张伟良正想要对这个讥讽进行理直气壮的反驳,那小蜜蜂却一下子把他带到了战火纷飞的一江山战场,透过飞机座舱,他望见了正在火海中拼杀的步兵战士。这些背着沉重装具在龇牙咧嘴的海岸礁石间艰难跋涉的步兵战士,同他有着浓浓的骨肉深情。他本是从步兵出身的飞行员,步兵战士在战火中的酸甜苦辣,都是他亲身感受过的……

18日早晨8点,张伟良率领27架轰炸机同歼击机组成混合编队,轻车熟路地到达了大陈海湾的琅玑山上空。混合编队的大机群在琅玑山上空散开。歼击机群向高空飞去,去占领有利云层,来掩护轰炸机执行任务。张伟良命令轰炸机群,排成三机“品”字纵队,对准一江山岛飞去。

岩石裸露的一江山岛,像两条灰褐色鲨鱼,浮在碧波浩渺的大陈海湾里面。张伟良望着这两条鲨鱼,发出了头道命令:“各机组注意,找准自己的目标,搞好协同,高度2000米,水平投弹……坚决完成任务。”

随着这声命令,副团长宁福奎带领第2大队9架飞机去轰炸南一江山的第15、16号目标,副团长刘忠清带领第3大队9架飞机去轰炸北一江山的06、07、08号目标。张伟良自己带领着第1大队9架飞机去轰炸04号目标。在这个重点目标上他集中了最大的兵力。

机群刚接近一江山上空,便遭到了岛上高射炮火的拦阻射击。高射炮弹冒出小小的白烟,在空中飘动。张伟良一望见这阵飘飘荡荡的小白烟,心里好一阵欢喜。岛上敌人果然只有小口径高射炮,这些飘飘荡荡的小白烟,有些凌乱,不密集,显得敌人心里正发憷呢!他认准这个薄弱的拦阻火网,便掌稳飞机,加大油门,从火网上猛冲过去。

飞机越过高射炮的火网,04号目标便落进了他的眼底。从机舱内凌空下望,04号目标——中心村,同190高地紧连在一起。这里是片灰褐色山脊构成的大斜坡,依山就势修下的地堡群,天然地形成了一张层层叠叠的火力网,从战壕中掘凿出的石块,垒成了一道弯弯曲曲的矮墙,矮墙把战壕和堡群遮掩起来。张伟良梦境中的杀人魔场,正是这般模样。他终于看清了04号目标的真实面目,便对自己制定的轰炸方案更加充满了信心。

飞机逼近了04号目标——中心村上空,领航主任蔡之臣同他的轰炸协同诸元早已拾弄停当。张伟良望见蔡之臣的脸正嵌在瞄准具上,全神贯注着目标,他便稳稳地控制住驾驶杆,两只脚紧蹬住方向舵,给蔡之臣创造出一个最佳的瞄准条件来。

蔡之臣抓住飞机瞬间出现的稳定平衡,让中心村的投影点缓缓地移动到瞄准镜的十字中心上,这时,才把指头压在投弹按钮上,重重地往下一按,只听得咔嚓一声响,炸弹舱门大张开来,紧接着机身轻盈地往上一抬,四枚500公斤的大炸弹,一枚接一枚地抛向了空中。

炸弹在空中拉出一条弧线,直奔目标——中心村飞落下去。张伟良忽然发觉自己的飞机底部好像被石子砸了一下,飞机却照样在飞。他心中纳闷,便问蹲在后舱的通信射击师:“发现飞机有什么情况?”

“中啦,中啦!”蹲在后舱的通信射击师通过机内无线电话,将胸中的快活播撒到了整个机群。紧跟在张伟良身后的八架飞机,像条长龙似的,将一摞一摞的炸弹抛向了中心村的地堡群上。张伟良指挥一个轰炸机团,对一江山的坚固阵地进行了密集的轰炸。

8时10分空中突击完毕,炸弹投完后,张伟良领着机群飞8时15分到高岛上空集合返航。一看,全团28架飞机都完成了任务,都安全回来了!8时47分,空中又隐隐传来引擎声,28架飞机安全降落在笕桥机场。

机场轰动了,整个机场的男女老少还有机场内外的居民、学校师生,潮水般涌上来,欢呼空军部队的大出动、大轰炸、大胜利!

师判读室主任拈着冲洗好的照相胶卷走来,向张伟良报告:从轰炸照相胶卷上判读出:第1大队三架长机投下的十二枚重磅炸弹,有六枚直接落在04号目标上,命中率为50%……

张伟良最纳闷最担心的事——飞机投弹时挨石子砸了一下的感觉,到底被机务人员查了出来。这是一枚高射炮弹落在发动机前面的油路综合器上,亏得油路综合器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海绵体,炮弹片钻进海绵体后,被卡住了,没碰着油路管,真是万幸!一场机毁人亡的大灾难,同张伟良擦肩而过。张伟良欢喜得拍着机务主任的肩膀大笑:“我们机组人员命大!”

转过身来,他又郑重地嘱咐道:“记住!一个小时之后,你得保证把这架飞机修好,下午3点,第二次出动时,我还用这架飞机。”

坐镇宁波“前指”的副司令员聂凤智向张爱萍报告:据侦听,拂晓时分当我空军、海军、海岸炮兵在一江山跟前布下一张庞大浓密的火网时,一江山、大陈岛上的敌人还沉睡在安安静静的迷梦中;一连几天的大风使敌军司令官刘廉一和他的将士们深信,这天气绝不是共军发起进攻的时机。他们以及盘踞在台湾国民党军仍然没有发现我军的战役意图,仍然以为我军可能在披山岛登陆。他们不知道《孙子兵法》上说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时,有一群记者围了上来。他们分别是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赶来作战地采访的。见到“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肩上也背着一架照相机,记者们顿时产生了一种新奇感和亲近感。其中也有了解情况的记者知道这位儒将早就酷爱摄影艺术,过去每次到前线指挥作战,总忘不了带上照相机。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赶来拍摄这一战役纪录片的牟森找到了张爱萍,要求派一架飞机到空中拍摄。为了他们的安全,张爱萍没有同意。经摄影师们一再要求,张爱萍才在电话中同聂凤智商量,但出于对他们的安全负责,还是没同意摄影师们“上天”,只是派人送他们到头门山顶拍摄。

出于对摄影师安全的考虑,“前指”从司令员张爱萍到基层指挥员,都频频力劝牟森留在指挥所。但这位十分敬业的摄影师却说:“只有到最前面去,才能拍摄到最精彩的镜头!”

他“过五关斩六将”地对各级领导软磨硬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尖刀排的一名战士,同参战官兵们一起参加了誓师大会,一起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一起登陆航渡,一起写下了决心书和遗书,并指定了临时代理人。

即将出发前,牟森对随行的通信员小王说:“如果我牺牲了,请你代替我把摄影机和胶片送回北京。

当牟森所跟随的一连在海门礁右侧登陆时,遭到了敌人水际地堡火力的阻击。战士贾永平身负重伤,但仍然坚持拖着炸药包爬上礁崖,炸毁了敌人的铁丝网,为部队开辟出前进的道路。而这个年轻的战士,则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亲眼目睹到贾永平壮烈牺牲全过程的牟森,是第4个冲上岛岸的。他只听见子弹在耳畔呼啸,不时有战士中弹倒下,便将身姿放低、再放低,几近匍匐地从怪石嶙峋的礁崖上攀登。

那石崖非常难爬。牟森既要保护摄影器材不被碰坏,又?尽量不使自己摔下来。然而,在前进过程中他还是跌了几个大跟头,划破了新胶鞋和脚掌,鲜血流满一路。

精力高度集中的牟森没有顾得上包扎,甚至没有来得及发觉自己负伤。他只是跟着冲在最前面的战士,抢拍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镜头。

尽管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牟森等摄影师们拍下的,也就是后来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有5分钟长的尚不很清晰的电影纪录片。不少人因此而十分遗憾。张爱萍对此却不以为然。这位十分务实的儒将,向来是只顾敲钟,而不注重人们对钟声的赞美。

的确,在这些将军们眼里,能够波澜壮阔地展开的战争,无疑是人类最富有激情与诗意的画卷。因而在战争中他们的精力总是出奇的旺盛,从早到晚总是兴致勃勃的。他们那冷峻而又热情、深沉而又柔和的目光,似乎从来不露倦色。战场上那些充满着希望和光彩的语言交流,一切都仿佛是新鲜的。它们强烈地扣动着这些将军的心弦,把广阔丰饶的战争景呈现在他们前。

9时前,“登指”司令员黄朝天命令:“炮群实施炮火准备!”

刹那间,榴弹炮、野炮、海岸炮分别瞄准目标,开始试射,以修正射击诸元。9时整,各炮兵营的发射阵地上,炮揭开了伪装网,战士们在炮位前面洒了几桶水,以免射击时炮口前尘土飞扬影响瞄准,接着昂起了炮身,炮手们迅速地装填炮弹,重新对泥和礁、雷鼓礁标定了射向。9时50分试射完毕。敌我双方一时似乎处于静止状态,保持了沉默。

张爱萍司令员在马冠三副指挥、王德参谋长和黄朝天副军长、李志明政委、曾昭墟师长、陈雪江等的陪同下,走到头门山北岙岸滩,巡视、慰问各突击营指战员。他对大家说:“今天气象转好了,风力减弱了,空军航空兵火力准备效果很好,狠狠地轰炸了国民党军的阵地,到12时,我炮兵群就要开始炮击了,一直打到你们登陆,海军的舰炮、海岸炮也要进行支援射击,14时30分你们就要登上一江山岛了,我预祝同志们胜利占领一江山岛!”

步兵、水兵们,热烈地鼓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