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使命召唤

书籍名:《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作者:张功臣
推荐阅读: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txt下载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笔趣阁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顶点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快眼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使命召唤,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马礼逊生于1782年1月5日,是英国北部诺森伯莱郡纽斯凯尔镇一个鞋坯作坊主的最小的儿子。此地距伦敦有三百英里之遥。他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不仅带领全家信奉上帝、遵守主日,后来还在镇上的教堂里担任过多年长老。马礼逊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制鞋手艺,同时也得到了特别严格的宗教熏陶,13岁时他曾在教堂的礼拜式上全文背诵圣经中的《诗篇》第119篇,令众教徒惊叹。一位牧师为了测试他的记忆力,“还叫他倒来倒去背诵所选的其他段落,结果没有一点差错”。16岁那年,他受洗加入英国长老教会,成为一名教徒,一边帮助父亲操持家业,一边自学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又过了五年即1803年1月,他向位于伦敦市内的霍克斯顿神学院提出入学申请,并得到批准,开始正规地学习神学课程。

到此为止,青年马礼逊的生活道路平坦无奇。在那个时代里,走近上帝,从事“圣工”,是不少在循规蹈矩的基督教家庭中长大并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的理想,是一条令人羡慕的“正途”。

在霍克斯顿神学院学习的第二年,马礼逊在参加一次海外传教祈祷会时受到启发,萌生了当海外传教士的念头。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去海外传教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而且必须经过足够的训练并在相关大学里深造,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教会严格的审查。而马礼逊拥有的仅仅是去海外传教的决心。他把这一点写进了呈递给伦敦传教会审议委员会的申请书中,并发挥到了极致。后来,他的这份申请书被公认为此类文件的“典范之作”:

……我现在的第一志愿就是要当一名赴海外传播基督福音的传教士。我在祈祷中向主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知道耶稣要求把他的福音传遍天下,上帝的救赎是赐给普天下各族、说各种语言之人的。我也牢记耶稣的吩咐,“你们要到世界各地去,传福音给每一个生灵”。我认定这是我的职责,要做一个从事这项圣工的候选人,让上帝派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我家乡的亲人们,在城里的朋友和有圣职授予权的人都曾经劝阻过我,告诉我将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也认真考虑过他们的意见。但是,靠着主的爱,现在我已经做出了决定,如果上帝允许,就让我舍弃我所有的一切跟从他,到海外为他献身。

……

马礼逊“坚定的志向”打动了伦敦传教会的牧师们,他很快被告知已被该会接纳为海外传教士,并派他前往高士坡传教学院接受专门训练。他在那里呆了近半年,研究的内容既有数学、自然哲学和世界各国地理和风土人情等,也包括宗教组织、隐修的历史、罗马教会之争这样五花八门的专题,这些课程都是一个海外传教赴任前的必修课。

不久,高士坡传教学院作出决定,将指派马礼逊去中国开教。中国?在向他宣布这个消息的主课牧师博格博士面前,马礼逊惊呆了。他想到过去非洲,印度,或是太平洋沿岸的某一个荒凉岛屿,但中国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在他的印象里,这是一个比梦还遥远的地方呀。博格牧师告诉他,在此之前,基督教新教从未想到要派人去那个庞大的帝国传播基督的福音,但中国也是救世主耶稣所拥有的疆土之一。不是么?牧师随手打开《圣经》,翻到了先知以赛亚的一段预言:

看哪!这些人从远方来,这些人从北方、从西方来,还有这些人从秦国来。

到“秦国”去,到先知指引的地方去!马礼逊的惊诧很快转成了惊喜。随即,他在教会的安排下转往伦敦,进修一系列到中国开教时用得着的知识,包括到著名的圣巴多罗曼医院和格林尼治天文台学习医药和天文知识,跟当地的一个中国商人容三德学习中文等等。同时,教会还在物色其他合适的人选,同他一起到中国去。

但是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最大的难关是学习中文,据说在当时的英国,懂得中文的英国人只有一个名叫斯当东的人,而他正在中国的广州为东印度公司服务。在伦敦博物院,马礼逊找到了该院收藏的唯一一部《新约全书》中文译稿,这是18世纪初巴黎天主教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巴舍翻译的,由在澳门的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职员辗转带回英国,最后送给了伦敦博物院;他还托人在英国皇家学会借到一本《拉丁文——中文字典》,以便学习时对照查阅。这便是当时在伦敦能够找到的所有学习中文的教材了。

对马礼逊来说,学习中文更像是上帝对他耐心和毅力的考验。在留下的日记和书信中,他常常提到启蒙老师容三德在学习时严格要求他的情景。有一次他实在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把写在纸上的一段中文背诵下来,一时烦躁,把纸揉成一团,丢进壁炉里烧掉了。老师大怒,连续几天拒绝授课,直到马礼逊向他赔礼道歉为止。从这以后,马礼逊在学习上进步很快,到启程之前,他已经掌握了方块字的基本写法,并认识了不少中国文字。

转眼间到了1807年1月,伦敦传教会在物色去中国的其他人选上,仍没有任何进展。最初确定与马礼逊一起赴中国开教的是一个叫威廉·伯朗的学生,并且他们一同在伦敦已经学习了半年之久,但他最终推辞了这项使命,并脱离了教会;后来该会指派一个远在非洲的老牧师文德甘带领马礼逊一起去中国,但此人以年老体弱不肯从命;同时,马礼逊也在接二连三地给他在霍克斯顿神学院结交的好朋友克罗尼写信,想说服他一道去中国,也没有成功。至此,伦敦传教会打算派数名传教士前往中国开辟教区的计划告吹了。

剩下的选择只有一个——马礼逊独自一人到中国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