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天下风船之 六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天下风船之 六,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怎么样?对于这次再度出征的决定,堺地(或称堺港、堺市,紧邻大阪,是接触国外、贸易频繁的商业都市)的人们有何看法呢?”

这时已是庆长二年的夏天。

政宗在前往堺地拜访今井宗薰时,故意假装若无其事地间道。

当时,位于伏见城内的伊达町已经全部完成。于是秀吉乃以举行第二次修城为名义,不断地调集重兵来到京师,并下令诸将开始整军经武,做好出兵的准备。

同时,政宗也正式与向来和他感情很好的浅野长政恩断义绝。当然,他这么做是有理由的。

如果自己和家康交往密切,又和浅野感情深厚……必然会使三成感到紧张,而这是政宗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更何况对政宗而言,只是五奉行之一的浅野长政,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如今,即使没有长政,政宗也能直接与秀吉谈话、向秀吉进言;而长政的介入,却反而会形成一种干扰。

或许是由于大地震过后物资缺乏的缘故,秀吉在巡视伏见城的修复工事时,曾赠给各大名一袭纸衣,然而送给政宗的,却是一件画有彩饰的美丽衣裳。

“这是只有你才够资格穿的衣服,所以当然与众不同。”

为了回报秀吉的厚爱,政宗特地献上一艘座船。此外并在伏见的家中设宴招待秀吉,竭尽所能地讨他欢心。

在其子兵五郎于六岁元服,正式成为从五位下的侍从秀宗时,政宗本身已是从四位下右近卫权少将,不但是个乡间大名,而且成为“伊达众”的统领。

今井宗薰十分了解政宗的才干及实力,认为他绝非泛泛之辈。

“如今既然胁坂、藤堂、加藤(嘉明)的水军都获胜了,太阁殿下必然会乘胜追击,这么一来事情就没完没了。”

“你是说,我军仍会陷入苦战啦?”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次高丽是否能够请出明朝的援军,再加上太阁本身的健康情形……我认为整个战争形势,必须视此二者而定。”

“你认为太阁的病不会痊愈吗?”

“是的!毕竟,他的妻妾们都太年轻了,以致他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蓄积精力。我认为太阁极可能因为耽于女色而早死,故对他深表同情。”

“哦?不过在此之前,你不是说太阁会死于战场上吗?……你的想法至今仍未改变吗?”

今井宗薰笑着点点头。

“少将的记忆力果然惊人!不过,你没有注意到事情改变了吗?”

“如何改变呢?”

“现在太阁已将国内之事交给内府及大纳言处理,并且将秀赖托给他们照养,而自己则急于赶赴战场……但是,我认为他根本不可能成行。”

“此话怎讲?”

“因为有人不愿意把秀赖交给内府及大纳言啊!哈哈哈……伊达少将,这一点想必你也清楚吧?”

宗薰笑着把茶递给政宗,而政宗也不禁微微地笑了起来。

“你的观察果然非常敏锐。的确,事情正如你所说的一般,不过你认为最糟的情形会是怎样呢?我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真是惶恐之至。当着少将你这么具有智略、才干的人面前,宗薰岂敢班门弄斧呢?”

宗薰略一低头沉思,随即说道:

“凡是生在堺地的人,大多长于精打细算,因此对于这场无法避免的国难。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当然你也是其中之一啦?那么,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太阁的个性来看,只要他的身体还能活动,他一定会到战场上去的。然而,一旦太阁果真出征,则国内势必将会分成两派。其中一派是奉行太阁的遗志,另外一派则拥护太阁的血脉秀赖殿下……换言之,太阁本身的势力会分成两股,彼此互相争夺天下。”

“嗯!的确如此!”

“最糟的情形是这两股势力全都倒下,也就是太阁死于战场,而国内的战争则是胜负互见,时局再度回到战国时代……这么一来,堺地的人们势必得要拥兵自卫才行。在此情况下,金银是不可或缺的。”

政宗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事情的确正如宗薰所言。事实上,政宗本身也察觉到这一形势的演变,但是在此却不能明言。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最糟的情形发生呢?”

“首先必须制止太阁渡海。”

“可是,太阁殿下终究不可能再活个五十年或一百年啊!”

“话虽如此,但如果因为外战而导致兵疲民困,则必引起发生内战的悲惨下场。反之,假若太阁能够坐镇国内的话,则内战便不致引发,并且很快地消弭纷争。”

“是这样吗?……应该是吧?……不过,还有一种情形也必须考虑到。如果太阁殿下因为旧病复发而猝死,那么又该怎么办呢?”

宗薰牵动嘴角微笑道:

“这么一来,就只好赶快采取行动,设法压倒对方啦!我的意思是说,只要有一方较强……那么就不会产生其他敌手了。”

此言一出,政宗随即改变态度。

“哈哈哈……想不到宗薰大人也会违背自己的心意说话。”

“什么?我违背心意说话?没有这回事!”

“事实上,天下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在萌芽呢!”

“那是必然的道理。不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只要有两方在作战,就一定会有第三势力乘机崛起……像伊达少将这么聪明的人,也认为国内真有这股势力吗?”

“当然有啦!宗薰大人。我想,边境的群众对此看得最为透彻的,对下对?根据世间的传闻指称,向来十分厌恶信长的堺地群众,是煽动明智光秀叛变的元凶。”

“真是岂有此理!”

“打倒信长的明智,有可能成为第三股势力。但是,堺地百姓对于新近兴起的第三股势力,是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的。”

宗薰慌忙挥动双手:

“这是误会,真是天大的误会……事实上,每一个边界群众都希望能够世世代代平安过日的。当然,他们是以从商当做武器,但是从商并不会引起任何危险的问题……当然其中也包括茶道、香道及游艺等百姓在内,但他们全都是善良的人民。”

“你不要这么慌张嘛!”

政宗笑着打断他的话。

“如果有人能洞悉最糟的情形,那么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想,应该有人会看出这一点才对。”

“假若没有人能看出这一点,那就真的值得担心了。”

“那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有!”

宗薰低声说道:

“如果……如果真有第三股势力的话……那应该就是伊达少将你了。只有你……”

“哈哈哈……快别这么说了,宗薰大人!不过,太阁死去之后,如果真的无法避免一战,那么结果就会真如方才我们所提到的三种情形。”

“哦,你是说……”

“由太阁手下所分出的两股势力,究竟是右方胜利呢?还是左方会获胜?抑或当两方争执不下时,由乘机兴起的第三股势力获胜?除了这三种情形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

“的确如此!不过请问少将大人,其中的道理何在?”

“像我们这种平民出身的大名,往往必须先考虑到安身立命之道,不能随便找一个可能失败的人作为盟友,否则必将使祖先辛苦创立的血脉和基业毁于一旦。”

“正是如此!你的见解果然比堺地人们的想法更加透彻。”

“如果我们在尚未分清敌我,就贸然加入战阵的话,那么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因此,若想保全身家性命的话,就必须采取中立之道。”

“哈哈哈……一点都没错!”

“既不与任何一方为敌,也不与任何一方为友,只要小心地巩固自己的领地周围,不让任何人来侵犯,相信一定可以平安无事地度过这场大灾难。”

“那、那是……事实上,那是堺地民众代代相传的做法。”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要借重你的智慧啊!政宗的资质固然平庸,但是并不愚蠢,所以我绝对不会成为第三股势力的。”

“这点我已经知道了。”

“但是,如今小犬已在对方的手中作为人质,并且陪伴在秀赖殿下的身边,所以情形就又不同了。”

“的确如此,的确如此……”

“在一般人的眼中看来,把爱子送到秀赖君的身边,是十分无奈的决定。个中原由,和堺地人明哲保身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么说来,你是希望我设法帮你要回秀宗啦?”

“不,你误会了。如果我打算这么做,就不必借重你的智慧了。不过,我倒希望你能帮我把另一个人质送到内府处。”

宗薰不敢置信地瞪大了双眼。自愿交出人质--这真是前所未闻的奇想啊!

“这一次你打算以谁作为人质呢?”

“就是你也知道的五郎八姬啊!现在,她可是我政宗唯一的孩子了。”

“什么?是那个可爱的小公主?”

“如果说要把她当作人质,则这种说法未免太残忍了。只是,我希望她能嫁给德川大人的六公子辰千代,故而想请你充当大媒。”

“这……这……这怎么敢当!我能做得到吗?”

“当然可以!你也知道,这些大名们随时都可能成为仇敌,而向来主张中立的边界群众经常都能赢得双方的信任,在任何场合里都不会与人发生摩擦。如果你肯答应我的请托,那么我愿意以千贯(一万二千五百贯)的领土作为谢媒礼。如今,我只想学习堺地群众保护自己家园的方法,既不与人结盟,也不与人为敌,严守中立。如果你认为千贯太少,那么我可以加到两千贯。总之,一切都拜托你了,宗薰大人。”

宗薰定定地望着政宗,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政宗露出灿烂的微笑,在他的眼中,似乎又看到了那飘浮在蓝空当中的汽球,正逐渐朝自己飞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