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备战中国东南角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备战中国东南角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岁月仿佛江河的洪水奔腾而去。革命胜利的曙光终于冲破黑暗浓重的旧中国的枷锁,并迅猛荡涤着华夏大地上的耻辱与遗恨。

那段时间,真堪称是整个中华民族最最令人兴奋的时刻。碧蓝碧蓝的晴空下,掠过了一批批带着鸽哨的鸽群。处处是迎风飘舞的红旗与大幅标语,处处是喧天的锣鼓与此伏彼起的烟花爆竹。

那些日子,佩戴臂章的解放军指战员,在刚刚获得解放的大、中城市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一员。白天,他们在工厂、银行、博物馆、报馆、图书馆、仓库、文物古迹和要害部位站岗值勤,夜晚则身背钢枪,在大街小巷的路灯下巡逻、警戒,将城市里的工业设施和革命文物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张爱萍亲眼目睹到的一些情景实在令人感动:指战员们模范地执行城市政策,不进民房,常常就顶着一条难以御寒的棉被,或穿一件很薄的大衣,或露宿街头,或挤在市民的门道光。

张爱萍被任命为华东军区参谋长不久,军区司令员陈毅就指示他一方面抓紧部队的军政正规化训练,另一方面多考虑一些大陆东南角沿海诸多岛屿的解放问题。当时他们都想起一句毛泽东主席的名言:对反动派你不打,它就不倒,就像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那时,张爱萍正当年。他干练、潇洒,两眉漆黑,双目闪光,面容清秀而不乏英武之气,

他穿着很朴素:制式军装,圆口布鞋,青色线袜,总是洗得十分洁净,熨得展展妥妥。每天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胡子刮得下巴泛青。

酷爱学习与思考的张爱萍深知,稍微有些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的人都会晓得,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据统计,全世界的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2.5倍,占地球总面积的71%。早在纪元前,罗马共和国的哲学家西塞罗就感慨万端地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英国政治家沃尔特·雷利爵士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兴衰史中,得出一个引人深思的结论:“谁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即控制了世界财富,因而控制了世界。”

毋庸置疑,海洋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从战略角度看,海洋既有商业航运价值,又有军事价值。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百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三大发源地。以山东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与以浙江宁波附近的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百越文化,地处中国东部与东南沿海地区,到处可见海洋文化的痕迹。龙山文化传播到海外,是从山东渡渤海,沿着黄海北岸到达朝鲜半岛南端,然后借左旋环流与太平洋暖流东漂,顺风顺水,一直漂流到太平洋东岸。

近代以来,在菲律宾、苏拉威西和北婆罗洲、夏威夷、马奎萨斯、社会岛、库克群岛、奥斯突拉尔、塔西地岛、查林姆岛、新西兰、复活节岛与南美的厄瓜多尔等地,都发现了源于中国百越人的有段古锛。这些古锛是通过百越人的海上漂航传播开来的。

美国的生化学家经过研究考证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中国人。他们是在大约6000年至2万年前由中国大陆顺太平洋特定的海流东漂,经过漫长的海上生活,横渡太平洋到达北美洲的。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航海时期。宋朝和元朝时,中国的航海业进入了全盛阶段。福建的泉州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中国远洋船队达到了“虽天际穷发不毛之地,无不可通……”的水平。元世祖忽必烈曾经两次下令属下庞大的海军船队越海远渡日本。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曾经多次派遣宦官出使亚、非诸国,招徕各国使臣进贡,开拓贡使贸易。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这位对海洋的认识很有先见之明的中国回族人曾经向明仁宗进言:“欲国家强盛,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清初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学家陈忱所著《水浒后传》,曾经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李俊等“梁山好汉”打出大陆,纵横海上,一直到东南亚某国重建“农民革命根据地”的传奇故事。那虽然是小说,但文学毕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陈忱的出色创作,也不会完全是“空穴来风”。

然而,正如中国历史上虽有许多精彩的发明,但并没有在中国引发革命性的变化。郑和等古代哲人超前的海洋观,也只成为稍纵即逝的火星。

在整个世界进入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之际,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施行着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不能不大大束缚了中国各方面发展的步伐。

以往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头脑中,中国的领土即国土,等于国家所管辖的陆地,只有960万平方公里。根本不晓得还有“海洋国土”一说。中国历史与世界各国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一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倘若忽视了海洋,丧失了海权,走向衰落只是迟早的事情。

一到浙东,张爱萍就明显地感觉到了海风的湿润。其实,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就担任过浙江省委的军事书记,对浙东的情况很熟悉,晓得这里早在20世纪20 年代就建立了党组织,1930年初成立游击大队,同年扩编为红2师,经历了五十余次战斗,形成革命武装割据的鼎盛时期。在长达十几年的艰苦斗争中,红2师牺牲了300余人,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播下了革命火种。1944年9月、1945年9月、1947年10月和1948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多次调集重兵“清剿”,这里的党员和群众白天放哨劳动,夜宿深山茅棚、吃番薯,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与敌回旋,使敌军屡“剿”屡空……

张爱萍感到,这的确是个充满魅力和神奇的地方,画家在这里能发现诗一般的色彩,诗人在这里能寻找到梦一般的意境,舞蹈家在这里能体味到飞翔的感觉,歌唱家在这里能唱出天籁般的声音,而军事家在这里则能导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因此,张爱萍在担任浙江军区兼第七兵团司令员的时候,就曾组织解放了洞头岛。然而此时华东军区所辖福建、浙江沿海的20多个岛屿,如金门、马祖、上下大陈、南北麂山等,仍然被国民党残敌所盘踞。他肩头担子的分量可想而知。

据可靠情报,蒋介石临从大陆逃走时,曾经一再叮嘱部属:“大陈是我们党国反攻大陆的前进基地,而东矶列岛是我们前进基地的前哨阵地,一定要坚守,不可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确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蒋军残部一直是不断对大陆沿海居民袭扰,猖狂破坏海上航道和渔业生产,使我方大批货轮、渔船不能进出椒江、瓯江等沿海港湾,为沿海渔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等人把这里当作反攻大陆的滩头阵地,妄图以此为跳板反攻大陆。总之,双方的战争之弦都绷得很紧,同处于盘马弯弓箭不发的高度紧张状态。

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们都一致认为: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思想,不仅适用于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也同样适用与解放整个中国东南角。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动跑掉,必须尽快解放沿海诸岛!

在此之前,张爱萍还没有接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时候,时任参谋长的张震将军就曾经专门到浙江、福建前线搞过一个多月的调研。他们深深地被这片沧桑巨变的土地所吸引,并向总参谋部、中央军委并毛泽东主席呈报过《关于对金门、上下大陈作战方针的建议》。他们认为:从作战方向上看,由北向南,先打上下大陈之敌要更好些,对盘踞海岛的敌人,要“以联合作战方式聚歼之”,“求得在这个战役中取得海陆空协同作战经验,同时也予海空部队以实战锻炼机会”。

张爱萍接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后,当即便打电话要找王德。

这满口京腔的王德,和当时的许多老将军不同。他没有参加过长征,也没有赶上土地革命时期的江南游击战争。为此,他常常在众多行伍出身的同僚面前谦称,我只能算是“半路出家”的军人。但王德的革命资历,却绝不比其他将军们短,1935年“一二·九”爱国运动时,他就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又从戎但未投笔,长期在陈毅司令员的帐幕中做参谋工作。他对我军的司令部业务十分精通,堪称是华东野战军数得着的“军师”之一。他的勤谨与干练,更是被张爱萍视为得力助手。

当听张爱萍参谋长有电话找自己时,王德正难得地和妻子一道在街头徜徉。

这时,路边的树木刚刚吐出绿色的嫩芽,预告着严冬已经过去,初春悄然来临。

当王德听到老首长的传唤,抱歉地与妻子相视一笑,匆匆返回办公室,立刻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王德同志啊,有一个问题很重要。请你立即将军区司令部给总参、军委和毛主席《关于对金门、上下大陈作战方针的建议》找来,认真看一看,并按照其中所谈的作战方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张爱萍的到来,像一团火,使整个军区机关的政治空气大大活跃起来。他强烈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文化素质,更有力地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忱。

日历,虽然只是由一些平常的数字组成,但它却是历史的一种记录,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那么,还是让我们重新翻阅一下当时的日历吧!

1952年6月11日,张爱萍看到中央军委给陈毅、谭震林、周骏鸣和自己的电文:同意华东军区建议。决于9月或10月攻占上下大陈岛,6至9月为作战准备期。电文还就参战陆海空部队作了明确规定。

4天之后,张爱萍便以华东军区司令部的名义,向军区所属部队颁发了《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为加强海防、巩固国防、彻底歼灭浙南沿海残敌,打通南北航运,并为解放金门、台湾创造先决条件,决定以陆军第21军全部、第22军65师,在华东海军全部与空军主力协助之下,坚决攻歼上下大陈岛据守之敌,解放大陈岛,并相机解放浙江及闽北沿海匪占岛屿。

6月23日,张爱萍又以陈毅、周骏鸣和他自己的名义,将此件呈聂荣臻代总参谋长、粟裕副总参谋长,并报毛泽东主席。

7月16日,张爱萍和军区副参谋长周骏鸣向总参谋部呈送了关于解放大陈岛作战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其中包括海军修木壳登陆艇、宁波机场,空军扩建笕桥机场、修黄岩前进机场、栎社和海门迫降场以及陆军训练费用和各种器材等内容。

9天后,张爱萍又以他和周骏鸣的名义向总参谋部呈送了华东国防部署的报告,并附去华东地区沿海工事、铁路、公路增建图一份。这份报告中提出的国防任务方针是:确保厦门、舟山等海防要地,加强宁、沪、杭三角地带及山东半岛之防卫,并以积极作战方针,逐次攻占大陈、金门等近海岛屿,以及攻占台湾,解放全部国土。报告中还提出了部署调整方案、构筑永久性国防工事、扩修机场以及增修铁路、公路等建议。

张爱萍没有想到的是,7月24日,中央军委的彭德怀副主席在他们呈报的《对解放上下大陈岛登陆作战的指示》上批示:“进攻上下大陈岛屿,美海空军亦可能参加,为慎重计,须待朝鲜停战实现后举行为宜,请主席考虑批示。”

7月27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你的意见,在朝战结束前不要进行对浙江上下大陈岛的作战。朝战结束后何时进行及为何进行此项作战,亦须慎重考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