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六十章 笔墨山河入画(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八百六十章 笔墨山河入画(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人总说,狼进村吓人。



可是在下山,大伙打算弄些肉吃时,村里的后生们却觉得,知府大人的女婿和那些护卫进山更吓人。



这可真是看出什么是专业的,什么是业余的。



不是说猎多少数量,而是那速度很快。



这面知府大人笑呵呵一说:咱可就剩米了,整点儿肉哇?



那面那些人就了动起来。



上树掏鸟窝的,给人家鸟蛋全端。



野鸭蛋也不放过。



用刀唰唰唰几下自制出扎鱼工具,下河扎鱼的。



跳跃着像是快要飞起来似的逮野兔。



村里跟来的十二个后生一时间有些懵,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了,不是应当先挖坑设陷阱吗?直接就来?



马老太坐在行李上休息,攥着斗笠帽子,边扇风边笑着提醒,“顺子,慢些,别崴了脚。”



那顺子撵野鸡,比鸡跳的还高,这可真是鸡飞狗跳的。



钱佩英是背着斗笠帽子,为防蚊虫叮咬,将系在脖子上的围巾系在头上,蹲在附近挖野菜,闻言也回头笑。



忽然,她就笑不出来了。



马老太坐在行李上也是一愣,扯脖子挥舞着帽子,脸面提醒跑转向的野鸡:“嗳?你跑反啦,跑反啦。”



野鸡一路冲刺,从马老太身旁飞过,又一个飞跃跳过钱佩英的头顶逃窜。



陆畔像道影子似的,从树上跳下,嗖的一下就没了影踪。



一代王爷,今日抓野鸡比抓贼首还卖力。



没一会儿,他就穿着一身布衣,捏着野鸡回来了。



顺子站在马老太身边,两手拄着膝盖望着他家少爷笑。还是少爷厉害。



宋知府全程没参与抓鸡撵鸭。



他却背手而归,看起来好像也忙够呛。



“他娘?”喊钱佩英。



佩英抬头。



“给你,”宋知府忽然变出一把五颜六色的小花。



钱佩英放下挖菜的小铲子,用两手蹭了蹭腿,这才笑着接过,“别说,还怪好看的。”



“闺女?快下来,有陆珉瑞在,你上什么树。”宋福生在树下,用手遮住阳光,仰头望着闺女道。



宋茯苓腿脚灵活像只猫咪似的爬了下来。



“给你。”



“哇,爹,这花可真好看。”



陆畔站在不远处,看了眼茯苓怀里的花,又看了眼自己手里的野鸡。



“娘。”



“呀呀呀,竟整那些没用的,”马老太立马站起身,双手接过儿子递过来的一小捧花,一边从里面挑出最大的一朵粉花别在耳朵上,一边埋怨:“有那功夫,不说帮你媳妇挖挖菜,咱待会儿还要吃呢,你采它作甚。”



顺子凑到陆畔身边小声道,“少爷,看见没?”



学着些。



一把小破花,能哄笑三代女人。



比您累够呛抓鸡撵鸭得到的笑容多。



这都是学问呐。



……



这伙人扛着拎着战利品,沿着河边寻找瀑布,寻找温泉。



哗啦啦声响的瀑布下,可给米寿和金宝他们高兴够呛。



又是扬水,又是你追我赶的嬉笑。



宋福生也挽起裤脚下去了,半身湿透才上来。



“这些臭孩子,他们比赛却扬我一身。”



温泉边,隔不远就是一个大池子。



米寿用手一碰水。



马老太问他烫不烫,他说,烫。



最北面的池子,宋福生安排大伙,这就是咱们男人泡的。



不过,大家先别着急泡汤,你们砍柴,削木枝子,架火堆,给鸡秃噜毛,咱先弄个烧烤摊子烤起来,然后再下去泡,泡完上来吃正好。



“珉瑞?”



陆畔以为又要叫他学烧烤,可是他眼下不想学。



他想去守护心心念念惦记洗头发的茯苓。



男人女人不能共用池子,必须要给茯苓安排到远处这面瞧不见的池子。



但这里又是野外,谁知道会出现什么,他想去守着。



虽然他去守着,在城里的规矩面前,说不过去。



但是那是在城里,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这种境况,总不能让别人守着,又没有丫鬟跟着。



翁婿俩想到一起去了。



“走,跟我走,米寿也跟着。”



女池子这边。



宋福生和陆畔、米寿,用树枝树叶一起给搭了个简单换衣裳的遮挡小棚子。



宋茯苓脱掉外衣,泡进温泉里时发出怪声:“噢噢噢,烫,酸爽,太酸爽了。”



冷不丁进来有些受不了。



马老太耳朵别着儿子送的野花,也穿着大红色裤衩子下来了。



钱佩英是穿里衣进池子里泡。



其实茯苓也穿着里衣,都带着里面换洗的,泡完,换上干的,将湿衣裳晾一晾。



再者说,即便随身没带换洗的,这娘俩也能让宋福生变出来。



要不是有马老太在,宋福生都能给媳妇闺女变出泳衣。



“奶,你咋穿红裤衩呢。你看,掉色了吧。”



老太太只泡一会儿就满脸汗,抹了把脸上汗咧嘴对小孙女笑:“我不寻思辟邪嘛。”



“奶,你这么大岁数怕啥呀,这面是山,那面我爹和陆珉瑞站的也远,穿衣服不舒坦,您脱了吧。”



马老太:哎呦,正中她心。



“那我脱啊?”



钱佩英和宋茯苓一边一个说,“脱吧。”



没一会儿,马老太就露出俩下垂的,都瘪了,上面有褶子,泡进池子里只露出脖子,还不好意思的问钱佩英:“三儿媳,你是头回看见我这身体吧?”



钱佩英笑,心想:当谁愿意看似的,用帕子给老太太擦擦脸,“恩,头一回。”



没一会儿,又有笑声传来,因为马老太说:“你瞅瞅我,用温泉这么一泡,用手使劲在这上面一撸,全是泥。我明明挺干净的呀。”



宋茯苓就给她奶搓澡。



茯苓耳朵上也别朵桃红色的小野花,还哄着老太太道:



“奶,等赶明我爹买个更大的院子,咱家没温泉也弄个露天热水池子,就咱几个能用。



然后岸上放张床,您泡完上来,躺上面给您搓,比这得劲儿。



搓完一冲,用大帕子给您裹上擦干,我再给您抹盐抹奶,让富贵叔赶明给买回些海藻,我再给您敷个海藻面膜。”



“啥馍?”奶和盐吃嘴里的向身上抹,老太太就够接受不了的,这怎么干粮也敢祸害往身上呼呢。



那不如直接整白面。白。



离池子有些距离的仨人,找块大石头,仨人背对着身坐着。



宋福生和米寿坐在陆畔一左一右,共同目视前方。



陆畔刚一动,米寿就说:“瞅前面。”



陆畔:“……”真想揍这臭小子。



后面有祖母还有岳母。



总有种错觉,岳父和小舅子不是在防野兽,是在防他。



陆畔站起身,折了一个叶子。



没一会儿,宋茯苓就听到陆畔用树叶吹起了不知名的曲子。



她趴在池边,一会儿眯眼望望那高大的背影,一会儿仰头瞧瞧蓝天白云。



水声鸟鸣,山清水秀,怎一个惬意潇洒。



女池子这面终于泡完了,马老太她们接过烧烤的活,让宋福生他们也去泡会儿。



宋福生和米寿、陆畔,这才离开。



其实,男池子这里风景更好,因为它在上面,正泡温泉时一扭头,就能看见山边的树林,他们这池子高度比下面的树林还高,一片绿意盎然。



可以说,风景杠杠滴,就是模特差点儿意思。



而且挡不住这些汉子就没一个浪漫的。



村里跟来的汉子们,压根就没下去泡。



只找个小池子洗洗脸洗洗脚,外衣也洗了洗,涮了涮鞋。



不敢和知府大人一个池子。



四名护卫呢,有俩人守着未来王妃在烧烤,毕竟烧烤摊子有些距离,怕不安全。



另两位是恪尽职守保护少爷。



顺子也不下池子,他在翻捡少爷的换洗衣裳,还打算在岸上给宋福生和少爷递擦脸帕子。



野鸡蛋鸭蛋要是好了,少爷他们泡在池子里,他就能在岸上扒皮,递给少爷和宋福生他们吃。



所以说,池子里都是宋家人。



陆畔刚脱下外衣就发现,他和宋家人的里裤好像不太一样。



宋福生两手放在岸边,正光着膀子,下面穿着是白色的。



米寿和姑父一样的动作,他和金宝都是红色的,岁数小,马老太特意告诉让穿红辟邪。



大郎有些羞涩,他和弟弟二郎都是花布,娘给做的。



但也学着三叔的姿势,舒展两手靠在池子边。



虎子是焦糖色。



虎子和二郎有些羞涩,却以为泡温泉都要这种姿势泡呢,三叔总是不会错,忍着害羞打开胳膊。



这场景,冒白烟的温泉池子里,宋家人通通都是大爷姿势,还围着池子一圈,瞪眼瞅陆畔。留给陆畔的地方不多。



陆畔舔了下唇,忍着尴尬下池子。



陆畔这一脱,宋福生才发现他姑爷真白啊。



如果池子好比一口大锅,有陆珉瑞和他家米寿这种白净的在,再放点酸菜,就是东北名菜:汆白肉。



宋福生又瞅一眼宋金宝,黑嚓的小子,这就是血肠。



与此同时,米寿正瞅眼小将军哥哥的下面,又瞅眼自己的。



陆畔随着米寿那眼神,也瞟眼米寿的。



他实在忍不了,就他一个外人,除岳父好像没瞅他,剩下全在观察他,打算找个伴,“顺子,下来。”



宋福生假装闭目养神,忽然睁开,“顺子,下来前,先去问问鸡蛋好没好,我有点儿饿了。”



没一会儿,顺子就用帽子兜回来一堆野鸡、野鸭和鸟蛋。



要不说呢,一帮汉子不看风景秀美,各个趴在岸上吃鸡蛋。



“唔,好吃,”宋福生瞅着陆畔评价道。为这种不可思议的味道惊叹。



陆畔说,“蘸点酱更好。”



顺子又嗖嗖跑下去寻马老太要酱。



马老太一边烤鸭,一边对顺子啧啧,埋汰她三儿子,“痛快出来得了,那再好吃还能吃出肉味儿不?”



再看我们的准王妃,刚洗干净又造的像泥猴似的,正趴在地上扇风,她用泥巴焖了一只鸡。



吃饱喝足,这些人带着沐发皂角香气下山。



在下山时还纷纷互相夸奖,昨夜先宿在八卦庙就对了,今日才如此充足,当溜达玩似的,不用太赶。



山下,几台车辆早就被赶到另一边山脚下,这一行人上山和下山走的路也不一样。



村里的汉子们也回去了,当地知县特意给村里汉子们还安排了车。



顺子当着知县的面,给在山脚下等待的村长两锭银子。



他们在村长家连吃带拿的,跟着爬山的十二人也要分一分。



其间在分开前,还发生一个插曲。



知县带领所有人见到陆畔跪下,“恭迎王爷。”



小村庄的村长和那十二名壮汉一愣:恩?不是该恭迎知府嘛。



第一下都没反应过来。



当看到陆畔走出那一瞬,第一反应就是:我的个妈呀。



别人都起来了,他们还在跪着,一脸呆愣。



弄的陆畔特意在上车前,对他们说了句:“平身。”



这回,随行的人员不再是普通村民了,变成了知县、衙役、以及柳将军派来的副将和兵卒。



这一行人,开始由正规军护卫了。



因为他们要去下一站,边境。



陆大将军王的石碑前。



陆畔看眼宋福生,欲言又止。



宋福生没用他废话,宋知府关键时刻不矫情,“闺女,去。”



这种机会太少了,以后谁还能没事来看看。



陆畔和宋茯苓并肩站在碑前。



陆畔不知足,又回头了。



宋福生心里一叹,“她娘?”



宋福生和钱佩英也走上前。



马老太有观察到,珉瑞那孩子站在碑前,眼睛锃亮锃亮的,从心往外的高兴。她又一次觉得陪同前往,再苦再累也值了,还能看看这碑。



唉,那畔畔似在告诉他爹,这是儿的岳父岳母,这是儿将来的妻。



马老太猜的对。



可她少猜了一点。



陆父的突然离开,对于陆畔是有留下心理阴影的,父亲没有陪母亲走到最后,所以他在山顶许愿自己长寿,见到茯苓就建议想爬这寓意很好的长白山。



虽然很想和茯苓单独相处,但是也很高兴岳父岳母、祖母、米寿他们陪同。



他希望他自己能一直陪着茯苓,和她一起携手变老。



也希望岳父岳母这些为数不多的亲人,都能陪他和茯苓一起到白头。不要像父亲似的。



伤感了,伤感了,别整那一套,不是咱风格,走,接着玩。



临界点的河边。



和高丽人就隔着一条小浅河,站在这面喊:“阿姨妈,”那面就能听见。



况且高丽人还划船过来卖狗肉,卖野果子,啥都拿出来卖,直接和附近村民交换。



以前还换女人,后来本朝禁令,那面也禁令,女人没了,人口不就少了嘛?而我们这面是买回的女人总逃跑,这才不敢赤裸裸卖女人。



对于高丽人来讲,能兑换最好的物资就是能换几斤粮食。



他们那面种出的粮食更是要通通交给高丽王。



能划船来的都属于在高丽那面厉害的。



大多数是妇女头上顶着锅,找浅滩地方淌水过来,卖自己自制的小菜。



“俺娘给希姆尼噶。”



茯苓问顶锅来的妇女:“一个森波西你噶。”这是什么的意思。



那妇女激动,没想到遇到会说话的。



这一激动,一串话下来。



茯苓挠头疑惑:“木孙素里啊?”一句没听明白。



却给陆畔唬住了,他家王妃怎么什么都会。



宋茯苓大笑着对陆畔说,“我在闹着玩呢,就会这几句。”



宋福生却笑的骄傲:“我闺女会这几句也厉害,别人咋不会呢,全是和我学的。我这一天,学问早就学杂了。”



他可接待过高丽特使,他也确实和杨明远学了几句。就是只记住一句,安宁哈丝蜜瓜。安宁出哈密瓜加个丝。



所以说,杨明远那小子有厉害的地方,短短时间,出使之前,学习掌握那面的语言,得多刻苦才能做到。



就在宋福生带着女儿女婿在延边吃狗肉汤,拌饭,米肠时,还给陆畔夹大狗肉,让多吃些。小可怜,刚看完你爹的碑。



刚提到的杨明远,正站在京城指婚大榜前,望着陆畔和茯苓的名字摆在一起。



与此同时,皇上也收到了宋福生的信。



丁坚呈上时,皇上很稀奇,宋爱卿的私信?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