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玄幻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七更(为盟主笑晓打赏+5)

书籍名:《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作者:YTT桃桃
推荐阅读:我全家都是穿来的txt下载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笔趣阁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顶点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快眼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三百五十三章 七更(为盟主笑晓打赏+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其实红点应该是点朱莎的。



因为古人讲究,用朱砂开智。



讲究在学生的眉心处,点上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是谐音,取意“望你们能一点就通”的意思。



但是,朱砂不还得花钱买吗?整那个景干啥,买朱砂的钱买斤肉吃它不香吗?



所以,就用了猪血替代。



这拨小子们双膝跪地,在三叩首时,出现个小插曲。



先是宋福生,受学生们一拜。



然后武术指导先生四壮,受学生们一拜。



接着算盘先生牛掌柜,受学生们一拜。



小插曲就出现在四壮的身上。



四壮不会说话,却很忙碌地表达自个的想法。他一会儿站起身受学生们一拜,一会儿噗通跪地,冲宋福生和牛掌柜行礼。



所以说,作为老师的四壮,等他出会议室时,他的脑门上也有猪血印。



这批“大孩子”行礼完,才轮到小娃子们。



家长们偏心眼啊。



先头大儿子、大孙子跪地,一个个在旁边瞧着也没有眼冒精光。



但是当小儿子、小孙子们,从最大的二郎、金宝打头开始,一个个乖乖上前跪地时,会议室就差响起掌声了。



气氛都变得不一样。



有好几个汉子情不自禁地搓起了手,感觉这一幕,让他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其实,就连宋福生也带着偏心眼,表情都不一样。



比起对待那些半大小青年,他要严肃得多。



因为,这些小娃子们,将要学的是四书五经。



他们小,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米寿跟着一众娃子们一起跪地,向自己的姑父,自己的第一任启蒙先生,认认真真地磕头行礼。



多少年后,米寿都记得他五岁这一年发生的所有事。



而在那些事中,一定不会少了今天。



就是在这个简易的屋子里,和城里的学堂完全不一样的屋子里,姑父宋福生,开启了他们读书的征程,让他们的未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姑父宋福生,用干活变粗了的大手掌,摸过他们每一个小娃的头,认认真真地给他们点上、猪血。



“好好读书。”



……



“大拇指拨下珠上梁,中拇指拨动上珠靠梁,中拇指拨上珠离梁,二拇指拨下珠离梁……”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牛掌柜教小娃子们可认真了,可比教大郎和铁头虎子他们耐心十足,先教指法。



要知道,指法一旦要是错了,开头错,一错可能就是一辈子。



教完指法,教最简单的拨珠子。



娃子们小,牛掌柜不怕教不会他们,也不着急一口让他们吃成个胖子。



可在算数课上,有一个孩子她着急吃成胖子,学完指法就向牛掌柜认真请教其他。



她已经自动略过什么一上一,二上二之类的,上来就打那种“一下五去四,四下五去一”算盘。



宋茯苓寻思,在现代,咱也没认真学过打算盘,直接就乘法口诀了,正好借着这机会好好跟着学一遍。



不止算盘,她想这回来了古代,来都来了,那就不能白来。



那么,将来有机会,就一定要好好的向这里的人,讨教学习咱们现代人不太会的,像书法、禅诗、骑射,反正就是关于六礼这方面,包括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包括四书五经等等,她都想学,这些都想研究研究。



不得不说,学习在宋茯苓眼中,有时候是相等于玩,是她的娱乐项目。



给牛掌柜震惊的呀,只点拨一二,小小姐就能说出三四,他家小小姐是有多聪慧。



“看前方,别瞅我,前面成一线没有?拉弓,拉住,手别抖。”



“师父,举不动了。”小蔫巴哆嗦着两条小细胳膊说道。



比起“武功”课,小蔫巴更喜欢打算盘。



田喜发皱眉,冲运石头才回来的宋富贵喊道:“富贵,该给你家娃弄些骨头汤喝了。”



“喝啦,回回喝汤,他都喝不少,也日日喝奶,但是打娘胎里带的身子骨弱。”



这是最弱的,还有最强的。



田喜发又皱眉:“金宝,松开些手劲儿,你给拉折了。”



“姑父,不是,师父,我也没怎的用劲儿啊?”



小娃子们不同于半大小青年们,小青年们是和四壮早起练习拳法,练基础下蹲,练出拳。



小娃子们的“武功师父”是田喜发,他是在上午阳光出来后,教导孩子们射箭。



宋茯苓又在这个队伍里出现了。



其实,宋茯苓更想去打拳那个队伍。



打拳多好啊,近身格斗,最好能学会四壮在松树间跳跃那一套。



将来,谁敢惹她,她就能一把揪住对方的脖领子,几下就能给对方制服,制服就用弩射他,想想就好帅。



可是,四壮见她就抿嘴,不开课。人家不会说话,表情却表现的很到位,一脸:“你走,我没法教你”的样子。



没办法,宋茯苓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了小孩子们中间。



小孩子们有小弓箭,统一生产、统一配发,没有她的,没想到她会来。



她的弓箭正在赶制中。



宋茯苓此时只能用一根树枝子比划。



田喜发走过来指导宋茯苓,也挨说了:“胖丫,你这只手一定要用力,不要摆花架子。”



“好的,姑父,不是,师父。”



……



下午,拾掇完辣椒,干完活、处理完各种杂事的宋福生,终于出现在“会议室”里。



语文课开始了。



宋福生一边踱步一边教着: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他读一句,小娃子们就齐声跟着读一句。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包括后期会用到的各种书籍,陆畔其实在上回赠与时,都有,都给带着了。



但是此时,宋福生手里却没拿书。



开玩笑,他的灵魂深处,别说正常背这些书了,他怀疑自个都能将字倒着背。



真的,他都能表演真正的“倒背如流”。



而且关于教这些孩子们,宋福生也打算采用记忆里的一些方式方法。



那就是,不会逐字逐句先去解释是什么意思。



因为记忆里,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先给他熟读,然后背下来,再解释。



毕竟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但是记忆能力强,这叫由易渐难。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女博士不是玛丽苏 甜甜 盛芳 农家锦绣 龙凤萌宝:总裁大人宠上瘾 总裁明明超A却过分沙雕 少爷,请吃糖 王妃沉迷事业日渐暴富 农妻山泉:极品傻妃有点甜 误入君心:王妃逃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