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伊达政宗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伊达政宗

时机成熟之 五

书籍名:《伊达政宗》    作者:山冈庄八
推荐阅读:伊达政宗txt下载 伊达政宗笔趣阁 伊达政宗顶点 伊达政宗快眼 伊达政宗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伊达政宗》时机成熟之 五,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辉宗决定两年以后,也就是天正十二年八月上旬时,把督家之责交给政宗,而自己则隐居起来。

他之所以做此决定,主要的原因当然是由于政宗已经能够赴战场杀敌。另一个促使他决心退隐的原因,则是因为他发现每当政宗、成实及小十郎这一队人领兵出阵时,伊达家的士气总是为之大振,展现出一股不可思议的活力来。此外,例行的年中行事因而变得豪华起来,使远藤基信做起事来得心应手,轻松多了。当然,战场上的牺牲人数愈少,则战费的耗损也就相对地减少。

总之,伊达家的作战策略,已由辉宗的顽固实战主义转为政宗大胆的外交宣传战法。

今年由于政宗,提早在八月收获期前,就结束了战争。

“这么说来,今年终于可以有一个盛大的秋祭仪式啦?”

政宗下令全体将士在秋收之前,各自返城鼓励领内的百姓们。

“这里由我们来控制,大家尽管安心工作。”

伊达势的作战有如疾风迅雷,在从积雪溶化到七月的短短几个月内,就结束了战役,并且负起保护领民之责。此举不但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同时也使得饱经烧杀掠夺的土地得以重新恢复。

政宗认为,与其终年作战,不如半年作战、半年巩固领内来得有效率。不过,这个事实对辉宗而言,却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百姓们可以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准备来春的作战。”

等到秋祭及收获期过后,士卒们就会开始在山川及河原等处狩猎。当然,这里所谓的狩猎其实就是一种练武演习。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演习除了练武之外,还兼具强大的宣传效果。

“某某人骑着马横渡最上川。”

“某某人一天之内就射下了六百只野雁。”

“某某人抓住了一头陷于狂乱的猪,然后用力把它刺死。”

这些传闻经由为了祈祷丰收而每天来回各村落的修验僧之口,很快地传遍各地。

米泽的清顺执行及龟冈文殊堂的长海法印,是这个宣传组织的总负责人。这时,他们更加确信政宗就是”万海上人投胎转世”。

“基信,我打算把督家之责交给殿下。”

辉宗的本意,其实是想把一切责任都交给政宗。

“把家交给这孩子,我很放心。我的战略一向只是固守旧有的领地,但是藤次郎并非如此。他的心中经常存有计划,而且料事如神,因此我想现在该是我放手的时候了。”

事实上,此刻辉宗的心中另有打算。

秉性善良的辉宗,总是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多做一些事情。

在辉宗主政的时代,最主要的敌人乃是相马父子。然而,如今政宗早在五月间就把相马氏的势力逐出伊具郡,并且等到当地人民播种完毕之后,才班师返回米泽城。

辉宗知道,政宗之所以不断地举行练武演习,主要就是为了讨伐相马父子背后的芦名氏。

(从初次临兵对阵到现在,已经将近三年了……)

政宗曾经亲口表示,自第三年起就要开始讨伐芦名,而辉宗也有意让他放手去做。就在这时,安达郡(福岛县)的小滨城主大内定纲派来一名使者,并透过儒者相田康安转达主上的意思给辉宗。

“希望伊达先生能将过去两家的仇恨一笔勾销?”

使者有意刺探辉宗的本意,因而假扮成相田康安的弟子,并以向老师请益的名义潜入了米泽城。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辉宗自然欣喜若狂。

大内定纲原为伊达氏的家臣,后来因为不满辉宗采取消极的守势,乃愤而投效芦名。如今,此人因为慑于政宗的威名而自来请罪,这不正意味着奥羽之地即将有一番大作为了吗?

“虽然我隐居在此,而把一切事务交由政宗负责;但在私底下,我仍旧希望能发挥个人的影响力,说服大内定纲等迷途知返的人成为我方的盟友。对我而言,也许这是我所能为孩子做的最后一件事呢!”

远藤基信用心地盘算一番,然后回答道:”很好!”

他慎重地回答。对他来说,算盘就是一切的信仰。由算盘所计算出来的机率,准确度比人类的思想还高。

事实上,辉宗的隐居无异是对邻近地区的一种示威。

政宗自十六岁初次临阵到现在,从来不曾尝过败绩,纵使无法攻城掠地,也能够守住自己的根基。更重要的是,他的战略不但获得了各地农民的感谢,而且在经济上也获得很大的成就。

财力雄厚的政宗命令基信必须做到”七分三分的利用”。由于财富的累积是所有领民们努力的成果,因此政宗坚持三分必须留给领民们享用,而其余的七分则用来购买武器。

当时作战的武器,是以火枪为主。为了收集更多的火枪,基信特地派遣两组商队秘密前往小田原采购。而且,依照预定的时间看来,如今他们很可能正溯着最上川而航向米泽城来了!

事实上,三分财力的主要作用,即在于繁荣”地方文化”。如果领民不是因为深爱这片土地而努力工作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任何发展。因此,首先必须大力整顿市场,多方提倡地方民俗传统。在这方面,政宗的作风与信长极为类似。事实上,政宗奢华的作风,甚至有凌驾信长之势,因此日后”伊达众”一词,就相当于华美的代名词。不过,政宗之所以如此豪奢,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振奋人心,培养攻打芦名的实力,进而使奥羽归于统一。因此,一旦辉宗宣布隐居,就表示他对伊达一族具有相当的自信,也即意味着伊达家族已经进入另一个新时代。

“我还是把家交给藤次郎吧!”

辉宗的引退,能够使跟随在藤次郎身边的勇将不断地增加,因而连一向擅长精打细算的基信,也找不出任何反对的理由。

“藤次郎!最近我对作战之事经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我决定在十月一日当天,正式把家督的责任交付给你。”

在基信的赞同之下,辉宗立即派人把政宗召至面前。当政宗听完父亲的决定之后,脸上不觉露出惊讶、茫然的表情。

年仅四十一岁、正值壮年的父亲,何以突然做出这一决定呢?

(这也是一种无法理解的人类特质。)

政宗的内心比父亲更为复杂,但是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父亲,然后噗哧笑了起来。

“父亲大人,不要开玩笑了!我想你一定是故意说这些话来骗我的,对不对?”

辉宗惊讶地反驳道:”儿子!你看我像是会说谎或开玩笑的人吗?”

政宗无言以对,只是不停地笑着。

“你认为还太早了?”

“是啊!父亲大人还这么年轻,为何要轻言隐退呢?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顺心,所以你才这么说……”

听到最后一句话时,辉宗的内心真是百感交集。事实上,他并不想终老于这座孤寂的米泽城,内心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具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由藤次郎的话听起来,却似乎暗示父亲畏惧母亲和弟弟小次郎。

“这么说来,你并不想继承家督之职?”

“父亲有任何差遣,请尽管吩咐,孩儿绝对不敢推托。更何况,家中除了我以外,还有弟弟小次郎,我们宁死也不让米泽城受人轻侮。不过,目前还是以维持原状较为理想。”

政宗口里虽这么说,内心却知道父亲心意已决,任谁也改变不了。他之所以如此认为,主要是因为母亲和弟弟小次郎的存在。

母亲是政宗心上的一块阴影。

虽然政宗是她怀胎十月所生,但是却一直被她视为日后要来蹂躏最上家的恶魔,因此她把全部的母爱都投注在小次郎身上。基于这点,他不得不怀疑也许有一天母亲会煽动小次郎夺取哥哥的性命。

“父亲大人,孩儿希望你能了解,我想要讨伐会津芦名的心意从来不曾改变。”

“正因为了解,所以才决定要隐居啊!没有父母会置子女于不顾的,当然我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之所以做此决定,主要就是为了让你放手去做。为了伊达家的未来,不论你采取怎样的战略我都没有异议。”

“孩儿担心辜负了父亲的期望……虽然我有远大的志向,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这个理想。万一我遭到不测,那么希望弟弟小次郎能把他的子女过继给我当养子。”

“别说蠢话了!我不想听你谈有关养子的事……”

“依照惯例,未满十八岁是不能继承家督之职的,所以现在谈这些未免言之过早!”

政宗坚决的态度使得这件事只好就此作罢。

当然,政宗坚拒担任家督之职的消息很快地就传进了母亲的耳中。

(在即将与芦名作战之际,自家内部却分成两派;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出去,伊达家势必会成为世人的笑柄……)

正如政宗所预料的,这番话果然经由父亲之口而传入了母亲的耳中。当义姬知道政宗因为自己可能战死沙场,所以对继承家督之职感到吃惊时,原先的憎恨突然化为一股浓烈的亲情。

(他甚至还想到弟弟……)

政宗的表现,使母亲也赞成他继任家督之职。

“既然母亲也答应了,那么从十月一日起,就正式由你来当家吧!”

“可是,这么一来……”

“父母之命不可违呀!虽然我隐居了,但是仍然会从旁协助你的。”

眼见父亲心意已决,政宗也只好接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