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斗智斗勇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斗智斗勇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大陈岛的无线电波载着“洞庭”号被共军鱼雷击沉的噩耗飞进台湾“国防部”时,直震得台湾高层人物发蒙发憷:11月1日,一昼夜间,共军的飞机和鱼雷,一气炸沉炸伤了国军的4艘军舰,这等气势,何等了得?!两天后,蒋介石亲自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决定派“国防部长”俞大维、副参谋长余伯泉、美军顾问团副团长麦克唐纳等人,秘密赶赴大陈视察,协助刘廉一研讨加强防守的对策。

在大陈,俞大维一行首先巡视了一江山防卫区。防卫区司令王生明上校在203高地岩洞司令部门前迎候,俞大维心里明白,便大声夸奖道:“王上校大有汉将周亚夫之风啊!好好!”

前天,共军飞机轰炸大陈湾时,王生明正在台湾参加蒋经国主持召开的“克难英雄嘉奖大会”,刘廉一的告急电报到达台北后,蒋经国当即命他连夜赶回大陈,王生明回到大陈的时间,只比俞大维早了一天。俞大维惊喜地发现,就这短短的一天时间,这位王上校却已经令一江山的战备达到了一级标准。一江山阵地上近百门火炮,上千挺机枪,全擦拭得亮堂干净。大小仓库、屯兵场和各处子母堡群里面,都储满了弹药、粮食和饮水。岛上所有的军官眷属全部撤回了大陈,只有军中乐园的女性才留了下来,她们是负责心战的政工人员,当然不在眷属之列。俞大维一行进到前沿阵地,便代表蒋总统慰问官兵,他见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壮如虎,整个一江山岛笼罩在一团严阵以待的肃杀气氛之中。俞大维问王生明:“倘若共军来攻你,你能独立坚守几天?”王生明干脆响亮地回答说:“至少三个月吧!”

王生明的回答赢得了美军顾问团副团长麦克唐纳的三个“OK”,副参谋长余伯泉也连声夸赞:“好样的!”

刘廉一召来一艘炮艇,将俞大维一行送到了大陈湾三号锚地上。俞大维在这里仔细地查看了中权号沉没的海域,查问了这艘大军舰被击沉的情形。当他弄清,这艘1600吨的坦克登陆运输舰竟是共军轰炸机在风急浪高的恶劣天气,用三颗重磅炸弹,直接命中机舱和左舷,引得舱柜中的弹药和燃料燃爆而沉没时,他不禁轻叹了口气:“我第一次来此地视察时,共军的机师连海天分界线都辨不清啊……这才几天时间……”他把下面的半截话,咽在肚里,没吐出来。炮艇驶进了大陈外海的大浪区。在这里,麦克唐纳同余伯泉格外仔细地查问了“洞庭”号被击沉的经过情形。俞大维听说一向作战有功的“洞庭”号竟是被共军鱼雷部队用独艇单雷击中沉没时,他重重地点点头又接着摇摆了几下,啧啧有声地说道:“简直不可思议啊!”

炮艇最后转到了大陈岛南面的披山。俞大维在披山观察所里,透过那架双筒剪刀形炮兵观察镜,对准共军白岩山阵地细细端详了一番。他寻觅出了竖在白岩山脊背后的那根雷达天线,便问刘廉一,如此暴露的大目标,为什么没派飞机来炸掉?刘廉一苦笑了一下,回答说:“炸过啦,一连炸了三次呢。”“炸了三次,它还能存在?”刘廉一轻叹了口气:“这些暴露在外面的目标,十有八九都是搞的伪装,你今天炸掉了,过不了两天,它又照样冒了出来。” “假的!那它真的在哪里?”“我派地面谍报人员去查过,”刘廉一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那些雷达都藏在地洞下面,白天,那雷达天线被拆下来,隐藏在大地洞里,天一黑,又重新竖了起来。”

俞大维低着脑袋,在观察所里转圈,他的心,陷入了沉思。这个雷达站,真令人烦心,这是只锐利的眼睛。大陈南面的海面和空域,完全暴露无遗,台湾来的飞机、舰艇,油料、弹药、军需补给物资,哪一样能逃过这可恶的眼睛?这个掘洞深藏在地底下的雷达站,令俞大维想起了共军在朝鲜使用的坑道战术。这种看似笨拙却蕴藏着非比寻常的坚守战术,能叫美国人也束手无策,他俞大维对这白岩山雷达阵地,能有什么高招绝招呢?但是,他要保持自己的尊严,绝不能在下属面前暴露他的无能,他只好违心地抛出一句明知不可为仍然要求部属去“为之”的话来:“一定要消灭它!”“是,一定要消灭。”刘廉一应付得十分干脆响亮。

放下雷达站的事,俞大维把刘廉一召到炮兵观察镜前:“共军鱼雷艇的锚地在哪儿?”“在观察镜里看不见它!”刘廉一离开炮兵观察镜,从随行的参谋官手里取出一张《披山防卫区地形图》来,戴着白手套的指头在图上重重地叩击了一下:“两个中队,八艘俄式鱼雷快艇,分散停泊在岩壁下的洞窟里。”俞大维的眼光凝注在这鱼雷停泊场上,两道眉毛渐渐锁紧起来,一根指头在地图上缓缓地划出了一道大弧圈。弧圈表示着鱼雷快艇向大陈海区出击的航行路线。随后,他抬起双眼遥望着头门山背后的高岛——共军的另一艘鱼雷快艇,就停泊在那里啊!一个半月前,国军的“太平”号就是被这支快艇部队在渔洋海面击沉的……

在地图的白纸上,在俞大维的心目中,这高岛同白岩山的两支鱼雷快艇,就像两个锐利的铁钳,或者说,螃蟹的两只大螯吧,大螯隐藏在大陈港湾的北面和南面,互相呼应着。凝望着这两个遥相呼应的铁钳,俞大维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反剪起双臂,在观察所外的空地上踱起方步来。同行的副参谋长余伯泉和美军顾问,瞟着心事重重的俞大维,噤声屏息。只有刘廉一,踮起脚尖,不紧不慢,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俞大维回过头来,看见只有刘廉一跟在身后,便停下身来,低声问了刘廉一一句:“下一次,再遇上个恶劣天气,你的这些军舰再停避在大陈湾里,共军在出入口上布下水雷,再用这两支鱼雷快艇从高岛和白岩山一齐出动,把港湾封闭起来,他的轰炸机编队再次出来,那时候,你对这些军舰做何处置?!”

刘廉一环顾四周,并无别人,便凑到俞大维跟前,吐出一句肺腑之言:“钧座,你真是问到我的心病上了!”

“老弟,此话怎讲?”俞大维意味深长地对刘廉一抛出了一个含蓄的微笑。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局面……卑职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这个局面就要出现……而我只能束手无策呀……”刘廉一的大脸上挂满了一个苦字。

“讲吧,讲吧!把你心里想的,统统告诉我。”俞大维显出一副长官的慈祥宽厚来:“你我相识多年,情同手足啊!”

“谢谢钧座,”刘廉一涨红着脸,迟疑了一会儿,到底讲了:“去年11月4日,共军笕桥的轰炸机头一回偷袭大陈港湾,未能得逞,随后,这高岛的鱼雷快艇,在渔洋海面将我“太平”号击成重伤,从这个时刻开始,我发现共军是在有计划地夺取我在大陈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我大陈海湾的军舰,成了共军必定要获取的一大目标,而我在大陈上空的制空权早已失去。台湾来的战机最多也超不过五分钟的停留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让大陈海湾的军舰,实行昼出夜归的规避战术,以求保全军力,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共军的飞机,鱼雷快艇,竟敢在如此恶劣天气出来对我实行偷袭……卑职深自愧疚……”

“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不提也罢,”俞大维把谈话扭转过来:“为今之计,你看应怎样应对这个局面?”

“钧座,请恕卑职直言。为今之计,只有让大陈湾主力军舰,暂时移动一下停泊地点。”疑虑重重的刘廉一,把话说得尽量婉转,尽量轻松,尽量活跳一些。

“这个意见,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依老弟所见,转进到什么处所方为妥当?”

刘廉一心知肚明,这地点的事,俞大维其实心里早有了谱,不过,俞大维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自己心里的话,绝不容易吐出来,他是想借刘廉一的嘴来讲。刘廉一也是个见风使舵的高手,便半真半假地试探地说道:“钧座高见。不知南麂岛以东海域如何?”

“那几个小岛安全可靠吗?”

“那几处在本防区的最南面,是本防区第6大队长期驻扎的地方,那里靠近温州,而共军在温州地区的兵力一向薄弱。北面又有我披山可供掩护,同高岛白岩山鱼雷基地相隔也远些,附近小岛甚多,可以供海军舰艇分散配置。一旦大陈有事,前来接应也称方便……”

“除此以外,还有别处可供选择的吗?”俞大维的白手套在南麂岛南面和东面海域画了半个大弧圈。

刘廉一眯着双眼,望着俞大维,犹犹豫豫地试探着说:“南麂以东是深海区,没有可供停泊和补给的地方。往南,虽然有几处可供选择的去处,只是嫌它离大陈过远,一旦有事,接应起来很不方便。”

俞大维沉吟了半晌,双眼满含笑意地问道:“依老弟高见,就只有这个南麂岛海域了,是吧?”

刘廉一明白这话真正的含义,便眨眨眼,极尽谦恭地回答道:“全凭钧座一言定夺。”他把这拍板的大权推回俞大维的怀里。俞大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像这等一旦失事便得追究失职的大事,他当然不肯揽在自己肩上,便说:“此事关系全局,回台湾后,我把老弟所见,面呈总统定夺。”

“那就全仗钧座在总统面前多多美言了。”两个人都把皮球踢到了蒋介石身上。

“暂时要严格保密。”俞大维郑重地在刘廉一肩上拍了一掌。

刘廉一赶忙将海图卷好,藏起来。俞大维重新回到炮兵观察镜前,招呼刘廉一、余伯泉和美军顾问等人,站到前面,问道:“诸位,共军如若攻我大陈,他的主攻方向该选在什么地方?将从何处实行突破?请实言相告。”

以年轻俊秀、学识超群享誉军中的副参谋长余伯泉,今日大半天被晾在一边,多不自在,好容易才等到了这个一展才华的机会,便纵情恣意地发开了宏论:“依卑职浅见,如果共军妄敢窥我大陈的话,这披山岛定是他首战必攻之地。其理由有三:一、披山离共军控制的大陆海岸线最近,可以充分发挥其岸炮的威力,摧毁我披山工事,为其地面部队进攻开辟道路。相形之下,大陈岛本岛不必说了,即使北面的一江山也并无此种绝对有利的条件。二、共军缺少现代化舰船,难以遂行长距离的两栖登陆作战,而披山靠近大陆海岸,便于其船团作多路多梯次的展开,漕渡时间可以大大缩短,便于发挥其步兵善战的优长。其三,共军作战追求首战必克,选择披山作为首战必取的目标,正合他的意欲……”

余伯泉意气昂扬地随在俞大维、刘廉一和美军顾?的身后,离开了披山。大陈岛守将刘廉一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巨大的震撼──他不曾料到,共军的多种飞机竟会联合编队出动,竟敢对他的指挥中心、雷达、高炮和港湾里的军舰,实行大面积的摧毁袭击,他也不曾料到,在这个紧要关头,台湾空军竟无一兵一卒前来援助!他分明觉得,这是共军在同他争夺制空权制海权,下一个更大的打击就要到来,而打击的首要目标定会是大陈湾里那十来艘军舰。只要那些军舰被打沉或者被打跑了,共军也就把制空权制海权夺到手了。他眼望着这个即将迫临的风雨危城局面,便立即改变了大陈港湾军舰行动的计划。命令他的这些宝贝军舰白天分散到外海去游弋,黄昏前后才回到港湾里来补给食品,增添燃料,稍事休息后再火速离港“规避”。他用这一手来对付共军的下一个打击,他要让共军惯长的袭击战术置于无用之地。他命令上大陈、下大陈、披山、麂山、一江山的守岛部队火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他只让海军舰艇维持对渔山列岛海域的夜间巡逻。此处是他探测舟山群岛和东矶海域共军动静的一大前哨站,他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地保护住这个地方。

就在刘廉一心身交瘁,穷于应对共军的下一个打击时,共军的一支鱼雷艇大队,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他的面前。11月1日,也就是张伟良率领轰炸机群出击大陈湾军舰的当天夜里,陶勇将军派出的9艘鱼雷艇,从千里之外的北方基地赶来,进入了高岛锚地,等待战机。它是张爱萍在“瑞金”号军舰被击沉的当晚提出要求增派的。

高岛锚地,好比抗日游击队风餐露宿的一处野营地,名曰“锚地”,却没有鱼雷艇停靠的码头。鱼雷快艇大队长只好弄来几条登陆艇,让鱼雷艇将缆绳系在登陆艇上。鱼雷兵给登陆艇取了个新鲜称号,叫“活动码头”。活动码头上没有住房,鱼雷兵们只好在鱼雷艇上藏身。鱼雷艇舱面狭窄,鱼雷兵只好轮流到岸边大树底下去栖身,饱尝着日晒夜露的滋味。海上雨多,大雨来时,鱼雷兵们便穿着雨衣挤在鱼雷艇上“淋浴”。寒潮时不时袭来,那狂呼啸叫的寒风却让穿得不薄的战士们个个脸色泛青泛紫,满身鸡皮疙瘩,上下牙关打嗑。这种生活,用鱼雷兵们的话说:“除了一颗心是热的,其他都泡在冰水里。”

高岛“锚地”在生活方面对鱼雷兵们刻薄无情,鱼雷兵却对它情有独钟。“此处地形隐蔽,四周的小岛、谷口,对快艇的机动、疏散、伪装都很有利”。“没有正式的码头,反倒是件好事,能给敌人造成错觉,以为这不是鱼雷艇待机的地方,便不会留神搜索”。快艇同此处的山、水、树木混成了一体,敌人无论从天空朝下看,还是从外海往里瞧,都没法子分辨出来,“真是老天爷给我们安排的一处好地方”。

这个“活动锚地”的出现,出自陶勇将军的匠心独运。三个月前,陶勇在宁波城里同张爱萍商定举行“封锁海岛之战”后,一回到上海,便将分散在青岛驻地的鱼雷快艇31大队隐秘地调集拢来,他给鱼雷大队定下了一个歼灭敌人的指标:“一定要让敌人‘永’字号军舰一至二艘永远埋葬在东海的波涛里面。”他殷切地嘱咐大队官兵:“这是中国海军鱼雷快艇的首次出击,不打则已,打则必歼。”鱼雷大队南下宁波参战时,他让鱼雷艇留在舟山基地搞战前练兵,却派情报处副处长章宏和大队指挥员率领一个精干的作战班子进到高岛锚地,运用各种侦察手段,对未来的战场搞实地观察,抓第一手的水文气象资料,研究制定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作战方案。大队指挥员回到基地后,对艇长以上指挥员进行了十次以上的集体研究,组织了多次图上战术作业,进行了多次夜间实兵演练,如此这般地紧忙了三个月,使战前练兵达到了完全成熟的地步。鱼雷大队接到宁波前指向高岛锚地集结待机的命令后,陶勇电令舟山基地司令派出一队护卫舰进行掩护。护卫舰用缆绳把鱼雷艇拴在舰尾,牵引着在海上行进,让护卫舰高头大马的形象被大陈雷达扫描在荧光屏上。大陈守将刘廉一从雷达荧屏上目睹了这场瞒天过海的好戏,竟大大宽心下来,全不知道他那些军舰的克星已来到了跟前。

几天后,俞大维在大陈岛活动的情况,作为绝密情报,出现在张爱萍的案头。张爱萍一面吃着早饭,一面贪婪地品尝着这些绝妙奇文。一个意蕴深长的笑,飞上了他的双颊。他该多惬意啊!大陈港湾那10艘军舰,正半遮半掩地朝披山南面的麂儿岛转移。这些大小舰艇,白天还照样在大陈、一江、渔洋海面游弋,照样大模大样地在深海里闯荡,可是,只待天色黑定下来,它们便一个个宿鸟投林似的溜到麂山周围的那些岛屿去过夜了。大陈锚地上那许多高大建筑,照样蹲在那里发呆发愣。可是那些重要的机器,贵重的装备、器材,却一个个拆运走了。大陈港湾眼看变成了一个空壳壳,这是一个暗度陈仓之计啊!张爱萍对敌人这个“暗度陈仓”计策,感到几分可笑,又觉得有几分可怜。他料定这等偷偷摸摸转移兵力的大事,只有蒋介石才能拍板的。这个“总统”当到这等尴尬地步,也真叫人看得好笑。他笑蒋介石死守大陈的决心似乎已经开始动摇,他笑蒋介石把大陈防区的制海权就这样无可奈何地放弃了!

吃罢早饭,公安16师师长李国厚送来了一个新的情报:16师的侦察队员,化装成台州渔民到披山海上捕鱼,将捕到的鱼送到驻守披山的突击大队去卖,这种卖鱼活动已经搞了几年,突击大队从不见怪,在卖鱼中,侦察员们发现,昨天夜里,从大陈岛运来了一批重武器,还有两个连的兵力,这支新调来的部队正在披山纵深挖洞,修造地下工事……

“这是一个新动向!”张爱萍望着这个情报,喝了一声,连忙把王德参谋长找来:“让情报处抓紧把这个情报核实一下,看看敌人是在动真的,还是在搞佯动。”

张爱萍最担心的,是自己跳进敌人设下的陷阱,受骗上当。他担心敌人军舰退出大陈湾,退到南麂岛同敌人的突击大队在披山大修工事是一个隐真示假的骗局。他的军舰退出大陈海湾是想引诱我们大胆放手去攻打披山。到时候,他再让军舰和飞机杀回来,对我攻披山的部队实行夹击。他时时警惕着敌人,搞“卑而骄之”的诡计。过了两天,机要处将夜间截获的一封绝密电报送到张爱萍面前。绝密电是俞大维发给刘廉一的,被情报处破译出来了。“披山构工进展如何,速告。必须克日完工,切切。”

张爱萍看过这份情词急切的密电,胸中的迷雾终于化解开来,便把聂凤智、马冠三、林维先和参谋长王德召到一块,对这份密电进行剖析。

“敌人在披山增兵、修工事,动真的,这是件好事。”张爱萍指住那封密电笑了:“这证明,俞大维回到台湾对蒋介石提出的几条建议,蒋介石都点头拍板了。像余伯泉这种庸才短视的意见都没看出来,真把披山当作我们进攻的主要方向了。看来,大陈敌军的原有部署,都有可能要作出适当的调整了。司令部要多多留心。”马冠三说:“没想到俞大维对这等牵涉全盘布置的大事,也轻信了余伯泉这种纸上谈兵的瞎说,原先那个一江不保,大陈危矣的话,不也是从这个俞大维嘴里说出来的吗!”聂凤智笑着喷了口烟,接过话来:“这也难怪,这三个月来,我们的飞机、快艇,总是在大陈岛西面、南面接二连三地出现,还对披山、南麂北麂,不断地进行侦察,进行轰炸。披山离台州海岸很近,我们的部队经常在这一带进进出出,调来调去的。在一般军事家的眼里,这披山是很适合选作突破点的。况且,如今的一江山,已经修成了一座要塞式的堡垒群,俞大维这回亲眼看到这一江山的大变化,他断定我们没能力拿下这地方来,所以他原先一再强调的‘一江不保,大陈危矣’的看法,也就自然改变了。”

“还有一层,”张爱萍截住聂凤智的话:“俞大维这个人,是有点眼光,有点能力的。不过,他有两个大弱点,一个是耳朵根子太软,爱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当他独当一面掌管一方时,他的头脑是冷静的,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上次,他对一江山的看法,就是在这个条件下得出来的。这个人的另一大弱点:他毕竟是半路出家当大和尚,对于战场风云变幻的微妙之处,对于利害之间那些深层次的辩证关系,他并不真正懂得,想不清楚,看不明白。孙子兵法上说:‘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俞大维不过达到了‘闻’的地步。而没有达到‘知’的地步,对于余伯泉把作战重点摆到披山这样重大的失误,他没有那个眼力也没有那个胆量来进行辩驳,再有一层,余伯泉是蒋介石的红人,是蒋介石亲自派到大陈来的,这种人,他也得罪不起,设身处地为俞大维着想,他最稳当的办法,便是不加个人可否,只把余伯泉的意见一五一十地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是个多疑爱变刚愎自用的人,一听余伯泉的话,振振有词,便轻易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在蒋介石的历史上,这样的事,还少吗?”

一席话,说得大伙都笑了起来,觉得张爱萍对指挥员性格的分析,果然深刻、有独到的见地。张爱萍接着说:“这真得谢谢这几位大人,帮了我们的大忙啊!”转过脸来,对王德说:“以后,空军、海军、公安16师部队,对披山一带的活动,都要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不可放松,也不可加大力度,好让人家觉得,我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什么秘密……”

将军们对披山方面的情报剖析完了,马冠三便提出:“我看封锁敌岛的作战计划已经完成,现在该是抓大演习的时候了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