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第三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起步时期(1979—1991)

书籍名:《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第三节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的起步时期(1979—199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6],思想、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为消费性服务业学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风气,并且拓展了研究主题。廖少廉(1979)[7]对东盟五国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对国家国民经济的作用以及这些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进行了介绍,虽然只是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介绍,也算得上是将研究主题在上一阶段初级生活性服务业态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促进了城镇个体商业服务业、农村饮食服务业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对以上服务业业态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经济性质、地位作用和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正确地认识是当前阶段学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8]。李江帆(1984)[9]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率先分析了服务消费品作为使用价值的特点,它是服务劳动提供的,不能离开服务劳动者单独存在的非实物使用价值,具有区别于实物消费品的一系列特点,包括产品形式的非实物性,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同时性,产品的非储存性、生产和再生产实现的严格制约性,作为劳动产品的必然性,及其价值实体的价值量。高涤陈(1985)[10]随后对服务经济理论中服务行业的发展、服务劳动的特点、性质进一步探讨。尹世杰(1985)[11]、何正(1985)[12]、李宝卿和张建文(1985)[13]、傅林生和张延衡(1985)[14]肯定了将服务业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战略原则和具体对策。易宏伟和刘仁清(1985)[15]、黄焕中(1986)[16]、王昌隆(1986)[17]分别针对城市、农村和垦区提出了特色的发展对策。王述英(1989)[18]、叶树生(1990)[19]对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消费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在为消费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中,受到指导思想、体制、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产业结构畸形,应该发展成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将消费性服务业从第三产业中明确地提炼出来,只是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的标准,把消费资料产品分为第三产业的一种产品类型,指出这类产品是用于个人消费的产品,包括文娱服务、旅游服务、饮食服务、理发、美容、浴室服务等[20],可以看出该阶段的研究主题虽比上一阶段有所深入,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初级形态,保留有上一阶段研究对象的痕迹。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以思辨研究和定性分析为主,有少数学者对第三产业内部分类后的产值计算、服务系统和服务供求曲线应用了计量模型和数学公式的计算方法[21],对于消费服务业本身的理论研究较为欠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正向思考:预约你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