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现代小说 >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

人生的旅程离不开旅伴(2)

书籍名:《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    作者:聂振伟
推荐阅读: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txt下载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笔趣阁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顶点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快眼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人生的旅程离不开旅伴(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案 例 2

三个美丽女孩,合唱一首青春的歌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话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但在广州中山大道上有一家很别致的小店就是由三个女孩经营的,她们的“戏”不但唱出了名堂,而且在她们人生的舞台上一幕幕精彩的戏还在继续。

三个女生读的是专科班,在同班、同宿舍里,她们是非常好的“死党”,令人想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三个女孩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吃,平常空闲的时候,三个小姐妹就去搜索各种美味。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有它的反面作用,吃一段时间她们就会发现自己胖了。这对于爱美的女孩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了,于是大家又一起拼命减肥。就这样,在一次次饕餮美味大餐和汗流浃背的减肥“抗战”中,三个女孩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转眼间就到了大三,专科班的大三也就意味着快要毕业了。在这时候,三个好吃的女孩在偶然间发现了一家专门经营水果生意的小店,这家店里有各种鲜美水果,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服务员会用果汁机将水果打成汁,调制成美味的水果汁,并佐以芝麻一类的调料。这种个性化的食品很受大家的欢迎,顾客经常要排很长的队等候座位。这家小店被发现后很快成为三人的最爱,因为这种果汁不但美味,而且吃再多也不会发胖!随着光临次数的增多,她们发现果汁虽然非常可口,但品种太单一,三个女孩闲聊中议论到如果自己经营这个水果店会在水果多品种的经营上开展,可以吃得更过瘾了!一想到这些,三个女孩的眼里充满了憧憬和渴望。

临近毕业,就业机会一时无门,三个女孩想到合伙创业。她们把想法告诉一个比较熟悉的经济学老师,得到了老师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三个女孩的热情更加高涨,开始真正运作起来,以三万元的资金开始了她们水果店的经营。

对于一家经营餐饮的店铺来说,决定生意好坏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位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为小店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位置,她们真是煞费苦心。租下房子后,她们充分发挥同学的力量,请了装潢专业的同学来帮助她们进行装修。众人相助下,只花了不到3 000元就把小店装饰得非常富有特色,很适合女性尤其是情侣们的光顾。小店里的阵列也非常吸引人、有做得非常独特的手工艺品,有她们淘来的可爱收藏。她们给水果店起了个非常时髦的名字——青青水果坊。水果坊开业当天推出了一个独特的服务,也是她们以前曾经梦想过很多次的水果大餐,就是一些水果拼盘,不但味道非常鲜美,而且也是非常时尚的饮食。水果坊实行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在这里顾客可以自由搭配果盘的配制,甚至可以自己制作。由于她们的水果坊装饰得比较独特,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风范,坐在这里,听着幽雅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开业不久很多女生和在附近工作的白领女性,就常常光顾这里。这里还是情侣们的乐园,一到周末,很多情侣朋友纷纷携手光顾她们的水果坊,在宁静自然的环境下,吃果盘喝果汁很是惬意,也很有情调。

从当初三个有着共同爱好的“贪吃鬼”,到今天水果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发展的空间,如今她们中两个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一个全权负责打理水果坊的生意。



分 析 点 评


上面两段文字带给大家的是非常不同的感受。同样是不太知名的学校,同样是努力,同样是取得成就,但却是不同的心情。案例1中的朱磊同学,在拿到奖学金后没有感到高兴,反倒倍感孤独。因为没有一个朋友可以和他一起分享成功后的喜悦,同学们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一个人在生活中可以没有地位,没有财富,没有事业,但是却不能缺少与别人的交流和分享,不能没有朋友或者亲密的人。美国人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雇用一批大学生被试,在隔离室里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感官刺激。结果,虽然酬金很高,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在这个房间中忍耐三天以上。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社会交往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所做的一切,只有在社会和人际的背景下才具有意义。当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没有人与之分享和分担的时候,所做的就失去了意义。正因如此,朱磊与同学之间疏离,他成功了没有人为他鼓掌,失败了也没有人感到难过,自然会感到孤独苦闷,甚至惆怅。

而在案例2中,三个女孩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好友,一起享受美味,一起痛苦减肥,不亦乐乎。而爱好也令她们发现商机,在亲朋师友的帮助下经营起一番事业。水果坊的经营不但提升了她们的能力,还实现了她们的愿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在成年早期,也就是18~25岁,人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建立亲密感,避免孤独。埃里克森所说的这个时期,正是人的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脱离了对家庭的依赖,情感焦点从家庭转向了朋友,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有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并对以后人格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良好的友伴关系对人的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大学中是什么影响了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让孤独变成了一种习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1. 环境因素

有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上了大学之后,环境的激变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听不懂的语言,不熟悉的街道,不会操作的现代设施,都会让人产生陌生感和被排斥感,从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不愿意与人交流。

2. 自我意识过强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做事情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再加上在上大学以前,都是班级里学习比较好、老师比较宠爱的学校“精英”。所以他们一方面很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接受和认可,但另一方面又自恃甚高,从来不愿意主动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案例1中的朱磊就属此种情况。

3. 自我评价不当

有些同学因为长相不出众、家境贫寒或者普通话不好等原因,对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很羞怯,逃避与人交流的场合或者活动,经常独来独往。然而也有的人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评价,自负、看不起别人,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引起大家的不满,没有人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

4. 缺乏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不但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同学虽然很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却因为社交技巧的缺乏,错失很多结识朋友的机会,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从而失去朋友。与人交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艺术,是要在大学中进修的一门功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心理诊所 心理分析师 心的大学 写给企业人的飞行日记:边走边想 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小白领购物心理学 销售攻心术 麻辣LADY 罗丹岛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