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第四节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乎也(2)

书籍名:《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作者:张程
推荐阅读: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txt下载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笔趣阁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顶点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快眼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第四节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乎也(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设令。郡县守令,均由自己任免调派,打破传统的世卿世禄世袭制。这一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给中国千百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百代均行秦政法”,现存峄山刻石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历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这是基本符合客观事实的。

为了强力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秦始皇紧接着统一国内各种标准。他下令拆毁六国原有的城郭、关隘,修筑九条通行天下的驰道,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在琅琊刻石说:“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这是宣传皇帝的威德和施行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的好处。

统一华夏族区后,秦始皇好胜求强的心理并没有停歇,延续了对外扩张的历程。他首先经略边境开拓疆土,派尉屠睢向百越进军,很快占领东越,设立了闽中郡;分两路进军岭南和广西,设立了南海、桂林和象郡;在北方驱逐匈奴,修筑长城,设九原郡。秦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当户,北踞黄河沿阴山直至辽东,是当时世界上辽阔的统一帝国,也为以后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疆域。

之后,秦始皇又将眼光转向海外,开拓海外疆域。战国时期盛行的世界观是“大九州说”,它迎合了秦始皇自以为天下无敌的雄心。秦始皇统一后多次东巡到海上,以求仙为名,派人入海。大规模海外拓展的活动有两次。第一次在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到琅琊,方士徐福上书,要求入渤海中求仙人。于是始皇派徐福率领一支大船队入海,有三千童男童女,带着五谷种和百工,并派善射弓弩的精良武装保护。这就是《史记》上说的“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第二次是在碣石,先后派两起方士入海。第一起派的是方士卢生入海,他不久自回,带来“亡秦者胡也”的一句谶书。第二起派的是韩终、石生和侯公,率领一支大船队入海。韩终等人和徐福一样也是一去不返。浩大的拓展活动最终并没有达到秦始皇所企盼的万国来朝的局面。

畸形的个性造成秦始皇执政时的专政残暴、缺乏变通。对于反对和阻碍其统一战略以及政策推行的人,秦始皇通常都会采取暴力手段打压,制造了一系列的血案。

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是国家统一中至为艰难的领域。秦始皇的法家思想和措施遭到了以儒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反对。秦始皇就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学习、传播这类书,死;谁要是以古论今,满门抄斩。于是秦朝全国雷厉风行地开始焚书,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浩劫。第二年,方士卢生、侯生求仙不得,背后议论秦始皇的不是后逃亡。秦始皇大为恼火,下令追查,发现咸阳的一些儒生参与了背后议论。在对这些儒生的严刑拷打中,又东拉西扯牵连了好多人。秦始皇下令将犯禁的460多名儒生全部活埋,其余犯禁人被流放边境。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成为历代抨击秦始皇的典型事件。

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内,秦始皇将整个国家塑造成整齐划一、疆域庞大的帝国,这是令人难以超越的政绩。但是所有的政策都要落实到普通百姓头上,在秦始皇的脑海中,缺乏百姓的概念,这与嬴政个人的自闭有关。为了维持新建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为了推行新的政策,秦朝一再增加赋税和徭役。仅仅在咸阳,秦始皇就征发了150万青壮年服劳役,其中70多万人建造自己的陵墓,另外80万人营造金碧辉煌的阿房宫。据说秦阿房宫规模宏大,建筑雄伟,“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