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备战中国东南角3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备战中国东南角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当时,苏联被新中国视为“老大哥”,各部门、各级都有他们的专家或顾问,十分受尊崇。然而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教训,自然是极为刻骨铭心的。

叶飞听了苏联顾问的意见后,就当即心情激动地发言,用自己当年指挥第一次攻打金门、遭受挫折、兵败海岛的事实,反驳了“老大哥”的意见。

最后,经张爱萍、叶飞、陶勇、王德等的努力,会议还是决定:在连城、漳州突击修建机场,同时修筑鹰厦、福州铁路和厦门海堤,计划动用五个军的兵力参战。于是就研究制订了一个“攻击大陈、金门作战方案”。

方案中提出根据大陈、金门敌情、地形及预期我之作战准备状况,两处同时攻击困难较多,战备时间势必很长,据目前情况看,以逐岛攻击为好,并提出了先攻大陈、后攻金门和先攻金门、后攻大陈的两个方案,分析了两案利弊后认为先攻金门、后攻大陈为有利。

攻击大陈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上、下大陈一起打;一个是逐岛攻击,先攻上大陈、后攻下大陈,有足够运输船只,以两岛同时攻击为好,可收全歼守敌之效。预计可于1954年夏季前后发起战斗,争取48小时内全歼守敌。

攻击金门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大小金门同时攻击,一个是逐岛攻击,先攻大金门、后攻小金门,建议1955年春发起战斗,争取72小时内全歼守敌。攻击金门需增修漳州、晋江二级机场各1个,扩建福州二级机场1个,修厦门、莲塘三级机场各1个,或增修惠安三级机场1个,变莲塘机场为预备机场。

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批准了这一个方案,同时也认为由南向北先打金门一案为好。解放金门之后,闽、浙沿海敌占岛屿将可能不攻自破。

1953年7月,张爱萍和叶飞随陈毅一道进京,呈报作战方案,并当面向毛主席汇报。

北京。中南海,红墙金瓦,绿树成荫,碧波荡漾,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极其不同凡响。

绿树浓阴,丰泽园和西花厅的灯光,总是伴随着满天星斗不断地闪烁。黑夜与白昼不知停歇地你追我赶。

从一个个夜晚到一个个黎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第一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一直忙得不可开交。

这一时期,繁忙的战事,以及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而发生的各种新事物,似乎是有意不想让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休息。接二连三的情况,雪片般地送到了他们在中南海的案头:

一会儿,大规模剿匪斗争的情景浮现在他们眼前——在我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时,国民党反动派残留了溃散武装200万人,潜留了各种特务分子60万人、反动党团骨干60万人,妄图以所谓“大陆游击”同新生的红色政权进行长期斗争。他们与反动会道门、土匪、地主、恶霸相勾结,气焰嚣张地进行反革命骚乱,有的阴谋破坏工厂、水电站、矿山、铁路、桥梁,烧毁仓库资源;有的组织反共地下军……人民解放军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一会儿,海南岛战役的情景跃出在他们的脑海——战将邓华、韩先楚指挥的部队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主力强渡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在1950年3月5日和26日,两次偷渡成功;4月16日两个军的主力强渡琼州海峡,17日凌晨胜利登陆,解放海南全岛。

一会儿,解放万山群岛的激战情景掠过他们的心灵——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香港、澳门之间,控制着港、澳的主要航线与珠江入海孔道。1950年5月,我军对万山之敌发起攻击,经过十几次的战斗,终于迫使敌舰队仓皇逃往台湾,将这两个群岛全部解放。

一会儿,向西藏进军的路线又标明在他们办公室的巨幅地图上——就在第一个国庆节后不久的1950年10月6日至24日,张国华、谭冠三指挥的18军进行了昌都战役,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

一会儿,朝鲜战争的枪炮声回响在他们的耳边——美帝国主义悍然入朝,将战火引向了中朝毗邻的鸭绿江边。为了保卫共和国的安全,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紧急北上,保卫祖国领土不受外来侵犯。

入夜时分,精力充沛的周恩来像往常遇到大事时一样,快步向毛泽东设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驻地奔去。

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总是两眼灵活有神,动作麻利快捷,口齿伶俐,反应机敏。一般人与周恩来对话,常常是你刚说上半句,他就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开始回答下半句了。

时光荏苒。自1947年3月,时任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彭德怀临危受命,出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去统领一个大战略区的军事事务后,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与总参谋长的职务,便由中央资格最老的副主席周恩来接替了下来。因此,可以说周恩来既是开国总理,又是开国总参谋长。

此后,虽然徐向前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并因其长期患病由聂荣臻代理,但中央军?的日常工作,仍然一直由周恩来主持。直到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国接替他为止。

聂荣臻元帅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经写道:担任代总参谋长那一段,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繁忙的时期。……当时中央军委与党中央住在一起,都在中南海。我的办公室就设在距离毛主席、周总理住处都不远的春藕斋。那是一间大厅,中间用木板隔开,一分为二,一头是我的办公室,另一头就是作战室。……那时军队工作真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从1947年到195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工作这5年多时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军事工作极为繁重而有成效的时期。

他日理万机,对各项工作都考虑得很多、思索得很细,总是处于亢奋不已的工作状态。

那段全新的生活,曾被不少人称为“我们共和国最美好的时光”。春风习习,霞光绚烂,眼前完全是一个人民新政权创建伊始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人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围绕着共同的崇高理想和愿望,也便感受到一种兴奋。每一个意气风发的工农兵都可以说是开创伟业的英雄。

算起来,这是张爱萍第二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厅。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厅是1949年9月28日,当时距华东海军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只有半年时间,自己是作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率原国民党海军起义将领林遵、曾国晟、金声、徐时辅和工作人员黄胜天等晋见毛主席。

那一次,在朴素高雅、古色古香的厅堂内,毛主席用力握着张爱萍的手,用亲切的眼神望着这位关注已久的“白袍小将”。

毛泽东湖南口音很重,他首先称赞林遵率领国民党军队的第2舰队起义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为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了大功。然后便着重讲了多年来我国有海无防、吃了很多亏的历史教训,谈到东南沿海岛屿还没有解放,要准备解放台湾,等等。

哦,毛泽东!张爱萍深知这个学识远远超出常人的伟大人物,思想极其活跃,眼光极其敏锐,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可以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毛泽东的意志,如今是谁也不能违背,谁也不能逆转的......

迄今已经是五度春秋了。而且又经过了新中国成立这样改天换地的大事。然而,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大厅里陈设依旧,简朴而温馨,仿佛没有增添任何设施。

张爱萍感到,只是毛主席的神采,似乎比以前更富有光华了。虽然就在不久之前,张爱萍曾在毛主席乘“长江”舰沿长江视察时,在南京下关受到了接见,并且还被陈毅司令员推到毛主席身边介绍高干队的人员和情况,然而这次再见到毛主席,他仍然感到特别亲切、激动。

当时的毛泽东主席正当盛年,面色红润,身体十分健康,神态安详而坚毅。

张爱萍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两人都显然感觉得到对方手上的力量。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给张爱萍最突出的感觉是:这是一个非常自信、只要认准目标就一定要始终不渝坚持到底的人。他的臂腕还相当有力,使自己全身的神经一跳一跳地发胀。

毛主席顺势拉张爱萍坐到了沙发上。

张爱萍简要汇报了解放大小金门的方案。他不仅讲得准确、生动而且充满了感情。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并对张爱萍说:你就担任解放金门的总指挥吧,先组织起一个前线指挥部。

毛泽东看到在座的将领大都是青年人,便专门讲了青年人的可贵品质和弱点。

对毛主席的厚望和重托,张爱萍颇感突然。他连忙谦虚地说:“我认为还是请叶飞同志担任这个总指挥合适,这二三十万人我可指挥不了。”

毛泽东很善于运用人们熟悉的事例来作比喻,喜欢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明复杂的道理。他不乏幽默地说:“人家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这二三十万就讲太多了?”

陈毅司令员在一边道:“毛主席已经决定了,我们就这样落实吧。”

毛主席又询问了一些东南沿海敌占岛屿与敌军活动的情况,对张爱萍说:“现在看来,朝鲜很快就要停战,你和叶飞还没去过朝鲜战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到朝鲜去见习一下嘛。解放金门的准备工作,修机场、调部队,让在家军区领导指挥就行了。”

陈毅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回去就安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