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九百一十四章 四个二带俩王(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四个二带俩王(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煜亲王妃,活成了女人们心底最想成为的模样。



提起她,现在已经不再是让待嫁的闺秀们嫉妒,而是甭管嫁没嫁人的都很羡慕。



也不再是只艳羡嫁给煜亲王那个人,而是各方面都很钦羡。



煜亲王妃在满十八的年华嫁了人。



豪华婚礼,至今被百姓传成为佳话。



哪个百姓提起当日,都能眉飞色舞的在茶馆里讲上几句。



京城盛传,婚后,煜亲王和王妃,夫妻二人常常形影不离,有许多人见过他们在一起的身影,伉俪情深的佳话已传到乡下。



接着,煜亲王妃在大长公主、国公府老夫人过寿当日,传出有孕,双喜临门。



那日,连皇上都听说,陆丞相欢喜到大醉。



相爷醉后表现,非要赠送各方宾客字画,送出许多文学大家的珍品。可见对曾孙的到来,欢喜至极。



不留那些死物的宝贝了。



相爷开始倒计时,每日翻挂历划对勾,陆家即将迎来真正的宝贝。



本以为煜亲王妃会非常小心翼翼,会像所有孕妇一般,安安心心在府中养胎。



可是转头,煜亲王妃先后开张好些间店铺,连着书院一起剪彩。



煜亲王妃名下,娘家陪送、婆家过礼,据传还有煜亲王本人的私产,遍布各城池,拥有数十也有传闻是上百间店铺。



哪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那位王妃出过书,想必从小到大,长时间以书为伴,文人不喜俗物,年纪又轻,会不会庶务不太成?



就在某些人不看好时,王妃名下,京城各总店,宾客络绎不绝。



就可想而知,下面各城池要是听说煜亲王妃不仅是东家,而且还是各铺子的总设计师,许多样式出自煜亲王妃之手的效果了。



宋茯苓的“包罗万箱”与马老太糕糕兴兴店相邻。



这面卖茶点,伴着香甜味道,那面出了点心店,向右拐旁边的小三楼,卖手工缝制的各式男包女包书包书箱、考学考篮,拉杆包,适合古代装铜板和银裸子的钱包,以及婴儿车等等。



这里面,你要布料的有布料,要皮质的有皮质,要编织的有极其醒目的编织手拎筐。



小富之家的妇人出来买个物件,就可以买这种漂亮的编织筐。



装个点心,买个果脯,筐上面戴漂亮的小盖,以免像往常要扇块布。



接地气的有,在楼下展台中间挂着,昂贵的更有。



满是珍珠、满是宝石的包。



还有个别几款包,用猫眼或是红蓝宝石、祖母绿、黄晶、石榴、琥珀、白玉、玛瑙等等只制成一个标志,居然是店铺中卖的最贵的。



也不知是谁吹起的风。



京城贵妇们,不知不觉就掀起以拎最贵的包为荣。



即便自己不亲自拎,也要让身边人拎一个,外出里面装着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买来给家中女儿,去别府作客在里面装个帕子、香粉。



以上,真不算啥。



邪乎的是,传言煜亲王妃会点石成金。



这就要说到煜亲王妃,除各城池有包店外,还有连锁首饰店。京城的首饰店为总店。



店里只姑娘家及笄的饰品就设有两列专柜。



及笄戴的簪子,发卡,普通姑娘家用的发绳,发罩、发束,连配套发梳、装姑娘家肚兜、袜子上面缠绕金银的装饰盒都有。



更不用说新生儿出生戴的“金汤匙”专柜,以及成亲当日婚礼上的首饰了。



样式鸟兽花枝,多种多样,晶莹辉耀。



各式婚戒、步摇、发簪、项链,耳钉、耳坠、手镯、手链,脚链,胸针、肩饰品,腰带、腰链、扇坠、裙摆装饰、包包的挂饰品,以及鞋饰品等等。



而为何说点石成金呢。



只有煜亲王妃的店里,有闪耀的锆石、钻石、紫水晶。贵妇们说“金刚石”。



就这几样,做出一样首饰就卖的极贵。



王妃还给贵妃、给宫里几位妃嫔送去,再加上她自己戴,国公府几位姑奶奶戴,那几位出嫁的陆家小姐,有这么位弟媳,哪是戴头上啊,有时会缝在裙摆上,熠熠生辉,摆出来就没。



不接受私人预定的那种。



据说,只有皇上知晓哪里出产这些东西。



因为煜亲王在第一时间上报,皇上奖赏,准了皇家采矿,煜亲王府可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采购、售卖。



这代表什么?



成了只此一家的买卖。



有这么一个金手指,煜亲王妃还总能设计出独版样式,可想而知,只各地首饰铺子,就会让她日进斗金。



你说她有没有钱?



她嫁了人,竟然变的越来越有钱。



连她亲祖母都感叹:看来以前家里的条件还是埋没了胖丫,搞了半天,孩子之前那么瞎折腾,那都叫没施展开。



施展开就是这样的效果。



有陆畔支撑,越来越有,要挡不住了。



而让闺秀们从嫉妒宋茯苓到钦羡,并不是煜亲王妃的赚钱能力。



毕竟闺秀们还不识人间烟火,不知柴米油盐贵,也没有像她们母亲一般已掌家理财。



是闺秀们发现,煜亲王妃嫁人后,忽然一跃成了她们的“长辈。”



压根儿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她们见到煜亲王妃要行礼,要尊称一句:“院长。”



女子书院每月都有月考,成绩公开,各府皆知。



成绩不好,丢不起脸,知道现在聚会聊什么吗?聊成绩。姑娘们凑堆尤其十一二岁的,聊作业还没有写完。



去别府作客,当家夫人开口问的也是:“可在女子书院读书?上月成绩如何。”



可想而知,谁敢得罪书院里最大的官。



女子书院现场。



宋茯苓挺着稍稍显怀的肚子下车,闺秀们齐刷刷行礼:“院长。”



宋茯苓微一点头,被曾嬷嬷扶着走进四层楼里。



抽空,宋院长还会巡视一圈。



声乐、女红、形体舞蹈室、女子赛马、射箭,防身术、调香,修剪插花、礼仪班、识辫药材的班级等等,她尚算不太注意。



但“文科班”、“理科班”,一个是女子诗词歌赋,一个是女子学习掌家理财,这很重要。也是主要的考试项目。其他都可以选修。



以及她这里才有的“红毛番话”班级,也就是学外语的,她经常性站在后门,掀开小帘子观察几眼。



她怕这些闺秀们,欺负好不容易寻来的女僧人。



另外,让宋茯苓自从开起书院,抽出很大精力关注,甚至亲自教导的还有“小儿班。”



女子书院里,有许多没到启蒙年纪的小孩子,他们专门上试验班。



科学实验班,手工实验班,亲手给父母做点儿什么。还可以从木头的小枪做出模拟的大炮,画画班等等。



宋茯苓希望,不止要他们一家的到来,能引领这个朝代对许多方面的关注,最好这些小娃娃长大后,他们自己的思维、想象,就能对各行各业有突破性的认知。



宋院长不仅要出教案,要亲自教习从陆家抽调的墨兰等大丫鬟们,回头来到书院能教好小孩子们,能讲解好。不能只给演示,一问三不知。



而且宋院长还要关心小孩子们在这里的吃,在这里休息。



女子书院,凡是学生,中午管饭,还管睡。



姑娘们是睡上下铺,四人一间。



小朋友们睡大通铺。



食堂吃饭,买饭票,茶点水果,什么都有,用托盘去打饭。



宋茯苓设想也已着手准备。



后年,她的娃稍稍大一些,她能有更多的精力,会在几个重要城池开设分院。



而从以上也能看出,从书院剪彩那一天开始,四层楼满员。



没有之前宋福生和陆畔畅想的“女子会馆。”



宋茯苓是单独出资,在离这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块地,目前是装修阶段。



可见,她女子会馆依旧会开。



茯苓觉得不开浪费了,书院有调香制香班,只制香的女先生就有四位。



她打算弄一个。



女子泡个花瓣澡、用精油来个泰式按摩,足底按摩,修指甲,护理头发。



挖一些老字号制作化妆品的师父,做个面膜,丰个胸,顺便卖个化妆品、给画个新娘妆,卖个腮红眼影刷子,定制个礼服婚服,卖个产后或者年纪大了聚拢的、塑身型的内衣。



样式稍稍有一些变化的睡衣。



全靠私人美容师一对一推销,一对一服务。



慢慢的,口碑就会变成她这里才是卖最贵的化妆品,卖最好的香粉香水,卖外面没有的高光、眉粉等等。



然后看看,不行进军一下化妆行业,也方便自己使用。



免得陆畔疑惑的拧开她化妆品盒子。



她很担心,陆畔会去胭脂楼找到“原装”,然后拧开一闻,不对劲儿。



就这些事儿,煜亲王妃的杀手锏“再次出书”还没有使出来呢,就给嫁没嫁过人的女人们羡慕够呛。



最羡慕的还是,煜亲王妃自从怀孕,娘家爹妈搬到陆家过礼最近的宅子里居住。



煜亲王妃当溜达了,走路就能到娘家。



据传,宋侍郎,一个当爹的啊,大男人,就没听说过哪个官员下厨的,换着法的给女儿做吃的。



宋夫人是成了女儿的“管事大掌柜。”



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



就煜亲王妃那些买卖,百十多间铺子,要是没有她娘在管账,她根本不可能做的那么好。



这自家的爹娘,亲生的,外面人眼热还差一些。



最为羡慕的是,煜亲王妃有位好婆婆。



娘家妈管理外面的账本,陆夫人管理王府以及国公府大小账本。



外面人就从没听说过,陆夫人对儿媳有一丝一毫的不满。



您儿媳都不管家,您怎就不挑理呢。



陆夫人:谁说我们茯苓没管家,我那些表格全是我儿媳弄的。正经在无形之中教了不少。



陆夫人比谁都了解,她儿媳不是没有掌家能力,你只看那小茯苓无意中笑着说几句,能让她立马茅塞顿开就知。



外面人又开始观察,那姑姐多,等于婆母多。



姑姐们在外行走,却也从不说弟媳一句不是。



从煜亲王妃那些姑姐们的婆家府里,都打听不出来。



陆之润、陆之婧、陆之婉、陆之瑶:我们就一个弟媳,好不好,凭什么告诉你们?再者说,茯苓真的不错。



她们四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弟媳用心的礼物从来就没缺。比她们弟弟以前抢夺了。



回到国公府看到的也是,祖母有茯苓陪着一天笑呵呵,祖父那么不擅言谈的人,在饭桌上说得了什么书,那都是特意看着茯苓说。



搞得一家子人忽然意识到,难道在祖父心里,就孙媳最有文采,我们全是睁眼瞎吗?不配和他老人家聊书?



还有母亲。



四位姑姐说一千道一万,最看重的就是弟媳对母亲好不好。



结果她们几人都脸红。



母亲明明有四个女儿,但是穿的用的,到季节要换新衣外面最流行的款式,弟妹总是在她们前面就给了母亲。她们再看自己带回娘家的礼物,有时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宋茯苓:恩,我有钱,不差事儿。上哪找我这样的好弟妹?不信,你们各家两口子再打个架试试,更会发现我的好,我护短。



以上,女人们羡慕煜亲王妃的是这些。



娘家婆家当作宝,没一个人说不好。



夫妻感情好,连个搅家的通房也没有,怀孩子不费劲儿,煜亲王下朝亲自去给买零嘴,怀孕没耽误挣钱,挣钱像玩。社会地位还有个书院,提起一个女子,竟然和高等学识、不输于男子的学识挂钩。



人生赢家啊。



男人们却不同。



尤其是官员们。



他们看到的是,煜亲王妃好似是为挣钱在各地开铺子,事实上雇佣许多陆家军的残兵。



连那个包店成立手工作坊,雇佣的也是陆家军兵卒们的亲眷在做工。



那里头有好些婆子媳妇,是陆家军兵卒的妻子或是老娘。



据说,能寻找到金刚石等稀有矿物产物,正是因为煜亲王妃自己有一支队伍,他们什么也不干,专门为踏遍九州寻找一些罕见的东西。



而那支队伍,全是曾上过战场的精兵强将,受了重伤,缺胳膊少眼睛,再不可能被留在军中,又被重新寻找回来。



这回是拜在煜亲王妃麾下。



在男人们眼中,这才叫真正的夫唱妇随。



一,煜亲王在皇上那里立功。



二,不打仗了,但是曾经的定海将军,陆家军的天王,威望更胜。



你知道外面有多少兵卒想成为陆家军的一份子,又有多少兵卒以自己是陆家军为荣。



陆家军形散魂不散,当这里没有煜亲王妃的手笔?



更让官员们、男人们羡慕的是,宋福生有个煜亲王妃那样的女儿。



因为,在宋茯苓怀孕六个多月时,宋福生这个户部侍郎,沉寂大半年之久,似乎毫无作为在理清户部事宜,似乎每日在忙碌的查账,忽然玻璃亮相了,即将要给皇上给朝廷狠狠的挣上一笔。



充盈国库倒是次要的。



宋侍郎还弄出了水泥。已奏报给皇上,准备拨款建造皇家水泥厂盖城楼,看往后打仗谁打谁。



皇上坐在龙椅上,大喜。



连负责这皇家水泥厂、负责掌管督促兵部盖城楼的官员,也全权交与宋侍郎定夺。



宋侍郎当场举荐,曾经的户部侍郎,毛大人,毛俊易。



这个行为,致使户部内,正直如安大人等官员,至此坚定的站在宋福生身后。



而有心人循着蛛丝马迹查到,玻璃也好,水泥也罢,这里面有一些原料就是煜亲王妃掌管的那支陆家军队伍找出来的。



转头,这功劳就给了娘家爹。



n.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