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八百一十二章 白龙马,蹄朝西(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白龙马,蹄朝西(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天清晨,曾儿媳妇们是感谢阿爷。



家里的孩子们是感谢马奶奶。



因为马奶奶说:“念书的,下学堂都给我早些回,不准再去南大院寻你们三婶。我给你们找了位骑射师傅,学好喽,再骑马上学。”



二郎、金宝、米寿、蒜苗子、蔫吧们,十几位小小男子汉猛的抬头。



宋茯苓也惊讶的半张着嘴。



知道奶奶刚才那番话意味着什么吗?



这么说吧,相当于现代的:“给你们雇了位私人教练,都回来考驾照。考完驾照,再一人开台车上学。”



这回就知道马匹在古代代表着什么了吧。



宋金宝声音恍惚地问:“奶,是你要给我们哥几个买马吗?我就算学好了,也指望不上我爹娘给我花钱置办的。”



“那是自然,谁提出的,谁掏银钱嘛,”马老太边说,边头也没抬的夹一口芥菜丝放嘴里。



金宝腾的一下站起身,兴奋地离开座位,开始转圈圈:“啊,啊啊啊啊啊!”



蒜苗子他们也跟着激动站起身,“我们几个也有?”



“有,包啦。”



王婆子她们急忙道:“不用,老姐,你听我讲,还照昨晚说的那么办,扣俺们干活的钱,俺们给孙子掏了。要不挣钱干么使呀,都没地儿花。”



可是,这些老太太的音量已然压不过孩子们。



这些小子们一时间又叫又嚷嚷,哪有心思吃饭。



后头干脆噗通噗通跪地,一帮半大小子堆在马老太的脚边,金宝高兴的脸通红道:“奶,让孙儿给您磕个头,我不磕我难受。”



二郎也说:“二孙给您磕个头。”



搞的米寿很尴尬,被哥哥们挤的,二蔫吧都抢到他前面去了,穿着大班书生服,弱弱地跪在后面,“孙儿给您磕头。”



饭厅瞬间乱套了。



马老太就笑,也不说让孩子们起,她照常喝粥。



心想:三儿说要买舞女,买那干啥。



有那钱,给咱自家置办起来。



咱家以前太会过日子,活的特别低调。



有点钱,就寻思存粮、买骡子、买房子。



三儿都要让忠玉他们这趟去买船只了,可是谁能知晓啊?



让人一顿小看实力。



门缝里瞧人,一提起就是泥腿子家,没规矩,指望老三做官发财,连丫鬟都没有啥的。



那时候咱想着,管别人怎么去说呢,咱家就是这样的风格。



后头,她发现不行,咱要先展示实力,有实力不去那样做才会被外人说一声叫风格。



没实力时,说啥都是狗屁,人家寻思你没有,你可不就找借口向脸上擦胭粉。



所以说,以后不低调啦,又没偷没抢。



让他们知晓知晓,知府家并不困难,知府家比谁家过的都好。



知府家一些奇怪的表现,确实是他们的习惯,而不是摆不起阔。



就在这时,外院烧鸡他爹通报:“老夫人,马厩的老板和掌柜的来啦,说是给您送马。”



马老太从腋下抽出帕子抹了一下嘴放在桌上,这才站起身,“那个谁,三儿媳,胖丫二丫,还有吃完的,都随我走,去瞧瞧。”



这种时候,连宋福生没吃饱也不吃了,笑呵呵扶着宋阿爷跟在老娘后面。



他猜,老娘已然给闺女买了车,本来他还想要给买呢。



后门这里。



马厩的老板和掌柜的看到知府大人露面,齐刷刷地跪下行礼。



但知府大人却没看他们。



一排,十多匹的成人马。



宋福生猜到老太太出手给闺女买车,却没猜到买这么多,家里小子不是要先学骑乘再购置吗?怎么现在就给买了回,再说买这么高的成人马危险。



马老太站在一排马前回头,“三儿媳,你来。”



“娘。”



“这两匹马,最贵的,回头做了车厢拉你,娘送你的,啊?”



钱佩英半张着嘴。



“胖丫二丫。”



宋茯苓和宋苏木上前。



“这两匹白色的,只给你俩用,两个小姑娘正好配这白色。”



宋茯苓望着那通体白白净净柔顺的马,奶只买这两匹估计就会花出去小二百两银。



马老太又挥了一下戴金戒指的手,指着其他的枣红色马匹:



“剩下的,再制四台车,供给家里的媳妇们出门坐,老大媳妇,你们几个该用就用,听见没?完了可能会剩下两匹,那两匹,谁出去办事骑着。”



宋金宝急了,搞了半天没他们事儿:“奶,那您之前说的,我们的呢?”



“别急,他那好的都被奶给包了啦,等回头再给你们送小马驹。”



马市掌柜的陪着笑脸,作证点头:“是,昨日连夜已传下去话,去给诸位少爷们寻最好的小马驹。”



家里的汉子们,宋阿爷、宋福生、宋富贵他们都惊呆了。



他们以为自己是做大事的就很敢花钱,没想到,马老太扣扣搜搜大半辈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比谁都大方。



毕竟车这个东西,可有可无,家里有两台就得了呗,不是必须品。



……



这天,消息灵通的管事,都知晓知府大人她老娘买空马厩的事。



纷纷向内院传话,人家送儿媳妇车,送孙女车。



知府大人家的大开库房,好木材源源不断向外运送。



听说要找找专业师傅定制车厢,图纸是知府大人出的,为减震,车厢底板和车轴之间做伏兔。



听说连车轮都定制包着皮子,用熊皮狼皮。



当天,马老太宴请一帮老夫人们来到家里。



只看,她带领这些人参观了长公主送她的家具。



她站在皇上钦赐的御匾旁,微挑了下眉,看着那些人给御匾行礼。



她坐在最前方的太师椅上,示意大家喝茶,与那些老夫人讲宋九族人与旁家的不同。



讲她以为,她这个没什么本事,略显粗俗的娘会被人讲究。



讲她以为,宋九族有如此多在外人眼中没本事的亲属借光与她三儿一起生活,会被人说三道四。



已做好这些心理准备。



这是难免的。



这是从一个泥腿子家到官员家庭阵痛的过程,不回避确实没有底蕴,却皇恩浩荡异军突起会惹人眼红,她能接受。



却没想到,她以为的,能心平气和接受的事,都没有发生,发生的是,什么心黑说什么。



下面陪坐在两旁的老夫人们,也不知晓该说什么了。



其实来的时候就知是鸿门宴。



昨日马老太硬闯罗家,罗老夫人病倒,罗府请了医官,她们一早就听说。



这些老夫人们回府后,开始给儿媳妇们上枷锁、立规矩。



所有当娘的都怕一件事,绝对不能因为儿媳影响到亲儿前程,这是绝对不能容的。



两日后。



钱佩英正在南大门租下的厂房办公室里上班,外院传话柳夫人驾到。



柳夫人可不止是自己来的,她头戴黑貂帽,身围黑色斗篷披肩,身后跟着除罗府外各府夫人。



“瞧我,没有打声招呼就来,有打扰到你吧?”



钱佩英看到那些夫人对她行礼,示意大家进办公室。



带头在前面走着,和柳夫人拉着手说,“哪有的事儿,一直就说想邀请您来,一直也是担心您府中事多。”



但当大家坐在这阔气的大办公室的里间,透过珠帘看着那大办公椅、大办事桌,一点也不比男人家差,桌上放着大小不一各种戳,墙上挂的竟然是舆图,千里马各分店各分支点分布的舆图,发现钱佩英是真忙。



或许她们不打声招呼就来,是真的有打扰到。



钱佩英也很抱歉,没说几句话就要去忙。



因为继忠玉出发后,富贵又要出发了。



这趟出去不止是要给老宋进士朋友们各县送货,而且到秦皇岛要买船只,千里马不止要陆运还要走水运。



富贵进来要钱来了,柳夫人在,他也要进来要啊,没钱他怎么走。



里间的夫人们听到钱佩英一边询问银钱数目一边卡那些大小戳。



每一句问话,每一次哐哐的卡戳声音,都让她们在低头喝茶间眼神微闪一下。



因为她们是今日听钱佩英问话才知晓许多陌生的词汇,原来京城九门要有通过税,其他城池有过坝税,脚抽税,造船有商船税,另外朝廷以六千两为额,超过六千两还要收加征税。



麻烦的不是怎么收,是落到细处,加征税怎么收,按多少比例,什值征饷。



刘守备的夫人放下茶杯,顺手拿起立在沙发边小书柜里的书籍。



这里,家具摆放样式之类的,夫人们只觉处处和她们家不同,处处透着奇怪。



你看,这么小的书柜放在椅子边,居然不是准备单独的书房。



刘夫人看了眼书皮《起条纳税例》,里面有折页,可见这本书常看。



又拿起一本,《户部议定则例》



像这样的书籍很多,也能看出常常翻阅。



而这些是她们内宅妇人从不会涉猎的。



隔着珠帘,富贵在离开前与柳夫人她们行君子礼,打声招呼拿着钱佩英批的单子离开,牛掌柜带着两位账房先生又不得不硬着头皮敲门进来。



钱佩英这一忙,又是一盏茶时间过去了。



搞的她再露面很不好意思,尤其这里还有柳夫人,正好到了晌午,请大家吃饭,以示抱歉。



要说钱佩英被人讲究那事,她本人在这些夫人们面前,并未像马老太一样提起,就像没有那事一般。



提啥呀,婆母都给她做主了。



老宋,一个大男人,都“小肚鸡肠”给下属叫进去一顿训。



呵呵,不需要她自己出手。



这不嘛,钱佩英在广聚轩里,宴请夫君手下这些官太太,坐在主位上,回答各府夫人最多的话题就是,她每日都在忙些什么。



钱佩英笑呵呵比着戴宝石戒指的手说:



“我也想时常聚会啊,真的,特别羡慕你们。



可我月初做凭证,出报表,纳税申报,整理财务资料给夫君过目,便于你们宋知府在官衙备案,将来朝廷查账有个凭证。



月中,做检查报表,资产正负债,损益,核对余项。



到了月尾又开始做工资单,发放工钱,预测准备下月资金,往返钱庄。”



柳夫人今日就想让那些夫人们看看,她的好友佩英有多能干。



就这些,放在男子那里,都吃力。



所以,听完这些,配合着问道:“佩英眼下要掌管多少人的工钱?”



钱佩英想了下,“论户算的话,会宁那面人多,五万多户了。”



列席的夫人们纷纷停下筷,今日聚餐,没有丫鬟们伺候,也没有带女儿出门,都是这个年龄段的。



闻言震惊。



“这么多?”



而柳夫人说的是,“你做的是一件大事,关乎这么多百姓。”



钱佩英一时也感慨道:



“我们都知晓,老百姓是不敢与官究的。



我猜,如若有一日一级级发下去,发错了工钱,那些干活的百姓,心里明知也不会吭声。



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



我只要一想到,那些百姓没日没夜的做事,工钱没发下来,就盼着,就已然想好每一个铜板给家里添置什么。



而一旦发错了银两,他们不敢声张,只能认下哑巴亏,那得多失望啊,我就不敢松懈,不想发错哪怕一文钱。



我的能力,能帮到夫君的就这些。



只希望官衙牵头让更多黄龙老百姓有活干的大善事,不要因为一些账目的困扰而受人诟病。”



在座的夫人们听的情不自禁的点头。



倒是柳夫人笑着说,“佩英你给寻个时机,我们这些人也可以为百姓共同做一些什么嘛。”



钱佩英说好啊,她也如此想过。



夫人们纷纷表示,对对对,知府夫人,您和柳夫人是咱们黄龙女子的带头人,您一定要帮忙牵个头,大家都尽绵薄之力。



这天晌午饭,夫人们聚餐的气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



本以为知府夫人会多多少少对她们有些不满,却从始至终没有,这很出乎意料,更加投桃报李。



罗夫人后来听说时,都后悔没跟着去了。



她看到了知府夫人能掀篇的希望。



当日,不止钱佩英招待了这些突如其来的客人,官衙里的宋福生也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位稀客。



颜夫子来了。



宋福生客气一番后,试探问,家中小儿们惹祸了?



颜夫子捋着胡须笑谈,是有一事相求,想见令爱。



宋福生疑惑:恩?和茯苓有关。



听到后来才知,米寿那臭小子暴露了九九口诀。



要知道古代这里学小九九。



而他家米寿是茯苓教的那一套大九九,填补了古代这里的加减和除法,以及双位乘法等各种算学口诀。



颜夫人求贤若渴,找到官衙要见他女儿,听那意思还要出书。



宋茯苓拧眉看她爹:“我不出书,那又不是我编的。”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