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伏见对决之 一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伏见对决之 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有关秀吉征服大明国计划的失败,在此省略不提。

好像是在预告其失败似地,秀吉原本预定在一向能够为他带来好运的文禄元年(1592年)三月一日出发,结果却因为突然罹患眼疾而致无法成行。

当他终于能够由京城动身出发时,已经是三月二十六日。待抵达位于名护屋的本阵时,已经是四月二十五日了。这时,由小西行长所率领的第一队及加藤清正的第二队,正以破竹之势进攻高丽的首都。

经过一轮猛攻之后,小西行长终于在五月二日攻下京城。换句话说,日本军在秀吉到达后的短短一周内,就攻占了敌人的首都。

不过如果仔细衡量当时的情形,则此一结果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在朝鲜方面,由于事先并不了解日本的意图,因此特地派遣巡察使到与日本比较接近的庆尚、全罗、忠清三道了解实地情形。

“听说日本军队不日即将来袭,因此必须事先做好巩固海边城池及防备的工作。”

虽然下达了警戒命令,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认为日本军队真的会发动攻击。

不过,来自日本方面的传闻却全然不是如此。

“有意在明年春天假贵国道路进攻明国,届时还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这是去年六月宗义智对朝鲜王所说的话。

由于一直与朝鲜展开秘密贸易,并且希望因而获取更多利益的对马的宗义智,和商人出身的亲戚小西行长都不希望这次战争破坏双方所建立的贸易关系,同时又不想让秀吉察觉他们从这些秘密贸易中所获取的优厚利益,因此只好不停地对己方和彼方撒谎。

当时的朝鲜,与明朝有非常密切的往来,但是与日本的关系却相当疏远。

因此,坦白告诉朝鲜要借其道路攻打明朝,只是日本事先必须要有的一种招呼,也就是外交上应有的礼节罢了。

然而,明朝的兵部却不知从哪儿获得了情报,于是立即派遣使者前来诘问高丽王。

“听说朝鲜计划在日本兴兵攻打我国之际,担任其向导,此事是否属实?”

大惊失色的朝鲜王立刻派遣韩应寅为使者,兼程赶往北京提出解释。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事实上,敝国虽未与日本结怨,但是关系也并未特别亲密,怎么可能答应做其先锋呢?就算真有此事,我们也一定会事先通知贵国呀!这么一来,贵国不就可以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吗?”

眼见事情演变至此,朝鲜当然不敢贸然答允。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他们只好对当地的民众课税,准备重新整建靠近日本的沿海诸城的防务。对已经习惯太平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个消息使他们感到惊惶失措,是不难想像的。事实上,不论处身何种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着安和、太平的日子。

“日军真的要攻打我们吗?……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只要随便编个藉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侵凌他国吗?”

正当朝鲜人民还在议论纷纷之际,由小西行长、宗义智、松蒲镇信、有马晴信、大村喜前、五岛纯玄等人所率领,全部兵力为一万三千七百人的第一队已在釜山登陆了。当率领总兵力为两万八百人的第二队的加藤清正、锅岛直茂、相良赖房听说小西已经占领釜山时,立即表示道:

“我们得要加紧行动才行,绝对不能落后他们。”

于是当即决定由东岸登陆,开始展开攻击。加藤等人深知,如果不能迅速地攻下敌人的城池,那么不但在小西行长及宗义智等人的面前会颜面大失,同时对秀吉也无法交代。

尽管小西行长对朝鲜王表示要“借道”,但是在秀吉面前说的,却是“朝鲜王素来仰慕殿下的威名,因此自愿为我军引路。”换言之,他对两方都在撒谎。

因之,一旦登陆以后,即使朝鲜王不肯引路,也必须立刻展开攻击,否则谎言迟早会被拆穿,进而背上欺骗秀吉的罪名。

不过,他们仍然希望登陆之后,能够说服朝鲜王答应“借道”,以免这个弥天大谎被秀吉察觉。

所以当他们于五月二日攻占京城之后,就立刻派遣宗家的家老柳川调信担任使者,前往临川江向朝鲜军提出议和的条件。

然而朝鲜军却拒不答应。虽然他们对日军所展现的庞大军力心存畏惧,但是对于日军毫无理由便出兵攻打本国的举动,却十分不谅解,因此在感情上无法向日军屈服。更何况,他们的背后还有明朝可以提供武力协助,当然不可能轻易成为日军的盟友。更令朝鲜军感到放心的是,逃到平壤的朝鲜王已经向明朝紧急求援,相信援军很快就会到达了。

不论如何,这种毫无理由就开打的战争,实在是相当罕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西行长和宗义智等人原本是为了独占贸易利益而不得不追随秀吉,并且竭尽所能去刺激秀吉性格中的梦想癖,结果终于引发了这场对谁都没有好处的大战。

在情报网络不全、缺乏正当名义的情况下,所有的正义、信义、人情都已烟消云?,这就是典型的中世纪之战。直到今日,每当韩国人民谈论这场战争时,仍然会忍不住冷汗直流……

由此笔者认为,当初就是因为神佛不希望秀吉引发这场战争,所以故意让他罹患眼疾,使其无法在“幸运的三月一日”出兵。

“对于这场会为人类带来黑暗的战争,希望你能多加考虑。”

如果秀吉具有聆听神言佛语的耳朵,那么一定可以听到神佛们正殷切地这么告诫他。

事实上,在明朝的援军到达之前,小西行长率兵攻打平壤的战争,并不符合公平的原则。

六月十六日,行长终于占领了平壤。

就在这时,秀吉又遭逢了人生最大的不幸。当他在名护屋的本阵里得知日本大军已经占领平壤时,却突然传来母亲大政所病危的消息。

纵使是一手挑起战火、对人类的生死无动于衷、生性残酷的秀吉,也对母亲病危的消息感到哀伤,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大阪去。然而,对步行时代的人们来说,名护屋和大阪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大政所还来不及等到秀吉赶回大阪,就已经于七月二十二日撒手西归,结束了她长达八十年的一生。一周之后,兼程自战场返回大阪探视母病的秀吉,在得知其母已死的噩耗后,终于在悲伤之余不支倒地。

秀吉的倒地不但使得战局急速恶化,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伊达家今后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