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七百八十三章 宋福生你大爱无疆了(二更)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七百八十三章 宋福生你大爱无疆了(二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村里一名妇女推开木门,跑进院子就喊人道:



“嫂子,里正叔让你家满囤儿下山,他年纪轻,腿脚好,还是村里数一数二会说话的,明日好带县太爷他们上山看采蜜。”



这家是村里采蜜大户。



院子里坐着的妇女,低头摘着蜂箱,不为所动道:



“喊满囤儿作甚,他下山一日就耽误少采不少。



不是我说你啊菊香,你心咋那么大,县太爷看完,他能怎的?



就是县太爷将万财主抓去,才让咱们日子过不下去。



他当热闹看完,走啦。



回过头,咱们更肝屁朝凉。



俺家满囤儿说啦,远不如多打一些蜜,咱们拉进城,想招一斤一斤卖吧。”



妇女说到这,一寻思往后难熬的日子,眼泪都下来了。



这蜜啊,当地产,绕着这大山,更是好些村里都有养蜂人。



所以想扛进县城卖,压根卖不上价。



心里咋不恨宋福生呢,不给活路。



干啥将万财主抓走,那人挺好的,能给他们这蜜运出去,不用他们爬山过河操心去卖。



“嫂子,快小些音量,你这是想让你家满囤儿下大狱啊。”



就是真那样,也要放在心里埋怨不是?



人家县太爷就在村里,你知道放屁敢裆让谁听见可就没了命。



更何况,还真不是。



妇女凑近大娘耳边嘀嘀咕咕一阵。



只看,大娘越听眼睛越亮,“是真的?”



“是,那是县太爷呦,嫂子!



俺在里正叔身边听了几耳朵,听的真亮,县太爷是来给咱解决的。



你就想想,他要是真不顾咱们百姓死活,这么热的天,明日还费劲上山作甚。



人家在衙门里喝喝茶,扇扇子眯一觉他不香?



快着些吧,村里男人们都在山上养蜂,咱们这些女人家得给张罗张罗吃住。”



大娘激动的嘴唇都抖了起来,她家蜜多呀,“那我这就去喊满囤儿。”



“嫂子,你等会儿,你家新房阔亮,让咱们青天大老爷的家眷,住你家满囤儿预备成亲的新房行不?”



大娘小腿紧着向外跑,闻言连头也没回,一摆手,那都不是问题。



只要县太爷能想招收他家的蜜,别说住一住了,她还会给打洗脚水,给县太夫人搓澡喂饭都成。



院子门都没关,满囤的娘就跑的没了影踪,来送信的妇女也跟在后面,急火火又跑到其他家通知。



通知,其实并不是主要的。



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家家凑些好菜,肉,凑些米面。



尽可量的准备出好吃食让县太爷吃吃。



与此同时,村边这里。



宋福生身旁跟着县衙的工作人员以及本村里正,他们正望着田地。



“就这点儿地?”



村里正要跪地回答,被宋福生摆手制止:“本官问你话,无需跪地,恕你无罪。你只要将心里想的好好说出来就行。”



里正这才陪同在宋福生身边,猫着腰告知:



本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耕地有限。



和山那面的一些村子不一样,那面的村庄虽采蜜,但他们也种地。



而本村七十四户人家是基本靠养蜂采蜜为生。



每年将卖蜜得的银钱要买粮,要不然种的不够吃。



宋福生问道:“一户一年能得多少银钱。”



村里正提起这个就一脸苦闷,藏都不藏不住:



“回大人,这手艺是靠天吃饭的营生。



前年歉收,采出的蜜,比照大前年少去一半。



去年,老天爷更是不作美,大雨连天闹灾,比照前年歉收再少一大半,拢共也没得几个铜板。



夏秋还好说,靠山吃山,挖山野菜蘑菇木耳存着吃,不吃米。



到了年根儿,有好些家都断顿甚至啃上了树皮,村里扔了六个男娃娃。”



秦主簿趁宋福生不注意瞪里正,让你说银钱,你怎么扯死人身上去啦。



你还说着说着要掉泪。



不用你给咱大人唱赞歌,总是不能像哭丧似的吧。



里正这才紧忙用袖子擦擦眼睛。



他提起扔掉的男娃娃就心难受,他们村人口少。每个男娃子都是命根子。



再者说,要不然他们能这么盼着万家别倒嘛,连着两年不咋地,就指望今年出息,结果咔嚓一声巨雷响,万财主下去了,去了大狱。



里正拾掇一下心情,才又拐回正题,告知宋福生:



“大人,打比方村里人口最少的一家,六口人。



要是正常的天,比如今年。



那家竭尽全家之力,在山上和屋前屋后养六十个蜂箱。



一个蜂箱能得蜜二十斤上下。



一斤蜜,万财、不是,万罪人收蜜十文钱一斤,也就是一年能得十一二两的银钱。”



为了怕宋福生误会六口人就挣十多两挺多,里正又急忙说:



“可是,大人,这十多两就是那一家子的全部。吃喝用度全要算在内。



眼下粗盐涨到八十五文钱一斤,一两银钱买不上二百斤粗粮,一年下来,六口子拿这十二两为肚皮忙活才能吃个半饱不饱。



更不用提,一年到头,为养蜂采蜜,村里总是会有三两个被熊瞎子舔死舔残的。”



宋福生听完就说:“盐价不会再这么高了,粮价也会下调。今年,你们忙一年,哪怕只挣十二两也会吃上饱饭。”



村里正有些没明白过来县太爷的意思。



秦主簿在宋福生身后瞪他一眼,提点道:“回头告诉乡亲们,卖完这些蜜,别着急买粮,过个月余到秋后再存粮。咱们知县大人会想办法给粮价降一降。”



绿油油少量的田地边,村里正激动地念叨:“让老小我跪地磕个头,老小是一定要磕头的。”到底眼泪掉了下来。



这村的里正爱哭。



秦主簿却没像之前那么嫌弃了,和宋福生做出一样的动作,叹了口气。



在宋福生又打听以前万家收蜜,歉不歉收都十文一斤吗?



对,十文。



宋茯苓正在农户家里学习农业知识。



原来一年中,椴树开花仅有十五天。



难怪老爸连会宁的那些大商户都不见,县下面那些庄主和里正也不见,扔下一切事情,非要先下乡。



老爸是着急解决蜂农的问题。



村里的妇女还对茯苓讲,蜜蜂采蜜是不分什么花的,见花就采。可咱常年做这个是知晓的,花种越单一越纯,纯的才好吃。



他们就很实在的,不想辜负万财主给的银钱,也是担心采的不好,人家不再收。



所以宁可费事一些,也想尽办法让蜜蜂只采椴树蜜。



宋茯苓看了眼妇女手上胳膊脖子被蜜蜂蜇出的包。



尤其是手上的那包很大,应是好些年的旧病。



也就理解万家倒了,村里人为何见到县太爷来都不热情。



没什么比付出伤痛和艰辛的蜂蜜无人问津更让人失望的事,这是这个村赖以生存的东西,更是好东西。



“你这是在做什么,每日都要扎这些小窟窿眼吗?”



妇女还没有回答,钱佩英就拎着葫芦瓢过来,边喝水边道:“你这孩子,农活啥都不懂,这就是采蜂王浆。”



妇女愣了,啥是蜂王浆?



他们只知晓这东西能吃,虽然这东西很少,采出格外费劲,但是家家户户都不会浪费。



蜂蜜舍不得吃,会全部卖给万财主,然后自家就吃这个。



刚村里菊香还各户通知呢,让凑凑这个给县太爷吃吃,她们当时商量说:这东西不好吧,县太爷能吃吗?要是县太爷一家能多留几日就好啦,咱们给新蜜。



钱佩英闻言比那妇女还发愣:



你们不知道蜂王浆?不知道这东西比蜂蜜还值钱?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