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鸦片战争实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鸦片战争实录

论争(2)

书籍名:《鸦片战争实录》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鸦片战争实录txt下载 鸦片战争实录笔趣阁 鸦片战争实录顶点 鸦片战争实录快眼 鸦片战争实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鸦片战争实录》论争(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公行的首领伍绍荣同学海堂的代表吴兰修之间是否有某种特殊的关系,现在很难举出确凿的证据。不过,谁都可以看出,吴兰修向许乃济建议的鸦片弛禁,肯定是与鸦片的合法化密切相关的,这正是公行的商人所热烈盼望的。

如果两者之间确有某种形式的联系,那就应当说是“产学协作”。

许乃济参考吴兰修的意见,写了一篇奏文。这篇奏文于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四月二十七日呈递到皇帝的面前。

这篇奏文提出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件划时期的事件。

其实与此同时,湖南道监察御史王玥也上奏要求放松吸食鸦片的禁令。不过,王玥的主张只限于鸦片的吸食,.因此缺乏引入注目的力量,未能象许乃济的奏议那样引起争论。

许太常奏议

许乃济关于弛禁鸦片的奏文,人们加上他所工作的机构的名称,称之为“许太常奏议”。

他虽建议弛禁鸦片,但也不是无条件地容许鸦片的存在。奏文的开头就列举了鸦片的弊害,主张应当根除这一恶习。

但是,要禁绝鸦片,说起来容易,实行起釆很难,现在虽有禁令,但几乎没有执行。既然如此,还不如把有名无实的禁令使其接近于现实,由这一基点出发,来寻求渐进改良的办法,并结合经济政策来加以探讨。这就是许太常奏议的要点。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推论逻辑。

奏文的点题说:“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在说明了鸦片的性质与种类之后,展开了以下的论点:

……乾隆以前,把鸦片当作药材,每百斤课税银三两,分头银二两四钱五分。以后才以法令禁止。嘉庆初期,吸食鸦片者的罪仅为“枷”和“杖”,而现在刑罚日益加重,但吸食鸦片者反而增多,几乎遍及了天下。乾隆以前,鸦片纳税入关后,即交付洋行,兑换茶叶等商品。现在法令森严,不能公开兑换商品,人们都

偷偷地用现银交易。

嘉庆年间,鸦片的进口每年不过几百箱。而近年来竟达二万余箱,鸦片价款每年达一千几百万元(西班牙元),换算为白银则为一千万两以上。以前夷商携带洋银来购买中国的货物。自从走私输进鸦片以来,已无这种必要,白银终于有出而无入。

……以前纹银每两换制钱千文左右。而最近非换一千三、四百文不可。银价这样有增无减,这不正式因为购进鸦片而致使银有偷漏吗!盐足用铜钱来交易的,而纳税必须用银,所以盐商遭到很大的打击,各省的盐务疲弊。州县的钱粮税收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等于是以中原易尽之宝藏来填海外无穷之壑,其害实不忍言。

有人主张要“拔本塞源”,断绝同夷人的贸易。天朝本来不惜百余万两的贸易税收,但西洋各国通市舶已经继续一千多年,贩鸦片者仅有英国,不能仅英国而断绝同各国的贸易。而且沿海地方数十万人靠通商为生,对他们将作何处置?

并且夷船在大洋之外,可以随意选择海岛为市,内洋的商船皆可往之,怎么能断绝呢?近年来夷船还周航福建、浙江、江南、山东、天津各个海口,其意图就是销售鸦片,地方官虽然当即加以驱逐,但据说私售鸦片的数量也不少。即使断绝了广州的贸易,也不能止住走私商品不来。

有人说是由于官吏不努力,致使走私鸦片日益增多。但法令往往易于被下级官吏及无赖之徒为一己之私利所利用。禁令愈严,不法官吏受贿愈多,无赖之徒的私运计划愈巧妙。现在趸船停泊在水路四通八达的伶仃洋上,私买者将银交付夷馆,领得“票单”,然后用快蟹(鞋)船或扒龙船去取货。这些护艇装备有枪炮,快速如飞,各关卡均受重贿,兵役巡船捉捕,竟敢抗拒。而且內河的匪徒,冒名官吏搜查鸦片,肆意掠夺,良民受累者不可胜计。这些流弊均发生在严禁之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