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滂沱阵雨之 一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滂沱阵雨之 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政宗的一生,唯一留下战败记录的是天正十六年(1588年)的“大崎之战”。至于人取桥之战,虽然一度陷入苦战,但最后仍然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从内在意义来看,这两次战役并无不同。但是,人取桥之战所造成的惨烈牺牲,终于使得政宗彻底悔悟,因此进攻大崎的行动,其实只是一种消极的表现罢了。

不可否认,促使政宗决定攻打大崎的背后因素,与母亲最上义姬(父亲死后即改称为保春院)对他的憎恨有极大关联。

关于进攻二本松的问题,政宗在经过冷静地思考之后,终于做出决定。就双方的实力来做比较,伊达军当然远在畠山势之上。然而,居于劣势的国王丸却因政宗的一再挑衅而爆发怒气,于是联合街道七家的兵力进攻小滨,致使伊达军在人取桥附近陷入了苦战。

所幸,自从常陆的佐竹援军由于必须对抗小田原的北条氏而撤退之后,其余的敌军也一一各自退去。

联军的主力芦名义广和佐竹义重有同族之谊,因此一旦佐竹决定退兵,他当然也就跟着退兵。至于其他各家的势力,原本就是借着芦名的名号打伊达而已;芦名一退,他们也只好跟着退了。

“这些人都是嗜杀如命的恶鬼……”

政宗带着一股刻骨铭心的悔恨,迈进了天正十四年。在这一年里,他除了忙于为父亲兴建觉范寺之外,同时也拟定了进攻畠山国王丸所在的二本松的计划。

这场经过冷静思考后所决定的围攻,果然使畠山国王丸及辅佐后主的新国弹正不得不放弃二本松城,狼狈万分地逃往会津投靠芦名氏……

当然,二本松还是依例派出了一名开城使者。此时城内的军民都知道,如果再抵死顽抗的话,那么最后必将遭到屠城的命运。因此,经过会商之后,他们终于在七月十六日开城投降,自此二本松城正式成为伊达家的属地。取得二本松城之后,政宗立即举行父亲死后首次的盂兰盆会,并且由成实担任城主。

在政宗的一生中,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由这次的战役中,他初次体会到行事的缓急会对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过,真正令他在意的,是母亲保春院与其兄最上义光间的密切联络。

自从父亲死后,母亲对弟弟小次郎的宠爱有增无减,对政宗的政策却一律持反对意见。

当时中央的情势也有很大的变动。在同一时期,羽柴秀吉已经建筑了有“世界第一”美誉的大阪城,并被委任为关白之职。其后随着将胞妹嫁与德川家康为妻之事,秀吉统一日本的梦想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反观伊达这方,甚至连生母及其娘家族人都无法掌握得住,这教政宗怎能不感慨万分呢?

武将关白一旦出现,必然会运用实力扫荡周围的反对势力,而且政宗相信,不久之后这股压力就会出现在自己的领地里。

身为战国人,有些人对战略战术的缓急颇能运用自如,有些人则对社会的演变非常敏感,因而很容易产生焦虑。

正在进退维谷之际,伊达政宗突然决定开始“进攻大崎”。

导致这场战争的主因,乃是由于患有断袖之癖(好男色)的大崎义隆的男色事件。

大崎义隆居住在名生城,辖下领有志田、玉造、加美、远田及栗原等五郡,与山形的最上义光交往密切。

此人拥有两名宠臣,其中之一名为里见隆景,另一位则是伊场野总八郎。在他人看来,这两个人只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年轻人罢了;但是在义隆的眼里,他们却是人间罕见的绝世美男子。

两人互相争宠的结果,里见隆景终于萌生杀机,矢志要杀死伊场野总八郎。伊场野总八郎得知消息之后,立即逃离名生城,前往岩手泽(岩出山)向城主氏家弹正吉继求助。

氏家吉继担心大崎义隆会前来讨伐,因而紧急向伊达政宗求救。

“真是愚蠢之至!”

起初政宗只是一笑置之。

但是仔细想想,才发现事情的确比想像中的严重多了。

毕竟,对身处于战国时代的人们来说,这种愚蠢的行为表现乃是一种现实人生之反映……仔细想想,在人的一生当中,不也经常发生许多无法用常理来判断的问题吗?

(对于这些现实问题,怎么可以冷眼旁观呢?)

如果要说愚蠢的话,那么所有造成战争的原因,几乎全部是愚蠢的。例如,假若母亲不是那么愚蠢地憎恨自己,或者一直想要光耀最上家的义光的想法不是那么愚蠢的话,自己也就不需如此困扰了。

最上义光因为畏惧政宗而与大崎义隆结交,固然是愚蠢的行为,而大崎义隆的喜好男性,则更是愚蠢之至。然而,一连串的愚蠢行为累积之后为政宗树立了大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好,我就帮助氏家弹正吧!”

政宗口里这么说着,心中却不断地想起这些愚蠢人类所表现的执拗行为,并且认为应该给他们来个当头棒喝才对。不过,政宗仍然希望能改变母亲及舅舅最上义光的想法,早日重拾天?之乐。

……母亲,为什么你会如此痛恨政宗呢?

……为什么义光一定要把政宗视为最上家的敌人呢?

这些全都是来自无可言喻的愚蠢行为所引发。为了打破迷妄,因此首先必须攻打大崎义隆。

对政宗而言,大崎义隆根本算不上是一个对手……但是就目前的情势来看,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使最上义光知所警惕。一旦义光的心结能够解开,那么母亲就可以得救了。

换言之,为了打开母亲加诸自己身上的憎恨之门,政宗答应了氏家弹正的救援请求。

当然,这是一场不必政宗亲临指挥的战争。于是政宗决定以留守政景为大将、泉田重光为副将,另外由小山田筑前担任军令之职,由小成田重长、山岸修理担任军监,共同率领三千名士兵前往岩手泽援助弹正。

出乎意料的是,原以为必胜无疑的战争,竟然为政宗缔造了首尝败绩的记录。自从天正十六年二月二日出兵以来,伊达部队即不断地陷于苦战;直到这时政宗才发现,当初向自己求援的氏家弹正根本不堪一击。

这么一来,原本应该要自我反省的最上义光,反而乘势而起,摩拳擦掌地准备出兵。

战争原本就是如此:由于某种愚蠢的因素作祟,以致双方反目成仇,甚至到了不得不刀剑相向的地步。同样,政宗因为他人的男色纠纷而卷入战局,结果不但重拾天伦之乐的美梦再度破碎,而且反而使得最上义光和母亲保春院更加地看轻他……

“藤次郎毕竟也会有所疏忽啊!”

只知宠爱次子小次郎的保春院,对于政宗的胜负根本漠不关心;不过,对于这次政宗派遣留守政景出马作战却惨遭失败一事,她倒是觉得十分惊讶。

由于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最上义光亟思保春院能够依计行事,使伊达家逐渐纳入其手。

于是在义光所住的山形城与保春院所在的米泽城之间,密使往来十分频繁。在主君义光的授命之下,担任密使职务的鲇贝宗信使尽浑身解数说服保春院。

“主母,虽然藤次郎身为长子,但是他终究无法巩固伊达家的。依我之见,唯有改立小次郎为后嗣,才能与最上家永远保持合作关系,进而巩固双方的势力。”

正因为母亲和舅舅都有这种想法,因此小次郎一心觊觎兄长的地位,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知道母亲、舅舅和弟弟什么时候会联合起来背叛我?政宗经常在心里这么想道……

就在亲人联手背叛的内忧酝酿之际,相马与芦名眼见有机可乘,乃决定再度携手合作,一起对伊达家采取攻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