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第三节 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书籍名:《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第三节 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对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的研究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过程。研究的站位和起点经历了对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到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本质和规律研究的转变,进而以研究的前瞻性、启发性推动政府决策层的认识深化。经过70年的积累,理论界对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初具特色的方法体系、理论体系、观点创新,成为中国农业农村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

一 研究方法的完善

早期主要是对领导层讲话和中央会议、文件精神的体会式、论证式的研究,或基于实地调研的实践总结、问题概括和对策分析,研究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领袖的论述为既定前提。应该说,当时的研究中有不少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判断,但也不乏教条式的研究,得出了违背常识的结论。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推动了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一是方法的科学化。理论研究者不断参考借鉴国外最新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农业组织与制度问题,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广泛运用。杨涛、蔡昉以微观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农户兼业行为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兼业行为的政策因素。[79]宋洪远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农户经济行为,把农户作为经济组织构建了体制改革与农户行为的分析框架,以此来理解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变化。[80]目前,计量经济学方法已经是研究农业组织与制度最常用的方法。二是视角的多元化。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不再以单一理论开展研究,而是以多理论从不同视角开展研究,以得出全面、综合的结论。如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除了合作社本身的理论外,交易费用、产权理论、集体行动等理论都被广泛运用;对公司与农户关系的研究,出现了契约结构、交易费用、集体行动、关系网络等理论角度,从而使得对发展农业产业化有了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认识。当然,方法的运用也不再单一化,而是历史研究、定量分析、案例研究相结合。

二 实践认识的深化

理论研究的深化也是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结合不同背景,以不同理论开展的对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就某一具体问题,不同程度的争鸣,从不同角度揭示规律、发现问题,虽然会有一些误解甚至误读,但也加深了对实践和理论的认识。如对农户家庭经营的性质和定位,在农业集体化时期,被认为是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是生产力落后形式的代表;在农村改革初期,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在当前,则比较普遍地被认为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在不同时期,都存在对农业家庭经营的质疑,却也加深了对农业家庭经营的认识,使家庭承包制始终成为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和创新的内核。又如对工商资本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研究中,始终存在对公司侵蚀农户利益的担忧,也正是这种担忧,推动了研究者和实践者探索公司与农户之间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组织形式,使得农业产业化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研究上率先达成共识、突破思维惯性,才更好地推动了实践探索,推动了农业经营组织与制度的创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过程,都体现了这一点。

三 理论观点的创新

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和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独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如土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家庭承包制等。这既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观点创新甚至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目前,研究中形成的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土地“三权分置”、集体经济发展、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结合中国特色实践,研究中得出的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的理论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些都是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 * *

[1]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933页。

[2]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25页。

[3]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4]一是研究土地改革后农村阶层的变化,说明各个阶层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论证农业合作化中阶级政策的正确性。二是论证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社会主义改造步骤是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三是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半社会主义性质,说明其中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规律。四是研究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单干农户和互助组的优越性所在,以及如何利用和发挥这些优越性。五是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问题,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改进经营管理,以巩固和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六是研究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向全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的问题,说明过渡过程的规律性和各方面条件。七是研究农业生产合作社与外部的关系,如与国营经济、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联系。

[5]王思华:《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国家工业化与农业合作化的相互适应问题》,《经济研究》1956年第1期。

[6]于光远、林子力、马家驹:《论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品分配》,《经济研究》1955年第2期。

[7]曾凌:《农业合作化高潮中的农村市场》,《经济研究》1956年第2期。

[8]林子力等:《田家府村光辉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报告》,《经济研究》1955年第4期。报工制度具体做法是有劳动能力的社员自报每月能参加劳动的天数,再由大家根据他的体力进行评议,以后每人在社内的劳动就应该至少做到自己规定的天数,合作社对实际劳动超过规定天数的社员给予奖励,反之则要扣减工分。

[9]张友仁:《论中国消灭富农的途径》,《经济研究》1956年第6期。

[10]宋海文:《农业生产合作社中自留地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57年第4期。

[11]关梦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与我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实》,《经济研究》1957年第1期。

[12]宋涛:《积极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对于进一步巩固农业合作社的作用》,《经济研究》1958年第2期。

[13]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297页。

[14]乌家培等:《试论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村分配制度的变革》,《经济研究》1958年第10期。

[15]何畏:《农村实行供给制的伟大意义》,《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

[16]协力:《关于人民公社财政问题的初步探讨》,《经济研究》1958年第10期。

[17]群力:《经济研究所座谈会讨论人民公社》,《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18]何畏:《关于人民公社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基本标志》,《经济研究》1958年第12期。

[19]张卓元:《关于人民公社向全民所有制过渡问题的探讨》,《经济研究》1958年第11期。

[20]顾龙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21]王贵宸:《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22]杜润生:《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刻启示——为〈中国农村改革20年〉 所做的序》,《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1期。

[23]周诚:《试论农村人民公社中的“增产增收”问题》,《经济研究》1978年第6期。

[24]王贵宸、魏道南:《联系产量的生产责任制是一种好办法》,《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1期。

[25]王贵宸、魏道南:《论包产到户》,《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26]陆学艺:《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农业经济丛刊》1981年第5期。

[27]陆学艺、王小强:《包产到户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论丛》1981年第5期。

[28]王松霈、郭明:《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经济研究》1981年第10期。

[29]陈华震:《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更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丛刊》1985年第6期。

[30]娄彦刚等:《根本出路还是改革——地、县领导干部谈农村第二次改革》,《农业经济丛刊》1985年第5期。

[31]杜润生:《联产承包制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经济问题》1985年第7期。

[32]周其仁:《家庭经营的再发现——论联产承包制引起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变革》,《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33]许经勇:《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若干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34]张路雄等:《双层经营是农业联产承包制的发展方向——河北省玉田县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调查》,《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35]许经勇:《把健全与完善集体统一经营职能摆在重要位置》,《经济纵横》1991年第3期。

[36]涂维亮、左亚红:《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经营”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8期。

[37]涂维亮、黎东升:《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与创新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

[38]郑有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5期。

[39]杜润生:《在改革中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4期。

[40]魏后凯、崔红志:《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41]崔红志、刘亚辉:《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年第5期。

[42]简武、陈春来:《专业性合作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五通桥区柑桔生产者协会》,《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8期。

[43]闵耀良:《关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几点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88年第5期。

[44]对合作社与非合作社企业应以国际合作运动中形成的并为大多数合作组织所公认的基本原则来区分,合作社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与生产者的“三位一体”仅是某些类型合作社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不能以此来定义合作社的本质,“按劳分配”原则并非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合作社企业的基本特性。张晓山、苑鹏:《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年第1期。

[45]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是集体经济组织在改革中的实现形式。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

[46]张晓山等:《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10期。

[47]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8]苑鹏、曹海清:《妇女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探——以山东省潍坊地区两家妇女专业合作社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49]国鲁来:《合作社制度及专业协会实践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50]黄祖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1期。

[51]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52]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53]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的探析——以北京市密云县奶牛合作联社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54]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视——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

[55]应瑞瑶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什么选择“不规范”》,《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11期。

[56]苑鹏等:《空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原因、负面效应与应对策略》,《改革》2019年第4期。

[57]徐恩波、刘卫锋:《“公司+农户”的理论基础及运行机制》,《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1期。

[58]牛若峰:《再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第2期。

[59]杜吟棠:《“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60]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路径与逻辑》,《改革》2013年第8期。

[61]陈锡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62]姜长云:《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1期。

[63]赵晓峰、赵祥云:《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6期。

[64]罗必良:《农地确权、交易含义与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科斯定理拓展与案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1期。

[65]叶兴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40年演变与未来走向》,《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6期。

[66]张红宇:《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发展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

[67]丁长发:《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

[68]赵佳、姜长云:《兼业小农抑或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变迁的路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3期。

[69]姜长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篇大文章》,《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Z1期。

[70]姚洋:《小农生产过时了吗》,《北京日报》2017年3月6日第18版。

[71]徐旭初、吴彬:《合作社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理想载体吗?》,《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1期。

[72]张晓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探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73]其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企业形态能够以低交易费用快速有效地扩大农场规模,从而使其在国内产业竞争和国际农业竞争中具有比其他农业组织强得多的经济抗力。何秀荣:《公司农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未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74]朱启臻等:《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7期。

[75]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合作经济》2013年第8期。

[76]赵晓峰、赵祥云:《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村社会阶层结构重塑——兼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社会学命题》,《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6期。

[77]张露、罗必良:《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8年第12期。

[78]苑鹏、丁忠兵:《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模式:重庆梁平例证》,《改革》2018年第6期。

[79]杨涛、蔡昉:《论我国农户兼业行为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1991年第11期。

[80]宋洪远:《经济体制与农户行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户问题的应用研究》,《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有一种缺点叫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