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独眼关原之 五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独眼关原之 五,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关于关原之役前夕双方的计划,从政宗的立场来看,就好像画有图案的彩色屏风一般,令人眼花缭乱。

石田三成与秀赖一起移往大阪城,是在庆长四年的正月十日。

移居大阪之后,三成立即煽动五奉行点燃攻击前去拜访前田利家的家康的火苗,并列举其罪状如下:

一、伊达政宗之女与其六男忠辉缔结婚约。

二、以异父弟松平康元之女为养女,嫁与福岛正则之男正之为妻。

三、以外甥小笠原秀政之女为养女,并嫁给蜂须贺家政之男丰雄(至镇)为妻。

四、以从弟水野忠重之女为养女,并嫁与加藤清正为妻。

奉行们列举上述四点,指家康违反禁止私婚的禁令,并以此为藉口,准备兴兵讨伐家康。

来到家康处的使者,是安国寺惠琼及三中老之一的生驹亲正。

家康故意回避两人的指责:

“如果各位这么介意的话,那么婚期可以延期。”

家康认为只要不触怒对方,彼此就可以达成和解,并得以进入伏见城。

纵然如今所有的反感都集中在家康一人身上,但是这只老谋深算的狐狸,却仍然巧妙地利用各种藉口,如为顾及殿下的安全、推行政务等,企图进入伏见城……由于他将这些理由藉黑田长政之口对外散播,因而听起来并无牵强之处,于是乎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

家康进入伏见城内不久,向来被三成视为对抗家康的有力筹码前田利家终告死亡,享年六十二岁。

当利家于闰三月三日死亡之际,朝鲜之役的七将对于三成的反感,也终于爆发了。

“杀死三成!”

“绝对不能饶了治部!”

“不能让这种小人继续为祸人间。”

利家死去的翌日,也就是四日当天,包括加藤、福岛在内的七将,终于举兵攻打当时正在大阪的三成。虽然事先已经预知会遭到袭击,但是事到临头三成仍然吓得肝胆俱裂,连夜逃往伏见去了。

然而七将却仍在其身后紧追不舍,眼见已经无路可逃的三成,只好逃往家康位于向岛的家中。

对于三成的作法,甚至连政宗也不禁哑然失笑。

(这件事真是有趣极了!被同伴追得无处可去的老鼠,居然向猫求助?)

政宗心想猫一定不会答应其请求的。

虽然古人有言穷寇莫追……但这次的情形却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如果猫想要吃到老鼠的话,就必须把它赶到明处,然后才能张口大啖。

即使自己不想吃,猫也应该把它让给在后追赶的七将,如此一来,三成必定难逃被大卸八块的命运。

(这是在《太平记》和《平家物语》等书中均不曾出现过的场面……)

就在政宗拭目以待之际,家康突然做出了出人意表的决定--他厉声叱退了紧追不舍的七将,对陷于困境的老鼠伸出援手。

(我实在不懂!如果让七将一举歼灭了他,则一切不都结束了吗?)

当时政宗与家康在思想上的差异,即表现于此。当然,年龄的差异及成熟程度各有不同,乃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因。

这时的家康,早已在胸中描绘出一幅“道义立国”的幕府政治蓝图。

家康认为,光靠阴险、尔虞我诈的政策,是无法统治天下的。换言之,他的施政态度便是合理地处理事情。

“真不愧是内府大人,处事方法果然与众不同……”

他的作法当然也必须获得世人的认同。

“我不想因为私怨,而引发了足以破坏太平世界的秩序的暴力。换言之,凡事均必须据法而行。”

因此,当五奉行指责家康的私婚是违反禁令的行为时,他也立即从善如流地答应延期。

“我不会让你们把三成带走的。”

他疾言厉色地斥退诸将,之后又把三成自五奉行当中除名。

“在引起这场大骚动后,怎么还能让他继续留在大阪城呢?因此我准备把他送到佐和山城(彦根),然后再仔细想想善后之策。”

此一制裁看似合理,但其实却已将三成的势力连根拔起。

这么一来,三成再也不能留在秀赖身边,同时争夺天下的美梦也就此宣告破灭。

主意既定,家康立即派遣已经成为太阁养子的结城秀康率领数千名士兵,护送三成到佐和山城去。

在第一回合当中,家康获得完全的胜利。于是,家康终于在北政所高台院的召请之下,来到了大阪城。

石田三成正式迁往佐和山城,是在三月七日,而家康进入大阪城则是在九月七日。

“大阪的年轻侍女均不听管教,因此希望内府大人到大阪来严加整饬一番。”

事实上,风纪紊乱是有原因的。在伏见大地震时,由于侍女死亡过半,以致宫中人手严重不足,因此秀吉只好征召三条柳马场附近素行不良的女子担任临时侍女。由于这些女子性格剽悍、刚烈,因此管教起来相当困难。

“但是我在大阪并无居所……”

家康以此为藉口婉拒北政所的邀请,不料高台院居然将其居住的西之丸让给他,而自己则隐居于京城里的三本木。

当时由于城内盛传淀君与大野治长私通,因此长州的内藤隆春特地修书告知夫户元家此事……当然高台院也听到了这个传闻。

当此之际,一切的形势发展正如政宗所预料的一般顺利开展。

上杉景胜并未应家康之召上京。拒绝上京即意味着有意开战,因此有关上杉家准备兴兵作乱的消息,不断地传进政宗的耳中。

庆长四年就在一片鹤唳声中过去了。到了庆长五年,上杉景胜在屡次拒绝上京之后,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三月十三日当天,上杉景胜以为谦信举行第二十三次法事为由,召集领内的白石城主甘糟景继、小峰城主安田顺易、福岛城主岩井信能、森山城主本庄繁长、染川城主德田长义、猪苗代城主杉原亲宪、二本松城主下条骏河等人,于会津的若松城召开军事会议。”

此次会议的总参谋长,当然是米泽的直江山城守兼续。

当正在学习大鼓和能舞的政宗听到此一消息时,内心不禁沸腾起来。

不论如何,若松城毕竟是其父祖流血流汗所建立起来的古战场,然而如今自己非但不能保有它,反而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入来自越后、实力不及伊达家的上杉家臣手中。

(有史以来最惊天动地的一场暴动,很快就要展开了……)

就在这时,上杉家臣藤田信吉突然来到大阪,公开指责景胜的背叛行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家康仍然表现得相当悠闲。虽然明知家康必然已有万全之策,但是年轻的政宗仍然急躁地想要知道真正的答案。

由于藤田信吉指证历历,家康这才展开了行动。

首先,家康命僧承兑带着他的亲笔函去见上杉景胜,令其立刻上京,然而直江兼续却悍然拒绝。

更叫人意外的是,直江兼续居然还寄来了一封拒绝信。

政宗所期待的讨伐上杉景胜的进击令,终于在五月七日发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