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庆长三国志之 七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庆长三国志之 七,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不论生活在怎样的时代里,人类都依然怀有梦想。

这个给予人类生存勇气的“梦想”,有时也叫野心或希望、大志、生存的意义等。在人的一生当中,梦想会不断地建筑、崩溃、崩溃以后又不断地重新建立起来。

从某些方面来看,它的意义就像佛语所谓赛的河童一样,始终抱持着梦想,威胁别人或受别人威胁、爱他人或憎恨他人……

总之,丰太阁的日渐衰老固然是真,而众多秀才、俊才竞相追逐梦想,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在家康与三成的对立当中,伊达政宗仍然游刃有余,但是当财界代表今井宗薰及臣道实践者直江兼续相继加入以后,形势就更加复杂了。

这些人既是智慧超人的当代精英,又都有志一同,想要摘取梦想中的珍珠--“天下”,则一场大骚动已是在所难免的了。

最后胜负虽然直到关原之役才告决定,但是在此之前,各家却早已暗地里你来我往,争得不亦乐乎。令人觉得讽刺的是,这场竞赛的胜败,并非单凭人类的才能和计算就能够决定。

当秀吉出兵朝鲜失败以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距离死期已经不远了。

但是,命运之神究竟会在何时、在何种情形下夺走秀吉的性命,就没有人能够正确得知了。

“现在还不是太阁死去的时候!”

话虽如此,但是却没有人能任意延长或缩短秀吉的寿命。

事实上,连秀吉本人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何时死去。由此可见,人的智慧终究还是有限的。

不论如何,伏见城内的私怨、暗斗早已在默默进行当中。而根据各种迹象显示,煽起这场战火的始作俑者,极可能是伊达政宗。

“从秀吉一连举办了告别日本的活人葬礼及前所未闻的赏花宴等事实来看,可知他渡海前往朝鲜的心意相当坚决。”

在京城内外四处散播这个流言的,就是宗薰。

“家康不断地扩展势力,并且藉着贷款施恩于诸侯,企图笼络他们,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俘虏秀赖及淀君夫人。”

三成也派出手下在市井各处散播这类谣言。

“为什么大老上杉氏会那么生气呢?为什么他会假藉迁城进行修城的名义,迫不及待地率兵返回新领国会津去呢?”

正当京师谣言四起、一片混乱之际,直江兼续运用其过人的才智,成功地说服景胜率兵由伏见返回会津。

但是,各类传闻所特意要隐瞒的,便是有关秀吉的病情。散播谣言者之所以故意封锁有关秀吉生病的消息,主要是为了维持政局安定,不料结果却正好相反,由于没有正确的消息来源,以致各种流言四起,使得人心更加动摇。

有关醍醐之宴的流言,正如火如荼地四处散播着。

而事实上,传闻中的醍醐赏花之宴,也正热烈地进行着。

秀吉早就在计划着这次的赏花之宴,并且在二月九日亲临会场检查。

这时,先前因为朝鲜之役而陷入苦战、退守蔚山的加藤清正、浅野幸长两人,已在秀吉动员了毛利秀元、黑田长政、加藤嘉明、蜂须贺家政、锅岛直茂、生驹一正等大将赶往驰援之后脱困了。

在京都接到蔚山已经解危的消息之后,宇喜多秀家随即上书进言,认为蔚山、顺天、梁山等地既已被日本攻破,就应该见好即收,风风光光地撤兵返国。

然而,秀吉非但没有接受秀家的建言,反而下达手谕给正斗志昂扬地驻守朝鲜的家老岛津义弘,命其加强固守蔚山、顺天、梁山等地。

这项命令于正月二十七日送达当地,而秀吉前往醍醐视察赏花之宴的筹备情形则是在二月九日……根据各种迹象显示,当时秀吉心中似乎已经察觉到一丝端倪。

也许事情正如宗薰所言,秀吉是打算在这场盛大的活人葬礼之后再行渡海,完成其英雄式的壮举,然后就此埋骨当地。

在首次亲临醍醐视察之日,秀吉并且答应了真言宗古义派大本山门迹义演的请求,同意修复其住所金刚王轮院,改名为“三宝院”。

这座三宝院里,收集了许多自关白秀次处死之后,其聚乐第庭园中曾遭到破坏的奇花异卉及日本国内最有名的九山八海的名石、诸侯所进献的名木,故可以说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庭院。

不,不只如此!

在预定的三月十五日赏花会之前,秀吉甚至还特地命人建造了一座气势非凡的五重塔(现存)。

“既兴建五重塔、又举行赏花宴,太阁殿下到底有何打算呢?”

“太阁对于此事表现得非常积极,所以我想他一定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

太阁对于召开赏花宴的热烈期盼,由其曾经数度亲临会场视察一事,即可了然于胸。

根据记载,秀吉曾经在二月九日、十六日、二十五日及三月三日、五日、十一日亲临会场,视察所有准备工作的进度。

除了将数千株樱树自全国各地移植到此地、兴建五重塔之外,秀吉并且决定赏花日期为三月十五日。在这之前的十三日当天,秀吉还特别就二十七日寄达的宇喜多秀家的进言状,命人修书予以答复:

“绝对不许轻言撤退,务必严密防守蔚山、顺天、梁山诸城!”

到了十五日这一天,所有的大名及其妻眷,甚至连住在大阪城的北政所也被召到吉野,一起参加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盛大赏花宴。

在兴奋之余,秀吉特地写了一首短歌送给三宝院的义演:

著名樱花今在寺,

曾几何时不知名。

他的遗墨,至今仍然保存在三宝院中,成为该寺的寺宝。

这首短歌的意思是说,醍醐的三宝院曾经是赏花圣地,然而秀吉和美丽的花影却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换言之,这是一首藉着落花抒发别离之情的短歌。

由于秀吉已经决定在三月中旬渡海前往朝鲜,因此这次的赏花宴也可以说是他为告别故国所举行的仪式。不过,秀吉所料想不到的是,命运的安排却使得他的计划完全改观。

十五日的赏花宴结束之后,秀吉原本孱弱的身体更显得不堪一击了。尽管如此,十八日当天秀吉还是拖着疲累的身躯,带着年幼的秀赖前去参谒天皇,并请求天皇允许他留在禁里休养。在他的极力争取下,年仅六岁的秀赖被封为从二位权中纳言。不过,秀吉也在连番奔波之下,病倒在床迎接即将到来的四月。

进入四月以后,战场不断传回日军战败的凶报。

由于遭到李舜臣所率水军的攻击,日本的船只屡受重创,目前早已不敷使用。此外,明朝也派遣大将智陈璘率领五百余艘战舰来到全罗道与李舜臣会合,对日本水军展开封锁作战。

一旦日本无法突破联合水军的封锁,则不仅没有船只可以载运援军渡海,甚至也无法运送粮食。

在紧张的形势当中,终于到了决定秀吉命运的五月五日。

这一天,秀吉勉强自己从病床上站起来,不料却被枕边的水瓶绊倒。等他再度站起来时,却发现已经无法言语了。

如此一来,他当然不可能继续指挥三军了。从他那模糊的语音当中,唯一可以辨识出来的一句话是:

“照顾阿拾……照顾阿拾……”

到了五月十六日,五奉行终于决定将秀吉病重的消息公诸于世。

“太阁已经不想再继续作战了。”

五奉行以此为理由,收回秀吉于三月十三日下达之“不许撤退”的成命,命令驻守朝鲜各地的将士立即返国。

首先率兵返回日本的,是宇喜多秀家。接着小早川秀秋、吉川广家、蜂须贺家政、藤堂高虎、胁坂安治等人,也陆续返回睽违已久的日本。

当然,此时秀吉早已失去了知觉。

在北政所的奏请之下,禁里特别于六月二十七日召开祈求秀吉早日痊愈的神乐。

翌日,也就是二十八日当天,又由于秀赖的奏请而再度召开祈愿神乐。

(秀吉之死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在伊达町的家中,政宗的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

由大阪城来到伏见的北政所,一直守在秀吉的身边照顾他。唯一获准进入房内侍候的人,除了侍臣以外,就只有五奉行之中的石田三成、浅野长政两人,其余一概谢绝入内探视……

在这期间,政宗接获消息指出北政所曾在七月七日以太阁的名义捐献黄金五枚给三宝院,为太阁祈福。于是政宗立即决定如法炮制,很快地命人送了黄金十两到三宝院去,以作为祈祷银。

由发生在太阁身上的事情,政宗发现宇宙之中,除了人类的智慧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存在。

不论怎么努力,人类终究无法依照自己的志愿去达成所有的愿望。例如,太阁之所以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主要就是由于上苍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支配着他,以致其野心和梦想有如昙花一现,转眼即烟消云灭了。

“他们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布秀吉死亡的消息呢?”

政宗认为秀吉早已在七月七日病逝。不过,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八月一日当天,秀吉意外地恢复了意识,并且将家康召至枕边。今井宗薰在得知此一消息之后,立刻前来告知政宗。

“太阁只让北政所陪在一旁,其他人则一概摒退……甚至连石田和浅野大人也被赶出房内。至于他和德川大人到底谈了些什么,那就无从得知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石田大人才要我设法赶快查明详情。的确,如今唯一能够自由出入内府和北政所处的,就只有我宗薰了……”

“这么说来,直到八月一日为止,太阁殿下仍然还活着啦?”

“是啊!一点都没错!”

“哦?看来太阁是在交代后事啦?”

“应该是吧!”

“宗薰!内府当然不会轻易泄露这次谈话的内容,不过你不妨试着去接近他。”

“我知道,你要我设法打听八月一日……”

“不,你误会了!我不是要你去打听这个,而是要你再和内府提提上次谈过的婚事,毕竟时机已经到来了……就麻烦你去探个究竟吧!”

“啊!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

“正是!如今上杉已将兵力移往会津,但是本人却仍留在京里,所以我觉得他的行迹非常可疑。”

“我知道了!一旦这件婚事顺利谈妥,那么以后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内府谈话了。”

到了八月八日,宗薰再度出现在政宗的面前。

“据我所知,秀吉曾在八月六日再度召集德川、前田、毛利、宇喜多等四位大老来到枕边。当四人来到之后,太阁只是默默地望着他们,然后由浅野大人和前田玄以大人向四大老提出要求,请他们递出对秀赖殿下表示忠诚的誓书……”

由此看来,太阁直到八月六日仍然活着是毋庸置疑的事。

不过,丰家的五奉行居然胆敢要求掌握天下政治的五大老交出誓书,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这么做岂不是上下颠倒了吗?五奉行是丰家的仆人,应该是他们向五大老递交誓书才对啊!”

事实上,五奉行也的确向五大老递交了誓书,这就是后人所谓的交换誓书。到了八月十八日(庆长三年),丰太阁病逝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大街小巷。

根据记载,秀吉确实是在八月十八日病故,享年六十三岁。据说他在临死之前,曾经做了一首短歌:

身影如朝露,迅即逝去,

又宛如浪花,似梦非梦?

当政宗听到这首诀别歌时,不知何故竟然泪流不止。

(人生果真有如幻梦吗?……)

耸立于大阪城内的三宝院的五重塔,依然在万绿丛中展现出五彩风貌。

然而,稀世英雄丰太阁却像他最喜欢的樱花一般,随风飘零而同归于尘土。

对一般人而言,或许这也是一种幸福。但是对丰太阁来说,像朝露般地消失却是一个孤独的梦想……

“接下来到底会是哪一阵风刮起,把人人都想抓住的汽球吹走呢?”

过了不久,宗薰突然带着满脸笑意来到了政宗处。

“今天我是特地来向你道贺的!想必我不说你也猜得到,我是来向你报告有关令爱的婚事。”

宗薰得意洋洋地挥舞着手中的白扇。

在这十月初的日子里京都的街道上早已蒙上了一层薄霜,使万物看起来显得格外地冷清、沉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