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图说北京三千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图说北京三千年

第36节:老北京的戏园子

书籍名:《图说北京三千年》    作者:葛忠雨
推荐阅读:图说北京三千年txt下载 图说北京三千年笔趣阁 图说北京三千年顶点 图说北京三千年快眼 图说北京三千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图说北京三千年》第36节:老北京的戏园子,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老北京的戏园子

戏园子,又称戏台、戏楼,是专供戏剧等表演艺术使用的古代建筑。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出现戏楼当在距今有近2000年的东汉。在元大都时期,戏园被称为“瓦舍勾栏”,此时的元杂剧演出就非常兴盛。戏楼一般分两层,第一层是戏台,前脸用青石砌就,十分规整;第二层是楼。戏楼是“一殿一皋”式,一殿一皋即两条屋脊,这种建筑从外观看,风格独特,非常壮观。戏楼又分前后台,前台就是戏台,后台是间很大的屋子,是演员化妆、休息、存放道具的地方。

老北京的戏楼大致可分为宫廷戏楼和民间戏楼。宫廷戏楼又可分为宫廷苑囿戏楼和王府私宅戏台。北京的宫廷戏楼和王府戏台主要建造于乾隆年间以及慈禧、光绪时期。北京现存戏楼的主要代表有:故宫的畅音阁和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畅音阁座落在故宫宁寿宫院内,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四十一年完工。主要用于举行盛大仪典和大戏。德和园大戏楼的戏台形制与畅音阁基本相同,最盛时期为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每次来到颐和园,必于次日开锣唱戏。清初北京的王公贵族们,不能随意到皇宫或颐和园看戏,但此时的戏曲娱乐已经形成一种社会时尚,因此,一些贵族和商贾们开始自己营造戏厅、戏台,雇请戏班。其中的恭王府戏楼保存至今。

北京曾经兴盛过的民间戏楼可分为会馆戏楼、酒楼戏园、乡镇庙宇戏楼等。现存经营最好的会馆戏楼是位于宣武区的湖广会馆,此处曾为明万历朝大学士张居正的相府,光绪年间又曾转为两广总督叶名琛的私宅,是世界十大木结构剧场之一。楼内三面设有包间,可容纳数百人一齐观看演出。除了湖广会馆,北京还有两处清朝前期建造的著名会馆戏楼。一处是北京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阳平会馆戏楼,它位于北京前门外小江胡同。另一处为位于前门外西河沿的正乙祠戏楼,这座戏楼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成,由浙东地区的在京商人集资兴建,为的就是有一个“集会之所,饮食燕乐之地”。

酒楼戏园在清代乾嘉时期随着“四大徽班”进京逐渐走向极盛。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岁”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据《道咸以来朝杂记》记载,道光和咸丰时期,仅正阳门外的酒楼戏园子就有庆乐、庆和、广德、三庆、同乐轩、中和、广和、天乐、裕兴园等九家。

因为酒楼戏园是经营性的,戏楼的营建也就不甚坚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戏楼大都毁于战火。在北京郊区还散落着一些民间戏台,这些乡村戏台的设置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当时商业交通、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临时的,也有永久性的建筑,这些戏楼也大都受到破坏。令人欣慰的是,在文物的保护维修过程中,一些戏楼在人们的努力下保存下来,并且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娱乐功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去戏楼听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铁血强宋 铁血华年:辛亥革命那一枪 天下狼烟 天廷秘传 天堂漫舞 天裂九世纪 用错过成全爱 永夜(下) 永夜(上) 萤火之国