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晚清尽头是民国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晚清尽头是民国

刺杀新民国:宋教仁谋杀案之谜(10)

书籍名:《晚清尽头是民国》    作者:思公
推荐阅读:晚清尽头是民国txt下载 晚清尽头是民国笔趣阁 晚清尽头是民国顶点 晚清尽头是民国快眼 晚清尽头是民国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晚清尽头是民国》刺杀新民国:宋教仁谋杀案之谜(10),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本姓本名,实叫做吴福铭,山西人氏,曾在贵州某学堂读书,后投云南军伍,被裁来沪,偶至茶馆饮茶,遇着一陈姓朋友,邀我入共进会。晚上,同陈友到六野旅馆寓宿,陈言应会长欲办一人。我问他有何仇隙。陈言:“这人是无政府党,我等将替四万万同胞除害,故欲除灭那厮,并非有什么冤仇。”我尚迟疑不决。次日,至应宅会见应会长,由应面托,说能击死该人,名利双收,我才答应了去。到行刺这一日,陈邀我至三马路半斋夜餐,彼此酒意醺醺,陈方告诉我道:“那人姓宋,今晚就要上火车,事不宜迟,去收拾他方好哩。”说毕,即潜给我五响手枪一柄。陈付了酒钞,又另招两人,同叫车子到火车站,买月台票三张。一人不买票,令在外面看风。票才买好,宋已到来,姓陈的就指我说:“这就是宋某。”后来等宋从招待室出来,走至半途,我即开枪打了一下,往后就逃。至门口见有人至,恐被拘拿,又重朝天放了两枪,飞奔出站,一溜风回到应家,进门后,陈已先至,尚对我说道:“如今好了,已替四万万同胞除害了。”应会长亦甚赞我能干,且说将来必定设法,令我出洋游学。我当将手枪缴还陈友,所供是实。问官又道:“你行刺后,曾许有酬劳否?”武言:“没有。”问官哼了一声,武又道:“当时曾许我一千块洋钱,但我只拿过三十元。”问官复道:“姓陈的哪里去了?叫什么名字?”武答道:“名字已失记了。他的下落,亦未曾知道。”(《民立报》,1913年3月26日)

但是报刊另外的一些报道,证明武并不是一个如此愚笨之人,他曾经“生计极萧索,时出向上海名人乞募川资”(《民立报》,1913年3月25日),也“曾代人销售肉桂三支,偷取两支,又将其一支之售价百数十元吞没,复经告发,为法公堂拘获讯实,拘押一月了事”,“又有人见其时时往来沪、宁,忽对人自称参谋员,忽又自称参议员”(《民立报》,1913年3月27日)。频繁来往上海和南京,所干何务,大可怀疑,而自称议员、参谋,肯定不是倒古董吧。从此来看,武并不是像后来留给公众的一副愚傻形象,他作为一个读过书的军官,参加了辛亥革命,他到上海后的社会关系一直没有弄清楚过,北京政府当时发表的一篇声明讲,武士英是黄兴的人,不知证据何在。不过武在被捕后表现一直很从容,没有任何害怕和罪犯的心理特征。他被带出法庭受审时,居然沾沾自喜地说:“我生平未曾坐过汽车,此次因此案而坐公车,也是一乐。”他的口供也反复变化,让人看不到真相。刚被捕他表示根本没听说过和不认识宋,甚至杀的谁都不知道,但是马上就供出应桂馨指使他去杀宋。

而在一星期后的法庭上,他全面翻供。下面我们看看他的表现。

当时堂上第一证人吴福铭上堂,先由侃律师诘问,互为问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晚年季羡林 与篮球明星的爱情攻守 与爱情擦肩而过:岁月是朵两生花 有一种爱情叫兄弟3 有一种爱情叫兄弟2 有一种爱情叫兄弟1 有一种爱情叫兄弟5:结局篇 尤尤的复仇 忧伤漫过星星夜 遇见,转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