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收拾金瓯片片4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收拾金瓯片片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排,支援3排!反击敌人!” 连长顾展宏果断地命令。

然而,由于敌军人多势众,2排未能冲击过来,只能坚守在147.5高地上。一时得势的敌军兴高采烈地高喊:“活捉小顾!打回大陆!……”

3排7班仅存的3名战士,接过牺牲战友手中的枪弹,继续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

已经被提升为第62师师长的孙云汉听到侦察科报告的敌情,立即给距离白沙山岛最近的本师海防大队齐德胜大队长和陈超政委下达命令:“马上派部队支援61师!”

孙云汉还拿起电话,迅速将敌情通报给驻在海门的华东海军炮艇大队陈雪江大队长和台州军分区机帆船大队戴玉生大队长,请他们也派部队支援。

第二天凌晨3时半,天还黑蒙蒙的。正在附近执行任务的61师侦察连和62师警卫连,趁退潮之机涉水急援。5时许,他们向登上白沙山岛的敌人发起反击,先后4次将其压缩到交通壕内。

天亮后,被击退的敌人在其海军炮火的掩护下,继续向白沙山岛疯狂进攻,在125高地展开了激烈战斗。他们先后9次向我军阵地反扑,均被62师警卫连和其他增援部队击退。

上午8时半,我军第62师186团2营,从上盘涉水登上白沙山岛。我人民海军的炮艇也再次赶到白沙山岛外的海面。水上和陆地的增援火力,使来犯之敌受到两面夹击。敌军的登陆大队长王枢见势不妙,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在其海军火炮的掩护下,仓皇从白沙山岛的东北角撤逃。

这场历时10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守岛部队英勇顽强,增援部队动作迅速,海军部队配合紧密,共毙敌中队长以下200余人,击沉敌人的机帆船3艘,俘虏敌人30余人。

1952年6月10日晚上,胡宗南亲自指挥大陈岛国民党军6个中队约1200人,利用涨潮时机分乘12艘大型机帆船、70余艘帆船,在2艘大型军舰、3艘炮艇掩护下向黄礁山岛强行登陆。

这黄礁山岛,虽然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但从海防整体布局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与大陈岛隔海对峙,相距只有12海里,是浙东沿海岛屿的前哨阵地。此时驻在黄礁山岛上的是我军第21军62师186团3营9连和一个海岸炮兵连。为了便于指挥,他们将阵地编为1至6号,决定集中兵力扼守1、2、3号阵地,四周设置4、5、6号警戒阵地,组成环形防御。1排配重机枪一挺坚守1号阵地;2排坚守2号阵地;3排7班配轻机枪一挺坚守6号阵地,担任前沿警戒;9班半个班在5号阵地警戒;其余在3号阵地待命。迫击炮随连部配置在1号阵地西侧;海岸炮阵地在1号阵地东侧山梁凹部……

当晚21时许,敌军6个中队1200余人偷偷摸摸地迂回到黄礁山岛西侧,占领了无人设防的道士冠岛。其主力即向39.6高地前沿和讨水坑西南山腿两处登陆,企图以优势兵力一举攻占黄礁山岛。

负责黄礁山岛统一指挥的我军3营参谋长欧长信和9连连长曹光亭,在244高地上一面指挥部队作好反击准备,一面思考怎样迅速消灭敌人的两个火力点。

21时半左右,敌军主力200余人向我军5号滩头阵地发起了第一次冲击,当即遭到我军海岸炮的轰击,在一片惊慌喊叫声中乱了阵脚。

偷袭未果,敌人稍作调整,又发起了第二次冲击。早已隐蔽在5号阵地的9班,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向进攻之敌扫射,并乘敌人立足未稳,跳出工事,冲入敌群,进行反击。

敌人两次受挫后,经过组织调整,由偷袭转为强攻。他们以猛烈的炮火向我军3号阵地轰击,并在两挺轻重机枪的火力掩护下,组织100余人发起第三次冲击。当时,敌人装备的这种轻重机枪性能先进、火力猛烈、射程远、威力大,对我军的防御和反击造成很大威胁。

怎么办?9连连长曹光亭迅速思忖。

“金仁良!”他传令唤来81迫击炮班的班长,指着前方两个喷火发光的敌军射击点下达命令,“赶快,端掉它!”

金仁良是全团有名的“神炮手”。他沉着冷静地瞄准目标,只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让敌人的两挺机枪成了“哑巴”。随着两条火舌的熄灭,8具敌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机枪残骸周边。

敌人在多次冲击遭到我军冲击后,士气低落,狼狈不堪。我军的营、连指挥员及时抓住有利战机,组织2排依托3号阵地,乘夜暗向敌人发起反冲击。4班杨金生战斗小组率先迂回到敌人后侧,神不知鬼不觉地孤胆冲入敌阵,经过一阵扫射、搏斗,取得在我军无一伤亡的情况下重创敌人的显著战果。

再说这一仗的另一个战场——

位于黄礁山岛东南侧天灯山的244高地即6号阵地,地势险要,其蜂腰部仅宽50米,是全岛制高点,又是确保我军主阵地的第一道屏障,占领了这座山,就可用火力封锁全岛。因此战斗一开始,敌人就集中主力将244高地作为主攻方向,使其成为双方寸土必争的焦点。

6月10日晚上的21时10分左右,夜色晴明,寂静得只能听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进驻这个阵地刚刚一天的我军7班的哨兵,在阵地前的大海中突然隐隐约约地看到无数个小黑点加速向滩头袭来。3排副排长周书田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正、副班长和党小组长们到前沿观察,迅速判断出那黑点是敌人的舰船,来者不善,形势非常严峻。他集合起战士们,简洁地动员:“同志们!为祖国立功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要在打头阵、打恶仗中,英勇杀敌,做一名顶得住、打不垮的钢铁战士,就是只剩下一个人,也决不能让敌人占领我们的一寸土地!”

不一会儿,敌人果然从天灯山左前方长山登陆,有70多名敌兵爬上来,企图利用有利地形,暗暗地向我军阵地左侧爬行,偷袭244高地。

7班新战士吴正千发现敌人的身影后,一面向班长报告,一面举起步枪就要开枪射击。

“慢!沉住气。”7班长彭子云及时劝阻住他,“听我的命令!”

当敌人逼近到我军阵地30米左右,已经能看清敌兵模样时,彭子云大吼一声:“打!狠狠地打!”

一排排手榴弹爆炸声,一阵阵机枪、步枪、冲锋枪、卡宾枪扫射声,伴随着敌人遭到痛击后的鬼哭狼嚎……三十多名敌兵多数被击毙,只有2人侥幸逃脱,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

大约过了半小时左右,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在一阵炮击后,又组织100多人向我军7班阵地冲击。尽管我7班伤员不断增多,然而士气依然越打越旺。党小组长蒋维严眼睛负了重伤,已经看不见东西。他撕下自己的衬衣包扎罢伤口后,紧握着两颗手榴弹向班长和排长说:“请领导放心,眼睛看不见了,我还有一双手。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誓与敌人拼到底!”

正当伤员增多、弹药将尽的时候,营、连首长派文化教员张印等3人送来3箱手榴弹。这真好比雪中送炭!

按说,张印等送完了弹药,就可以返回主阵地了。然而,他们看着眼前阵地上的壮烈情景,听3排副排长周书田介绍7班战友两次打退敌人冲击的事迹后,禁不住热血沸腾。张印握着周副排长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决心留下来,与7班战友并肩战斗!”

这张印是个小知识分子,打仗勇敢,又有点子,被同志们称为“打仗能手”。

敌人遭到两次冲击后,仍然贼心不死。他们又在猛烈炮火的掩胡下,组织起200余人向我军发起第三次冲击。

这时候,我军的轻机枪掩体已经被敌人的火箭弹击中,机枪班长王金火壮烈牺牲,副射手李守明右胳臂被打断,机枪也发生了故障。然而,李守明只从衣服上撕下一条布捆住右臂,咬紧牙关忍住疼痛,迅速排除了机枪故障,又用左手向敌人猛烈射击。

徐文成是一位入伍不久的新战士。他因背部负伤已经昏迷了3小时之久。但当他被敌人的炮声震醒后,马上又抓起步枪,向敌人继续射击。最后,终因失血过多,不幸停止了呼吸。

正巧在此时,年过不惑的炊事员李振亚扛着木箱来送弹药。上山途中,他的背部被流弹击伤,鲜血染红了衣襟。但他忍痛坚持着,一步一个踉跄地继续攀登,直到将弹药箱送到7班阵地。李振亚眼见年轻的徐文成就牺牲在自己面前,不禁热泪盈眶。他一把抓起烈士的枪,大骂了一声:“这些狗日的海匪,我同他们拼了!”便搂动扳机向敌人猛烈射击起来。

周副排长与张印等分析情况后决定:利用交通壕运动歼敌,以少数人占领工事,其余同志集中起来灵活使用,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打。

就这样,经过轮番争夺,他们又击退了敌人的第三次进攻。整个244高地已经被敌人的炮火打得一片焦黄,空气中充满战场上特有的火药味儿。

周副排长与张印抓紧敌人第四次进攻前的时间,进行了简短有力的动员。他们指挥大家修复工事,收集阵地上散落的子弹、手榴弹。官兵们将子弹、手榴弹都放在工事里,把手榴弹的弹盖全部打开,并拉出了导火线。伤口还扎着绷带的老兵李振亚说:“我是共产党员,负责守左边,有我在,敌人就休想从这里爬上来!”

他话音刚落,敌人的第四次冲击开始了。一阵炮火急袭后,比第三次冲击多一倍以上的敌人,开始在火力掩护下朝天灯山蠢动。

周副排长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凌晨3时。他又大致估摸了一下敌人的数量,黑压压的一片,足有几百人之多。

没想到,就在这关键时刻,轻机枪手李守明抱着自己心爱的武器报告:“机枪出故障了,我排除不了!”

“怎么搞得?”周书田副排长眼看敌人离阵地越来越近,着急地说,“偏在这个时候出故障?”

战士们称这挺轻机枪为“震山虎”,它不能打了,不能不使大家心头一怔。

有些文化的张印提过轻机枪一看,发现是枪管弯曲了。他立即取出备用枪管换上。“震山虎”又怒吼了。

周书田副排长本来想安排李守明带几枚手榴弹回到工事里抗击敌人,现在见轻机枪排除了故障,便又把它交给李守明:“注意了,不要再故障了。”

轻机枪的复苏,使我军阵地前敌人的伤亡顿时增多。

这时,我军又有两位同志不幸负伤。阵地形势越来越严酷。张印不失时机地鼓动:“为负伤的同志们报仇!注意节省子弹,待敌人靠近点再打!”

敌人在我7班战士的顽强抗击下,每前进一步都极其困难。他们也向我军官兵发动了“心战”。一个“娘娘腔”的家伙扯着嗓子喊:“老乡们,缴枪吧!我们已经占领了黄礁山,放下武器跟我们一道干吧!美国已经在朝鲜歼灭了你们的志愿军,马上又支援我们反攻大陆了!”

张印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便也向敌人喊话:“你那些话,是蒋介石欺骗你们的,那是水中的月亮,永远捞不到。现在,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不同以往了,别再跟老蒋在台湾和一些小岛苟延残喘了,回到大陆,利己利家,前途光明。解放军对俘虏的宽大政策你们是知道的,已经来到黄礁山岛,何必不就弃暗投明呢?!”

张印说完后,敌人沉寂了片刻,但紧接着又有一个家伙狂喊:“还是你们跟我们到大陈岛住洋房,到台湾看电影,给你们娶老婆吧!”

敌人这些话,气坏了已经40多岁的李振亚。他大声喊:“你们是土匪,有什么出路?你们到哪里,就叫你们在哪里完蛋!”

恼羞成怒的敌人见硬的、软的两手都不行,便吹起了准备冲击的号声。他们大约600余人齐声狂喊着“冲呀!杀呀!”满山黑压压地朝我军阵地涌来。

这时,守卫在阵地正面的只有3名同志没有负伤。周书田副排长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只要他们进入到我军手榴弹杀伤的范围,便起劲儿地喊一声:“打!”于是所有的同志便一起投出一排子一排子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一般是两枚一束地捆在一块儿,因而杀伤力更大。很快,我军阵地前沿又留下了一片敌人横卧直躺、面目焦黑的尸体和因重伤而不能逃走的敌人。这些尚未断气的伤号躺在那里,一边高喊“救命!”一边大骂他们的头头“见死不救”……敌人的第四次冲击又失败了。

这时,7班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阵地上也只剩下周书田、张印、俞文春、蒋维严和伤员李振亚6人。

这5勇士在极度困难和危险的条件下,仍然以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经过又一番激战,击退了敌人的第五次冲击。只是李振亚不幸中弹牺牲,张印脖子负伤昏迷过去,周书田也头部挂彩。

敌人判断我军阵地已经人亡弹绝,又组织一批人马摇摇晃晃地冲了上来。周书田和张印被刺耳的枪弹声惊醒,蓦地站了起来。周书田用尽全身力气高喊:“人在阵地在,与敌人血战到底!”

他带领仅存的4名勇士,坚守在244高地上与敌人展开了最后的拼杀,在敌兵超过我军20多倍的险恶情况下,顽强奋战,独立坚守了6小时之久。

次日上午,我军第21军62师师长孙云汉、政委姜林东接到186团9连在黄礁山岛坚守244高地的危急情况,及时上报21军首长,并命令184团2营从温岭泽国立即赶来增援。

15时许,我军增援部队在人民海军温台巡防大队10多艘炮艇和12艘机帆船炮火掩护下,陆续进岛。龟缩在5号阵地的敌人,见美梦成了泡影,大势于己不利,纷纷企图逃命。我军186团3营参谋长欧长信及时组织9连和增援部队,发出了总反击的命令。他们似猛虎下山,在不到半小时内一举收复了5号阵地,全歼了登陆之敌。

这一仗,我军守岛部队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激战17小时,以仅仅伤亡46人的代价,毙敌中队长以下300余人,击沉敌人的机帆船3艘,缴获敌60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5挺、卡宾枪18支、火箭筒3个、报话机1部、俘虏敌人10余人。

1953年,胡宗南亲自视察大鹿山、小鹿山、鸡冠山和羊屿4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