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六百五十八章 曾经以为我的家只在现代(两章合一)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六百五十八章 曾经以为我的家只在现代(两章合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任七叔一脸笑意看着牛掌柜:“走吧?”



“走。”



被隔离。



牛掌柜一副“被逮捕”前,已心满意足的模样。



方员外在另一个棚子,探头对牛掌柜抱拳:“恭喜。”



“这话,老兄,有误哇,是同喜好不?”牛掌柜也抱了抱拳。



“哈哈哈,对,同喜,可喜可贺!”



方员外很自豪。



他没看错,一直就没看错宋福生那个后生,很庆幸与宋家结识没有错过,更坚信宋福生的秀才只是刚刚开始。



锦上添花的人很多。



养猪大户老王家招呼村里人:“通通来我家领米,我替河对岸垫上,给你们一家分一斤,今儿真得多吃点儿,为宋家高兴高兴。”



九嫂子急忙拦着:“嗳?用不着你,我这已经打发人去背粮啦,都来我这里领。”



九嫂子认为她和马老太关系非常不错的。



进城看大孙女坐宋家车。



大孙女在城里有什么事,也是去点心店捎口信儿。



这是孙女大肚子了,要不然前些日团长科举,马老太支棚子卖点心,孙女是要日日去帮忙的。



听说,后头只是去了半日,马老太就给孙女撵走怕有闪失,这次回村,她们老太太之间唠嗑时才知。



所以,这种时候当然要帮帮忙了,就冲她和马老太之间的姐妹情也显不着旁人家伸手。



村里还有许多人家嚷嚷去给牛掌柜取柴火,拿油盐酱醋,拿米面,像任子玖的媳妇还给抱了一床被子褥子。



老牛头回村被隔离,不用河对岸特意给送生活用品,他们村里的人七手八脚就能给凑齐。



不怕给垫物什。



人家河对岸能占他们这点儿便宜吗?



倒是回头将东西还回时会很承情。



“哎呦,不用不用,大伙真不用麻烦。”牛掌柜指向老方,方大哥那棚子里不是有吗?



方员外:对头,我这里做好饭,用个筐用根长棍给牛掌柜递过去,直接吃现成饭就中。



这天晚上,任家村村民由于宋家每户散财一斤米,反应各不相同。



“爹,我一下子就想起您当年中秀才的场景。”任族长的家人纷纷点头。



那声中秀才了,至今想起心头都火热。



当时,他们家也散财了,各户发喜糖,就是鞭炮没有河对岸放的多。



任三叔家。



任三叔用筷子夹起口咸菜喝粥,家里人也在提起任族长和任子笙考中秀才的往事。



任子笙不提也罢,不接地气不认老乡的东西,村里人没感觉到借光。虽然那时候,外村来位算卦的,都说过任子笙是万里挑一。



至于任族长嘛。



三叔说:“他中秀才那年都多大岁数了,他和河对岸可没法比。人家那还得接着考呢,才多大年纪。唉,就可想而知,他那娘啊是真有远见,一个妇人,早早的就咬牙供着,太不容易,也没个帮手。”



三叔的儿子说:“爹,你说那可不对,就是再走一家,嫁过去也不会帮她供儿子念书,又不是亲生的。”



“所以说,她没再走一家,更难得,通透。”



三叔的儿子儿媳们:“……”



正夸团长呢,爹,你怎么总是夸团长的老娘呢。



四嫂子家。



四嫂子真心为河对岸高兴,“富贵兄弟以前就提过,团长别说考秀才,考举人老爷也不在话下。”



四嫂子男人憨笑道:“这都是咱们不懂,就拿考举人像吃饭似的那么简单。我听外头的人讲,考秀才就已经撸掉老多人了,考举人会更难。孩他娘,你别出去瞎说,万一没考上,团长该丢脸了。”



“是是是,我没漏出那话,可我真觉得团长能行。”



“能行你也憋住话。”



旁边大白家。



大白胖的婆婆已经开始惦记:“这回秀才就那么地儿了,等举人老爷出炉的时候,咱家要不要送点儿啥?”



“那要的,要的,”白胖说完,端着饭碗又去盛第二碗粥了。



惹得她婆婆:“你少吃点儿好不好?又不干活又不下地磨豆子的,你回来。”



锅里剩的粥是给几个儿子的,大白的婆婆将自己的粥倒给大白,“喝这个吧,不许再盛饭,就这些。”还用筷子指着儿子,警告不准将粥倒给媳妇。



二鹏子家。



二鹏子娘吃着吃着饭瞅她二儿子:“往后团长再出门,你别凑上前,给团长介绍介绍让你大哥上前。”



二儿子脑子笨的要死,可不如老大。



老大要是有老二那么多机会,早就入了团长的眼。



二鹏子装没听见,放下饭碗背着锄头出去干活了。



孙婆子家。



孙婆子说她那个做好人好事也不留名的儿子:“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叫笨人有笨福,团长就稀罕你这种傻干活的。”



这几日雨灾,很明显的村里有啥大事小情,团长喊二鹏子和她的傻儿子支应,使得孙婆子在村里有点儿子被重用的虚荣心。



还有村里有名的特困户。



家里地少人多。



“孩他娘,也给俩妮儿盛碗面汤吧。”只吃粗粮拉嗓子。



“这不是借宋家光分得一斤米?让俩妮儿也跟着乐呵乐呵。”



夫妻俩五个孩子,俩女孩仨小子。



当娘的瞅了瞅女儿们,又想到团长安排她男人和老于头一起收村里的粪便有了进项,点了下头。



俩女孩立即高兴坏了:不知团长伯伯考中举人会不会每户发糖。



……



河对岸大门前,路还很泥泞。



院里都没有收拾完,哪倒出空拾掇外面。



只简单的用沙袋子铺出一条小短路,出来进去踩在沙袋子上。



不过,大山下的这户人家,只看那厚重的大门和那阔气的青砖墙就知这里是大户,这家很有很有钱。



并且,在外面听不见什么说话声,可是当你拉起两个铁门环,推动大门迈过高门槛走进去后,就会发现里面正热闹非凡。



“烤,烤,那肉都切了吃喽。”



葛二妞端着两盘肉:“两盘还不够,不过日子啦?”



大伯喝的脸红:“不过啦,都听好了,我掏这钱,我请大伙吃,回头就买两头猪给公中补上。你跟我挤咕什么眼睛,我说话不好使啊。”



真是喝上听了。



葛二妞急忙说:“他喝多了,我侄子考上了我能不高兴吗?我能差两头猪吗?”



大伯却不放过她,“你不懂,你没我高兴。俺爹、俺弟弟他们?”



嗳嗳嗳?高屠户急忙搂住大伯的肩膀,给嘴里塞筷肉,这怎么还喝哭了呢。



大伙吃饭的地点是在石坛上,以前这里是烤完列巴晾晒面包的地方。



这回妥了,像被发现新大陆一样,大伙发现不烤列巴时,我们完全可以坐在这里聚餐,老大的一块石坛了。



然后旁边再支几张桌子,女人和孩子不愿意盘腿吃饭的就坐桌。



这地方好,一张张炕桌接在一起,燃烧的木炭备好,一个个烤盘放上,五花三成的猪肉切的薄薄的烤的滋滋响,蘸点家里大酱,一口肉一口酒。



酒坛子今儿全搬出来了,木炭也全拿出来。



用阿爷的话,还需要考举人呢,早晚也得买,再买。



碳包被雨水泡倒啦,不要紧,二蔫吧和二郎这些小子们说:“三叔,我们再搭碳包烧制。”



阿爷坐在石坛上高高的举起酒杯,汉子们也跟着全体举起,场面一时间还挺壮观。



尤其配上院子才干完一半的活,乱七八糟扔在那里,今儿不干啦,就喝酒。



孩子们早就吃完,烤肉配包子。



包子是给山神上供时包的,干脆接茬剁馅包。



丫丫宝子他们满院子围着石坛乱跑。



阿爷喝完酒,指着院子里孩子们说道:“这些孩子都有福气,他们的三伯三叔三舅可是福生啊。”



宋福生一脸好笑道:“阿爷,不至于,可别那么说。”



宋阿爷不服,大伙也不服气:“福生,还真至于。”



“男娃子们不用多说,甭管他们将来干啥,在外面行走,有你这么个叔,干啥不好干?”



这里的人不懂“社会资源”这个词,但是要表达的意思却是相通的。



“就说说这些丫头们,将来嫁去外面,谁敢欺负?”



一提三叔宋福生,婆家欺负前要先掂量掂量。



因为普通庄户人家的闺女嫁到外面,假设出些事,咱只能仗着族里亲属多打上门,好欺负的,闺女死了给点钱打发你也要那么滴。



宋福生就不一样了,闺女们甭管嫁到哪,他已经收入囊中的秀才身份是能一纸状告到官衙,官方你要出面给说法。



老太太听这些磨叽醉话直撇嘴嫌弃:“福生没考下秀才的时候,他们欺负也得掂量掂量,照样收拾他们。再说少咒俺们,俺们这把关死死的,嫁不到那样的遭烂人家。”



自从宋福生处处体现闺女是手心宝贝,影响九族各家也很重视女儿,就我们家的人全是宝。



宋福生笑:“是是是,哪个侄女外甥女受欺负找我。”他负责找上门。



姑娘们全抿嘴笑了。



其实,大伙最感谢宋福生的是,给了他们资格成为一家人。



用大伯的话“就我是真的,你们都是假的”。



是啊,可是这些假亲人和真亲人一样借宋福生的光,说句长远的话,或许连子孙都会处处借光。



这不嘛,说起嫁人,马老太给小孙女夹了块肉,喝的也挺多拍着茯苓后背小声说:“别人不知,奶是晓得的,你爹能考上有你功劳。”



大伙确实不知这点,在他们对读书这件事情有限的认知里,只清楚宋福生在复习的时候,据说要有识字的人在旁边考他。



一个拿书看,一个背诵,看看背的对不对,所以胖丫才在家陪着宋福生一起。



宋茯苓帮助老爸复习这件事,从来就不向外漏。



一方面,太过让人不可置信。



女孩嘛,年纪又小,怎么可能会比在外行走的父亲强,尤其父亲可是正儿八经的念过好些年学堂。



另一方面,虽然宋福生无所谓面不面子的,他恨不得告诉所有人闺女最有才,但是宋茯苓是真不想让人知道。



她想让外人通通认为:我爸爸最厉害。



“奶,哪有那样,就是陪着,免得他一人念书没意思。”很枯燥的,所以说,就老爸那种性情能连学好久,茯苓已经很欣慰。



没有啥呀,马老太瞅了眼孙女。



当她老太太是傻子?



有一回她赶上了,孙女念的比儿子嘎嘣溜脆,儿子睡的哈欠连天,哎呦我天,睡的那估计亲娘都不认得了。



“唉,奶别的话就不说了,胖丫啊,你爹考举人你也加把劲,啊?奶这回买核桃买双份的。你就记住一点,即使你往后嫁的再好,娘家要有本事才不会被人小瞧。被人小瞧的日子不好受,伸着手,张着嘴,翘着脚够着人家。是,够着啦,可是嫁进去了,累,还得是你爹。”



尤其是她三儿子那种性情。



三儿子要是翅膀硬的很,马老太就敢对小孙女说,“你爹比起你的夫君能更给力。”



给力这词,老太太新学的。



刚小孙女得知三儿考秀才第二名时说的,原话:爹,你真给力。



“奶,你快别喝了,怎么扯到这来了,我离嫁人早着呢。”



她一向知道老爸比老公靠谱好嘛。



老公再有本事,不如老爸有本事的好。



“再说了,嗳?奶?我不是蚯蚓吗?”宋茯苓翻小肠:“我怎么可能嫁得高,我一刨地的。”



马老太半张嘴好一会儿,最终道:“你可不是蚯蚓,奶收回那话,你是蝴蝶子。”



“哈哈哈哈。”



宋茯苓笑的宋福生都回头乐:“你祖孙俩又聊啥呢。”



与此同时,钱佩英正在当当当切肉片。



何氏过来端菜笑道:“秀才娘子,别干了,我来切。”



钱佩英将盘子递过去:“秀才他大嫂,你累坏了,去吃几口歇歇。”



灶房这面也是一片笑声。



就在宋茯苓以为今晚会欢乐的很彻底时,奶奶喝完酒后没影子了,老妈也没影子了,再露面的时候俩人眼睛通红,全都哭肿了。



“怎么了?”



宋福生和宋茯苓都不停追问钱佩英,钱佩英却没说。



第二日清晨,钱佩英站在自家门口喊道:“娘。”



马老太扛着锄头回眸看她笑,大声应道:“嗳。”



昨日,她们俩在阁楼里,到最后差些抱头痛哭。



因为马老太哭着控诉她:“钱氏,我这个娘怎的你了?我哪做的还不够格,我甚至已经放弃了你生子,这话我和陆畔他奶都讲过,只要你们好好的。你不知让我放弃那有多难。”



她当时还挺莫名其妙的:“您这是怎么了?”



老太太泪如雨下说:“你不管叫娘,从逃荒开始就没叫过。你不是叫她奶,就是叫老太太,你别以为我不知道。”



所以今早,钱佩英用了最大音量喊一嗓子。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