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第四节 康熙与苏麻喇姑:师徒之谜(1)

书籍名:《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作者:张程
推荐阅读: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txt下载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笔趣阁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顶点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快眼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第四节 康熙与苏麻喇姑:师徒之谜(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影视剧中,康熙身边还有一位侍女苏麻喇姑。她陪伴康熙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祖母孝庄。

剧中的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侍女,端庄美丽,才智过人,并且与康熙年岁相当。历史上,苏麻喇姑确有其人。那么真实的苏麻喇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苏麻喇姑,科尔沁左翼中旗人,蒙古族,原名索玛勒,又写成苏墨尔。她的名字来自蒙古语Somal,意思是毛制长口袋。父母为她起这个名字,也许是刚刚出生的小索玛勒像家里的那只口袋一样珍贵。“索玛勒”与满语“苏喇喇”意思相近,加上她长期生活在清宫里,后来索性改为苏麻喇姑。满语“姑”与汉语中的“姑”同义。

苏麻喇姑确切的生年不知,她是作为13岁的孝庄的陪嫁侍女进入清宫的。照此推算,苏麻喇姑的年纪应该与孝庄太后相仿,也就比康熙大40岁左右。因此苏麻喇姑的真实形象与现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康熙与她断不可能产生恋情。

但就是这个侍女,在清朝前期的宫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影视剧所刻画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麻喇姑大约在蒙古就学会了蒙古文字,入宫后又系统学习了满语、满文以及宫廷生活中必备的各种礼仪等知识,逐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办事能力,并以她过人的聪明,很快便受到主人的欣赏与信赖。李文:《传奇侍女 苏麻喇姑》,《北京档案》1994年第3期。她对宫中日益增加的汉语和汉字也留心学习,终于成为会三门语言的少数侍女之一。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美观,又合身。而且,早年的草原生活和后来的塞外经历,使苏麻喇姑练就了不凡的马上功夫。她常常骑马外出,为孝庄办理各种事情,是孝庄身边最得力的侍女。

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孝庄被封为西永福宫庄妃。也就在这一年,在孝庄的推荐下,苏麻喇姑参加了“国初衣冠饰样”的制定,受命制定满族衣冠服饰。作为一名侍女,她居然能够参与清开国时期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可见她颇受器重,开始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苏麻喇姑至此算是走出了深幽的后宫,涉足了政治。

康熙出生后,孝庄为康熙挑选老师,苏麻喇姑凭各方面出众的能力中选。

康熙在宫外避痘的几年间,苏麻喇姑往返于宫殿和福佑寺两地,担当起了教育玄烨的重任。《啸亭杂录·苏麻喇姑》记载,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从现存的史籍中,我们可以看到,玄烨的满文字体舒展流畅,雍容大度。这一成就,固然是因为玄烨刻苦努力、勤加练习,但也是苏麻喇姑手把手教育的结果。

8岁的玄烨即位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和培养皇孙,孝庄将玄烨接入慈宁宫与自己同住。苏麻喇姑就继续担负起对玄烨进行培养教育的重任。康熙的许多良好习惯和作风,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养成的。苏麻喇姑对玄烨的日常生活方面也照顾有加。正是在苏麻喇姑的精心照料下,小玄烨的身心才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为他以后六十余年的治国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幼年的康熙有两个老师和呵护者,一个是孝庄太后,一个就是苏麻喇姑。

康熙终生都对苏麻喇姑非常敬重。他尊称苏麻喇姑为“额涅”(满语,即额娘、母亲之意),表明了他对苏麻喇姑的尊敬。终康熙一朝,也只有玄烨的乳母瓜尔佳氏,才能与苏麻喇姑共享这一殊荣。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之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正是青春鼎盛时期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苏麻喇姑当然是最佳人选。在公共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底下,她们却形同姐妹。

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封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视她为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