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独眼关原之 一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独眼关原之 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政宗的心中,有关日后瓜分天下的关原之役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而且大纲也已大致完成。

秀吉死后,家康与三成更是形同水火,彼此势不两立。在双方的对抗当中,三成拥有太阁遗孤秀赖及其生母浅井氏(淀君),并联合上杉景胜一起出兵;而家康则除了秀吉的正室北政所之外,还获得反对三成挟秀赖自重的诸将们的支持,共同讨伐三成。

家康以维护天下太平为号召,而三成则以对太阁遗孤秀赖矢志忠诚为诉求重点。

这场胜负之争可谓平分秋色,双方难分伯仲,不过这一切早已在政宗的预料之中。

伊达政宗认为,不论是谁输谁赢,自己的立场都必须保持中立。

(这个中立的立场,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因此,他首先和家康订立婚约,藉此获得了一百二十万石的领地。而且,由于此事乃是由今井宗薰居中撮合,因而政宗的立场丝毫不曾引起他人的怀疑。

这么一来,只要等到秀赖进入大阪,就算大功告成了。事实上,政宗对三成举兵叛变的野心十分了解,所以将来不论其成败如何,他都不会受到影响。

既然家康仍在伏见掌管政治,三成自然不会就这样把秀赖留在其身旁。于是三成率领五奉行带着秀赖回到大阪城,以便隔离家康与秀赖两人,并且指责家康专横、不遵守太阁的遗言,藉此点燃战火。

家康当然了解三成真正的用意,但是他认为:

“没关系,就让他自投罗网吧!”

于是他故意接连与诸侯订立婚约,为对方制造讨伐自己的藉口。

当然,六男松平忠辉和伊达公主五郎八姬的婚事,也是煽动的元素之一。

“是吗?……等待秀赖殿下返回大阪城以后,兵五郎就可以重回我的身边了。如此一来,在下一次的战火点燃之前,我都可以优哉游哉地在此学习能舞、大鼓。好,我就做给他们看吧!让他们知道,我这独眼龙可不是含糊之辈。”

当秀赖移居大阪城后,当地并没有供他居住的房子,如此必然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政宗有意到大阪城视察一番,以便决定其居城究竟该建在何处?……

不久之后,政宗又在大阪出现了。这次他只带着一名家臣微服前来,然后乘着三十石船来到了八轩家。此行的目的,除了查访居城建地之外,同时也是因为他想和经常至其领地贩卖杂粮的淀屋常安闲话家常……因此他通过淀屋桥来到淀屋常安的家中。

“咦?这不是伊达大人吗?”

甫一上岸,就有人出声招呼政宗。

政宗掀起斗笠一看,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对方。由此人的外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态度谦恭有礼的茶贩。

“你是哪位?”

“哦,对不起,我想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教授大鼓的保保石见,很久以前曾在箱根和你见过一次面。”

“噢,我想起来了!老实说,我正准备通过今井宗薰的引见,拜在你的门下呢!今日能够在此巧遇,真是太好了。”

“这……这怎么敢当呢?对了,政宗大人是否愿意莅临我的演习场参观一下呢?”

“什么?你的演习场就在这附近吗?”

“是的!事实上,淀屋的主人正是我的门生……所以他把一间附有仓库的屋子借我暂住,并作为练习场之用。你来得很巧,今天正是上课的日子。”

“哦?我也经常在宗薰大人那儿见到常安呢!那么,就打扰你了。”

于是政宗便随着石见来到了淀屋。事实上,由于在淀屋常安家中出入的大名很多,因此政宗此行的名义虽说是闲话家常,但所谈的其实并非真的只是“闲话”而已。

淀屋以贩卖杂粮为主,因此在沿岸建造三十余栋仓库,是邻近地区米产的集散地,交易活动相当热闹。

“请随我来,这里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好好谈谈。”

两人通过了两旁种着稀有淡竹的小路,穿过中庭,来到了一栋富丽堂皇的住宅前。

在房子的入口处,并排着几双鞋子。

政宗取下斗笠,来到已有七、八人在座的房内。

就在这时,

“啊?这不是伊达大人吗?”

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满身傲骨的侍卫出声问道。

“你是?”

政宗仔细地打量对方。

“你忘了吗?我是内府大人的近侍啊!我是柳生又右卫门,过去我们曾经见过面的呀!”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每次都像座屏风似地坐在内府身后的那个人。”

对方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殿下只有一只眼睛,因此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能立刻认出你来。”

“哦?那么你也戮瞎一只眼睛好了。”

“不,这是伊达的金字招牌,别人是学不来的。俗话不是说吗?想要仿效鹑鸟的乌鸦,最后往往会溺死在水中。”

“是吗?对了,你也来学大鼓吗?”

“不!我是特地在此等候你的。”

“什么?你跟踪我……请问有何贵干呢?”

“我是奉了内府之命而来的。”

“内府……既是如此,那就请你稍等一会吧!”

于是政宗向石见借了一间小室,以便他和又右卫门单独谈谈。

那是一间可以听见淙淙的水流、划桨声,同时也是利休生前最喜欢的小房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